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文物调查勘探简介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10:12:13 湖南考古 余晓福 参加讨论
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是改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环境,促进城市群发展,改善交通条件,满足区域交通发展的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项目路线全长93.536km。项目起于湘赣交界处石牛寨镇扩大村,与江西的修水至平江(湘赣界)高速公路相接,终点在伍市镇,连接京港澳高速公路与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 2017年8月,我所组织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平江县文物管理所,对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文物调查勘探,共发现工程沿线区域有32处文物点分布,其中工程红线范围的文物点有5处,分别为鹅公岭墓群、石湾里遗址、大园里遗址、泗洲塘墓群和塘沙屋遗址(图一)。 图一 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推荐线沿线文物点分布 鹅公岭墓群位于平江县长寿镇复建村罗家组鹅公岭上。鹅公岭坡度较为平缓,东面紧临汨罗江,本次实地调查时在村民房屋后发现因雨水冲刷导致墓砖已垮塌暴露的砖室墓一座,墓砖尺寸为29×15.5×4.5厘米,另在山腰边缘一处牛栏旁发现有一券顶砖墓,墓砖与村民房屋后发现墓砖相同,且在墓周围发现有釉陶和青瓷片,初步断定其年代应为宋代。另经走访村民得知早年当地居民修筑房屋时曾多次挖出上述墓砖,由此推断此处应为一处宋元时期墓葬群(图二)。 图二 鹅公岭墓群断面残存砖墓壁 石湾里遗址位于平江县三市镇大洞口村坡口组钟洞水沿岸的的一处二级台地上。遗址位于当地的农田内,后期的人类生产活动对遗址造成了较大的破坏,遗址保存状况较差。文化层为黄褐色黏土,此次实地调查时在地表及断面采集有少量的青瓷与白瓷残片。根据采集标本的形制与纹饰特征等分析,石湾里遗址年代应为宋元时期(图三)。 图三 石湾里遗址采集瓷片 大园里遗址位于平江县三市镇,三新村暗圳组钟洞河西面的一处二、三级台地上。遗址因后期的人类生产活动,破坏较为严重,遗址文化层为黄褐色粘土,地表散见少量陶片,此前文物普查时,采集有质地为黑皮陶的竹节柄喇叭形豆圈足和施绳纹的泥质灰陶陶片。此次实地调查时发现有较多的绳纹、网格纹纹饰的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这些陶片较薄且陶质较差。此外在遗址偏东南区域的田墈上发现有数座土窑,窑壁红褐色。根据采集标本的形状和纹饰等特征分析,大园里遗址年代为商周时期(图四、五、六)。 图四 大园里遗址范围与位置示意图 图五 大园里遗址采集陶片 图六 大园里遗址范围内发现的窑壁 泗洲塘墓群位于平江县三阳乡长冲村泗洲组的一座山丘上。墓群因后期的人类生产活动,破坏较为严重,另墓群所处山丘上有较多近现代墓葬。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前曾有居民修建房屋时挖到有大量青砖。本次实地调查时在当地村民房屋后院院墙墙角外的排水沟发现有一座因雨水冲刷暴露的砖室墓葬,其墓砖尺寸为28×14.5×4.2厘米,在该山丘地表发现有较多青砖和楔形青砖。据墓砖形制尺寸可推断此处应为一处宋元时期墓葬群(图七)。 图七 泗洲塘墓群暴露的墓葬券顶 塘沙屋遗址位于平江县伍市镇以南的塘沙村一组和二组交界处一台地上。遗址因后期人类生产活动,破坏严重。本次实地调查勘探时在遗址范围内地表和底层断面采集到有青瓷和白瓷,有宋、元时期的特点,文化层土壤为黑褐色黏土。此外据当地村民介绍遗址范围内靠近京港澳高速的后山腰曾发现有砖室墓,在当地居民牛栏墙基、屋后发现多处有楔形墓砖处,墓砖尺寸为长27、宽14、厚4~6厘米。根据当地居民的描述和墓砖形制特点,墓葬所属时代应为明代。由此初步推测该遗址应为宋、元、明时期遗址(图八、九)。 图八 塘沙屋遗址采集瓷片 图九 塘沙屋遗址范围内发现的楔形墓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