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上海卷第24题说开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3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倪学德 参加讨论
上海市2010年高考历史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为B) 对于这道题,许多中学老师认为值得商榷。本文拟对这道题的逻辑结构作粗浅分析,以就教于教育界同仁。 就一般考生的历史知识而言,选出参考答案B并不困难,选项A、C、D很容易排除掉,因为:第一,1945年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的目的不是强化自由放任主义。自由放任主义是英国资产阶级的一种政治思想和经济理念,强调限制政府的权力,认为政府的职能是保障私有财产的安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而工党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是让国家介入社会分配领域,恰恰强化了政府的职能,这与自由放任主义是完全相背的。 第二,工党政府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的目的也不会是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工党政府上台后通过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向所有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无论是什么样的福利措施,都是政府给人民的一种实惠,都需要大量财源,因此只能增加而不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这对一般考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的确,英国维持这套社会保障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政府的补贴,而医疗方面基本上是免费的,一切费用都是从国家财政中支付。1949年度,英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支出达到65.7亿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第三,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的目的更不是要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这届工党政府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举措是国有化政策,即把主要工业收归国有,含有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意图,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则较少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尽管有的工党人士把某些社会福利措施也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工党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我国学术界和教科书一般把工党看作是资产阶级政党,所以它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要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考生只要具备这样的常识,就不会选择这个答案。 排除了选项A、C、D,考生自然就会选B。但如果从提高考生认识的角度再深究一下,参考答案B是不是标准答案呢?换句话说,1945年工党上台执政后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的目的是不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果把“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理解为工党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和国有化政策,这与参考答案B是基本吻合的。既然没有提到国有化, 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工党主要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所提出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就有一些出入。那么,工党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概括起来,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顺应民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持都隐含着对这样一种契约的确认:人民响应政府的号召,为赢得战争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又期待政府在战后改善国民的福利,对人们的战争努力作出回报。在这样的氛围中,战时英国政府于1942年发表了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贝弗里奇报告》。1945年工党上台执政后,顺应时代潮流,以贝氏报告为蓝本,通过了一系列社会福利立法。 二是兑现竞选诺言。1945年大选期间,工党提出要把改善人民的福利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在竞选纲领《让我们面对未来》中,工党承诺要向国民提供良好的住房和教育,每个人将享有最好的医疗保健措施,患者不应当因为没有钱而得不到治疗。工党还表示,上台执政后要采取迅速的行动使社会保险扩大到全民范围。作为一个寻求执政的党,工党要想在英国政坛有所作为,必须兑现竞选诺言。 三是为了社会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一次剧变,战前的保守主义原则在炮火中被炸毁了,代之而起的是福利国家的社会民主原则。战争结束后,英国民众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心头涌动着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同时,战争使英国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战后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因此,实行社会变革,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度过这段艰难岁月,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是工党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 上述三者当中,实现社会稳定是工党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因此我认为,这道题如果作如下调整,就不会引起太多争议了。 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实现社会稳定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为B) 总之,单就试题的可行性而言,多数考生对这道选择题不会感到无所适从,是能够选出所要求的答案的。但从提高考生认识的角度来看,参考答案B的内容改为“实现社会稳定”就更加严密了。需要指出的是,文科类试题包括历史试题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很难确定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尽管命题者都是具有相当专业水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也不易摆脱这一学科上的局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