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人的英雄主义——朱孝远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2:11:35 人民网 朱孝远 参加讨论
我想办一件事,我想从希腊那面要求来一些文物,拿到北京大学来展览,然后,还要拿到上海去展览,拿到各大城市展览,让我们中国人更多地理解希腊的文明,办好以后再建议把中国的文物拿到希腊去展览,让西方人更多地理解我们中华文明。 ——朱孝远 我今天来讲一下有关希腊的问题。当我们大家想起希腊的时候会想起什么?想起雅典娜。还想起什么?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想起什么?古代有很多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还有什么?还有那么多伟大的雕刻。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觉得和希腊非常近。为什么要讲希腊呢?因为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当我们讲到一个源和流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源头是非常清澈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什么?是长江、黄河,还有什么?曲阜。我们有孔子在那里。而西方人他们一追溯古代的文明就追溯到希腊那里去了。 为什么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希腊呢?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的文化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有几种大的变化。第一种大的变化,就是现在真正是到了研究经济和研究文化同步发展的时候了。第二个变化就是已经做了一个世纪的理论探索,现在是到了拼文化底蕴、拼境界的时候了。我们不谈那么多的文化理论,就要看你能不能画出齐白石那样的虾,能不能唱出梅兰芳那样的京剧了。另外,关于东方文化好,还是西方文化好?这样的争论也已经有几十年了。现在我们认识到一种新的文化一定是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整合基础上诞生的,所以不再说中国文化有多少优点,西方文化有多少优点,而是说要吸收全世界文化的优秀成分。这样我们探索西方文化的源头,就追溯到希腊那里去了。 我先要来谈一个文化现象,这个文化现象叫“言必称希腊”。大家都知道有这个说法。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讲得清楚吗?首先,希腊文明一定是比较优秀的。天下的东西,只要做到极端的优秀,就能完成三个超越。比方说齐白石画的虾、梅兰芳的京剧、古希腊的雕塑、德国贝多芬的音乐,这样一些东西能完成什么超越呢?首先是时间上的超越,过去的人喜欢,现在的人也喜欢;其次是空间上的超越,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然后,还有一个大题材和小题材的超越。你看荷兰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你说这到底是小题材,还是大题材?还有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是大题材是小题材?什么东西达到了极端优秀,实际上就完成了这种超越。古代的希腊文化就是因为优秀,出了那么多哲学家,那么多艺术家,那么多科学家,所以它完成了现在研究历史的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所以历史书一定不能写得很枯燥,历史课一定不能讲得大家不想听。历史学一定要完成它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这样的课才可以听。这是说“言必称希腊”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它本身比较优秀。优秀跟平庸是相对的,整个中世纪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人文主义者就觉得古代是好的,那个时候是优秀的,而中世纪相对被认为是平庸的。这个说法对不对不去管,这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但是,古代的希腊文明确实是像一扇远方的窗户,里面是点着灯的。 “言必称希腊”的另一个理由是,古代跟现代构成一种反差。现代人很喜欢看古代的东西,而不喜欢看现代的东西,古和今,古代和现代构成一种反差。古代很遥远,它体现出人类的一种真性情、真血性,没有修饰成分。为什么人类学家都要去研究原始社会?他认为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修饰,现代的人比较喜欢修饰。比方说古代人最爱说两句话,一句话叫我爱你,一句话叫我恨你。这两句话现代人就很难说,现代人在爱与恨之间有一大串话——这个人怎么样,OK;这个人怎么样,还可以;这个人怎么样,不累;这个人怎么样,不讨厌;这个人怎么样,像朋友一样;这个人怎么样,像家里人一样;这个人怎么样,很可爱,很可爱就是很可以爱……所以现在的人他加了这多的形容词连他自己都听不懂了。但是古代的希腊人代表一种真性情、真血性,说的话是怎么样就什么样。 这样它又带来了第三个“言必称希腊”的理由:希腊的文化刺激。希腊的文化非常刺激,刺激就是把事情做绝,不做绝不刺激。有一个哲学家一辈子住在木桶里,刺激不刺激?刺激。还有一个人叫苏格拉底,为真理而死,死就死了,刺激吧?刺激。古代希腊的那些人不回避什么,他们称自己是“英雄时代”。哪有一个民族说自己是“英雄时代”的?他们就不回避,英雄就是英雄。这个说法比较刺激。所以古代那些人,他就是不做假谦虚,好就好,坏就坏,这就和现在构成了一种不同。希腊人对西方人带来一种影响,他们喜欢把什么事情放在高峰和刀锋上体验,就是放在生与死的境界上去加以体验。比如战争吧,古代希腊的三部史书,都是描写战争的,一部是有“历史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写的《历史》,讲希腊和波斯人的战争;第二部是《荷马史诗》,讲的是特洛伊战争;还有一部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写的,也是谈战争。为什么都谈战争?因为战争把一切浓缩了,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就是刀锋体验。有一个温泉关战役,三百勇士守关口,抵抗波斯人的进攻。有两个人,一个人出差去了,还有一个有病,没去打仗。他回家妻子就说不,别人都死你为什么不去死?所以很刺激。当然这个刺激和平庸是相对的。 希腊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很纯洁、很纯情,他们是自然主义者。你到希腊看,希腊靠海,有一个海叫爱琴海,多好听。爱琴海边的人白天喜欢体育锻炼,喜欢游泳,晚上睡觉是很晚的。那里的人感情是很热烈的,他们待人非常好,很重感情。这种自然主义还使得希腊人很少去建摩天大楼,他们就要建与自然亲近的建筑,这一点和罗马很不一样,和中国倒比较接近。中国古代最高的理想是什么?是融于宇宙之中,像成都草堂,以小见大。希腊也有这种自然主义倾向,自然主义跟人为是相对的。现在的好多事物都是人为的,我们到公园一看,都是人工造的。而古希腊喜欢自然,和人为构成对立。古代希腊人包括现在希腊人都非常喜欢美,非常喜欢文化。美和丑是对立的,这个美在希腊还是分等级的,什么叫美什么叫不美,这里面有很多讲究。首先那个美不仅仅是外表美,还有心灵美,还有一种美感。希腊有个哲学家叫柏拉图,他构筑一个思想叫精神之爱,你能理解吗?精神之爱就比较高级,你住在上海,他住在北京,两个人一辈子不说话,然后心心相通。你能做到吗?希腊人的各种感觉是分等级的。首先是味觉,味觉高级不高级?和口连在一起,高级不了。比味觉好一点就是视觉,视觉就有一点抽象了,能够看很远的东西。再就是听觉,听觉更抽象了。然后还有心灵美、心灵的感觉。所以他们就有这样的说法,心灵的感觉特别美。心灵的感觉再上升到心灵的爱情——精神之爱,那个东西就比较悬了。 古希腊人还向上,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那是不一样的。形而上就是他们的文化要求特别高,是向上的,是进取的,是表现自己的文化素质的,这样形而上就涉及到了他们的理想观念。有这么四种动力:一种是理想主义动力,一种是为生存而产生的动力,还有是为功利产生的动力,还有一种是为信仰产生的动力。希腊人是理想主义动力。形而上的动力观使得他们特别注重东西的分类,注重把事物上升到某种主义。你看西方就是许多主义的发明者:你英雄就英雄了,却叫英雄主义;浪漫就浪漫了,我们中国翻译成孟浪,他就叫浪漫主义。什么都是主义:理性主义,人文主义,都是主义。主义就是把东西弄抽象,西方有一种习惯,不把东西做绝,不抽象到哲学涵义上,就觉得没做完,这也是从希腊人那里来的。希腊人还有一个东西可能大家不能理解,就是希腊人守纪律。尤其有个城邦叫斯巴达,那里面的人非常守纪律。纪律这个东西和现代人的自由散漫构成了反差。现在西方有的人是很自由散漫的,自由散漫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太自由散漫了,太自由了,他反而感到自由没劲,要有纪律才有劲。人有一个“围城”现象,围城就是有一个墙,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那座墙就是一个纪律。假如把那个墙拆掉了,里面的人就是外面的,外面的人就是里面的,男性就是女性,女性就是男性,那还能够有“围城”现象吗?没有了。所以自由散漫的人特别渴望古代人的纪律性。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古代希腊人的东西难弄。你们玩过魔方吗?西方有一句俗话,做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就像学希腊文一样难。现代人喜欢的东西都是难的,禅宗难不难?棒喝一声,难不难?很难。魔方难不难?难。什么东西越难越勾起现代人一种挑战的心理。古代希腊的东西难,像谜一样,那么就要研究。 刚才讲了很多条理由了,都是现代人的概念,所以“言必称希腊”也是现代人的概念。那么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无非是要高峰体验了,要理性主义了,要学古希腊的那个优秀了,现代人的一种反思精神了,等等。但是你想,整个西方文明这样一座大厦它能建立在这样一种玄想的基础上、这样一种浪漫的基础上吗?一定不能,一定还有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我们没有发掘出来。你想西方人为什么要去研究希腊?希腊就这么一点地方,也不是很大,为什么非洲人、美洲人、英国的盎格鲁——萨克森人、德国的日耳曼人,他们一找源头都找到了希腊去?你说希腊和他们是不是真的有血缘关系?是不是地理概念?“言必称希腊”是一个文化概念还是一个地理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我觉得不是地理概念,它是一个文化概念,也就是说古代希腊人的生命力,那种真性情、真血性,成了一种文明发酵的“酵母”,西方人就用这样一种“酵母”来酝酿西方文明的“佳酿”,所以这样就“言必称希腊”。但“言必称希腊”不能在一个“鸡蛋”上来“盖房子”,所以我们再仔细去看,它是建立在一个很稳定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叫做英雄主义。你把一座大厦盖在“英雄主义”的身上,不错了吧?! 古希腊有很多个城邦,有一个很重要的城邦叫斯巴达,斯巴达城邦是个贵族政体,虽然它有国王,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城邦。那个奴隶制城邦抓了很多外邦人,把他们都当作奴隶,然后永远是采取一种战争的状态。那些奴隶叫希洛人,人数远远超过了斯巴达居民,所以斯巴达就要训练自己的公民,就要培养斯巴达的英雄。斯巴达的英雄主义有两个主题词,一个叫体魄,一个叫力度。所以身体是斯巴达人最好,女性是斯巴达妇女最美丽,因为她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斯巴达这样一种精神,就体现在要求人放弃一切,来为斯巴达的城邦利益服务。在这里我们也许先要区分两个词,一个叫文化,一个叫文明。这个文化和文明实际在词源上是不一样的。文化是养育的意思,培养、养育,这叫文化。文明的意思呢,它是叫你成为一个好公民,文明是成为一个好公民的意思。在古代希腊城邦你就要成为一个好公民,好的城邦居民。斯巴达在这一点上做得太过分了。怎么过分?斯巴达英雄类型,一个叫力度,一个叫体魄。首先要健美,体育锻炼是不错的,但是要健美他就要来搞人种上的优选学。那边有座山——泰格特山,很高,生出来小孩好不好?不好就从山上扔下去。斯巴达人觉得城邦要比较男性化,才能保持紧张气氛。所以扔下去的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多得多。这样就有杀女婴的习惯,这很不好。成长起来的小孩要他们接近自然,这点不错。首先要赤脚,赤脚才能体验到大地的力量。然后呢,一年不要穿很多衣服,穿一件衣服就够了,一年四季穿一件衣服,那才有个性。所以斯巴达的教育有点过分,尤其是优选学太过分了。泰格特山下都是尖尖的石头,扔下来必死无疑,他还是这样。他们对结婚有很多考虑,比如体格有缺陷的,或者不行的,那一帮人就不能结婚。有个国王娶了一个不太标准的人当妻子,还交了一笔罚金。所以在斯巴达就是无能之辈不能生孩子。还有个制度也不好,对太优秀的,人们应该把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们,这太过分了。但是体育锻炼还是好的,有坚韧的精神,要训练人。晚上睡在城墙上,金庸小说中的小龙女也是睡在一根绳子上,斯巴达人没这么高级。城墙高高的,摔下去就摔死了,摔死就摔死。还要培养人的忍耐力,荣辱不惊。还要培养女性,培养她们当好的、健美的母亲。在希腊的城邦里面的妇女地位,就是斯巴达妇女地位高。斯巴达妇女地位高是有道理的,第一点斯巴达的妇女是练武功的,健美,她们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力气很大;第二点斯巴达的妇女是结成“妇女帮”的。她们经常是一群妇女,尤其是一群少女,跑过去,看到谁好就一起跑过去赞美他;看到谁坏了,就一起跑过去侮辱他。斯巴达人是很要荣誉的,谁给她们侮辱过一次,一辈子就抬不起头来。被一群姑娘羞辱过一次,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接下来就是雅典,雅典也有英雄。雅典的英雄概念有两个主题词,一个是美,一个是文化。 雅典人最爱美了,所以开了很多美容院。雅典人培养出一种用橄榄油做成的香波或软膏,所以雅典那些人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像斯巴达人那样体育锻炼,渐渐地就软化了,还好,他们有美容术。所以在雅典,文化是无价之宝,雅典人特别爱文化,特别尊重文化,文化人尤其哲学家是大家非常尊重的。斯巴达人注重体育锻炼,当然他们也注重文化,不过是另一种文化。雅典造就出了很多人,你看苏格拉底,后来就跑到雅典去了,他们都跑到雅典去了。斯巴达那些精神也被一些有血性的哲学家看好,苏格拉底以后的一些学生都觉得他们要学习斯巴达人的体育锻炼,不要仅仅谈文化,应该进行实践活动。苏格拉底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一天到晚在街上进行街头教育。苏格拉底的性格很有趣,他是个具有洞察力的哲学家,他的直觉是批判性的,他的知觉是创造性的。直觉跟着感觉走,就是批判性的,他想一想就会生出一个点子来,怎么改善你。所以他看你就像医生在看病人。一看你怎么脑细胞这么多,你只用它的百万分之一,一看你怎么少了一只胳膊,一看你怎么想问题这么奇怪。苏格拉底的知觉是创造性的,能想出一套体系来帮助你,所以苏格拉底是这样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这样一种哲人个性,在雅典能够发扬光大。所以就找到了一些主题词:雅典是美和文化,斯巴达是体魄和力度,《荷马史诗》是友情和智慧。从这种情况来看希腊人是非常讲英雄主义的,这样一种英雄主义又构成了他们叫诗性的生活。 古希腊人的诗性和他们的英雄主义是连在一起的,它的诗很有意思。按照古代希腊人的观点,诗是代表永恒的,所以要高于代表变化的历史学。诗和史学是两种学问,他们在各方面有自己的要求。什么是诗呢?诗就是真;诗就是创造性的直觉,就是理想之表现;诗是热情奔放的,是人类精神之魂的无限升华,是梦境中的美丽假象;诗还是阿波罗“光明之神”和“灿烂之神”所掌管的内心幻觉世界、幻象世界,是一种生命力的奔放;诗有的时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生命不能承受”这样的一种东西,使人赞叹不已的精魂。所以就是这样一种诗使得希腊的“荷马时代”变成了“英雄时代”,也就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相信的信仰,就是希腊奥林匹亚山上圣火的精华,也就是“荷马时代”到“波里克利时代”雅典人相信的哲学。从这样的诗里面我们感觉到了十分充分的浪漫主义情结、理想主义情绪,但是缺乏一点东西叫现实主义。 这样一种希腊人,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美感,后来渐渐地走向理性,也就是诗渐渐变成历史学了,渐渐走向了理性。这样的一种理性的色彩,后来就比较多了。只要比较一下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就可以感到哪个文化比较理性,罗马文化还是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比较理性。你看后来希腊人被罗马文化所取代了。比较一下,我们总是把希腊和罗马都叫古典文明,是不是古典文明?是。但是罗马和希腊很不一样,罗马强调制度,强调国家,强调法律,强调一元化;希腊强调个人,强调精神,强调文化,强调英雄主义。所以不能把希腊和罗马完全当作一回事。这两种文化很不一样,晃动得很厉害,从希腊向罗马文化的转变,是从浪漫主义向理性主义的转变,尽管希腊本身也有理性主义。 再来谈谈希腊文化对西方的文明产生什么影响。有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了。你看古代希腊人这么有诗意,后来罗马人有理性,从外观来看,西方文明总是有两个东西,一个理性的成分,一个诗性的成分,后来中世纪搞信仰时代,那么浪漫,后来又怎么样?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文主义,后来一个时代又是理性时代,后来又是科学时代,还有现在的后现代主义,一个个是交错的。就是理性和诗性两种元素在相互交替。为什么“言必称希腊”呢?因为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确实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诗性和理性两种元素。另外希腊还奠定了一个东西叫世俗主义,希腊的神也好,信仰也好,体育运动也好,他们谈的是现实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谈彼岸、神灵的世界。神不是永远住在奥林匹亚山上,而是从山上走下来,参与和帮助人们进行生活。所以希腊人发展了他们的世俗世界。还有一个贡献是希腊人发展了人文主义,人文色彩很重。所以从西方文明的运动形式来看,经常会感到有一种非理性的人性欲望的冲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古代希腊文化当作酝酿“西方文明之酒”的一种“酵母”,是不会错的。 最后谈谈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差异。是有差异,但是也有统一性。因为我们知道,在古代那个世界都不太一样,各个地方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所以呢,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相异之处。反而现代的文化,倒是越来越变得比较接近了。我觉得以西方文明来说,从希腊开始那个文化,它发展比较快,但是不稳定。而我们中华文明发展底座很大,比较稳定。中华文明有一个优点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我们从来不是一个关门主义者,我们开放嘛!西方文明从希腊开始,底座不那么稳,但是它高精尖。中国文化底座很大,但是高精尖是最近提出的目标,过去总是要平稳,八股文,不那么高精尖,平平稳稳。所以西方发展高科技。西方从希腊那种文明来看,它发展成抽象的想象,而我们是形象。所以你写小说,你非要用形象语言,要写得很具体,描述语言。它要抽象,它一抽象导致西方科技很有趣,什么东西都要强调生活的强度、生活的力度,还有生活的广度、生活的精度。古希腊有个数学时代,有个数学家叫毕达哥拉斯,还有阿基米德,他们都很有生活的精度。生活的精度你想想就很难,我问你今天温度几度?湿度几度?接受过多少个信息?今天你们接受了一百个信息,有吗?还有心动过几次?今天老师很可笑,今天老师可笑程度47%,能做到吗?所以我们分析这样一些具体的例子,就发现同样是伟大的古代文明的希腊,和同样是伟大的古代文明的中国,它确实有不同之处。同时它也各有优点,正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我想办一件事,我想从希腊那面要求来一些文物,拿到北京大学来展览,然后,还要拿到上海去展览,拿到各大城市展览,让我们中国人更多地理解希腊的文明,办好以后再建议把中国的文物拿到希腊去展览,让西方人更多地理解我们中华文明。 讲演者小传 朱孝远 教授。浙江海宁人,1954年出生。1982年获上 海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 大学任教,1992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负责招收和指导世界史欧洲中古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西方史学史、史学理论四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任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副会长;并兼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主要著作有《近代欧洲的兴起》、《近代前期世界宗教史》、《神法、公社和政府:德国农民战争的政治目标》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谈谈基督教三大派系的区别
- 下一篇:基督徒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