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638-639. [2]王兴国,编.杨昌济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81. [3]时光,周承恩,等,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杨守芳.李大钊在中共“三大”前后的杰出贡献[C]//杨汉卿,李淼祥,主编.中共“三大”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62-171. [5]吴家林,李美瑞.李大钊在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思想及其运用[J].齐鲁学刊,1987, 15(1): 63-70. [6]胡福明,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450. [7]周溯源,编著.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413-414. [8]张明林,主编.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 204. [9]徐光寿.毛泽东与陈独秀[J].中共党史研究,1992, 5(6): 13-22. [10]刘国华.论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 12(4): 9-12. [11]刘春明.近代民族精神与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意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 14(1): 83-92. [12]黄修毅.陈独秀的后半生[J].发展,2012, 25(7): 46-48.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