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陈光崇教授访谈录

陈光崇教授从教60年来,始终淡泊名利,一心治学,潜心耕耘于史学园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今虽已近米寿之年,仍日作不休,孜孜于书山学海而不倦。受《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嘱托,我们用三个半天的时间对陈光老进行了专访。老人追思以往,所历所感,娓娓道来,一位学者在自己所钟情的事业路上辛勤跋涉、不懈追求的足迹和情怀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陈光崇,字祖同,1918年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先后执教于湖南大学历史系、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辽宁大学历史系。1988年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任上离休。在任期间,曾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省历史学会顾问、沈阳市第四、五、六、八届人民代表、辽宁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陈教授从教高校近60年来,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努力从事科学研究,创获颇丰,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古代史学史论丛》、《史学研究辑存》、《寿补堂史学论集》、《通鉴新论》、《资治通鉴选读》等;主编的书籍有:《中国古代史》、《简明中国古代史》、多卷本《中国通史》隋唐卷、《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第八集。参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点校《奉天通志》、《通鉴新注》第十二分册。
    (一)
    就我们所知,陈光老在浙大,先读的是教育系,后改读史地系,且选定历史专业。是什么原因促使陈老作这样的选择呢?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个话题切入。
    陈先生说:我考入浙大后,先进的是教育系,后转到史地系,专攻历史专业。当时这个选择的改变是有原因的,这得从头说起。
    我生在湘中一个山村里,不过我们那地方也不是很闭塞,我家祖上也称得上殷实大户,族中不泛读书从仕之士,但到我幼年之时,我们这一房已经开始衰败了。所幸的是我得到外祖父的宠爱。我的外祖父是位乡村教师,一生游走乡里,教书授徒,为人古道热肠。我才六岁,他就把我带在身边,教我读书识字。外祖父是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影响很深,他不仅教我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东莱博议》这些经典古籍,培养了我对文史的浓厚兴趣,同时还教我君子处世为人之道,给我讲国家贫穷落后,男儿当作有志之士,报效国家。外祖父的言传身教,使我处处以他为榜样,立志要做一个他那样的“教书先生”。由于这一从小立下的志愿,使我在大学分专业之初,一开始就选了教育系。但是,渐渐地我的思想有了变化。
    我是1940年考入浙大的。当时,由于日寇的进犯,几乎半个中国都已沦陷,一些大学都迁往西南,浙大由杭州迁到了贵州,因为当地办学条件的限制,浙大分散为遵义、湄潭和湄潭永兴场三个校区。那时候,条件差呀,新生入学都集中在永兴场,不分科系听大课。不过,条件虽苦,学校学风却很好。当时校长是竺可桢,他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学术争鸣,自由讨论,鼓励学生自由选课、跨系听课。优良的校风,使简陋的校园里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的学术空气,学术报告会、各种讲座不断举办。在这些活动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是听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先生讲演。当时,浙大的学术报告会频繁举行,而且,报告人学识渊博,思想活跃,敢于直言,每听一次都很受教益。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次听梅光迪先生的讲演,他讲到《史记》,盛赞司马迁写游侠“言必信,行必果”,人格高尚,具有“不爱其躯”,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他以这样一些有感而发的言论借古讽今,痛砭时弊,既感人,又使人受到启迪,而对于自幼就喜爱历史的我,更由此增进了对历史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第二件事是到史地系听课。入学以后,就听说史地系名师荟萃,学术空气也特别活跃,不少外系学生都去听课。我选听了谭其骧主讲的《中国通史》。谭先生是浙江人,但说一口北京话,很好听。课也讲得好,知识丰富,旁征博引,表达又生动。所以,他的课大受学生欢迎。有的时候,他的课和教育系的课碰车了,我都宁可放弃教育系的课而去听他的课。梅先生的讲演和谭先生的课使我自幼对历史的爱好更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更增加了理性的成份,我觉得,历史是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最好的教科书。就这样,我决定改读史地系,以历史教育为终身职业。那是1941年暑假,我向学校提出转系申请,那时候,转系是平常事,于是,那年下学期,我就得到学校批准,由教育系转入史地系学习。这一改,就终身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浙大的教学安排还有一点和现在不同的是,史地系一、二年级是上共同课,三、四年级才分史、地两个专业。所以,我在读大二时,学习历史的同时,还学了不少地理知识,这对后来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是很有好处的。
    1942年暑假后,我才完全进入历史专业这个学术领域。可以说,这是我事业征途上一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时刻,从此,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讲授历史便成为我终生的唯一职业,即使是后来在拿历史开刀的十年动乱中,虽终日惶惶,仍心系史学而读史不倦。就是在那个时期,我得以受业于众多名师,亲聆他们深刻生动的教授,记得除谭其骧先生之外,还有张其昀先生主讲《中国文化史》、张荫麟先生讲《中国上古史》、陈乐素先生讲《宋史》、黎子耀先生讲《中国近世史》、陶元珍先生讲《明清史》、钱穆先生讲《中国学术思想史》、方豪先生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诸师学识渊博,各有建树,课又讲得深入浅出,都很受学生欢迎。其中钱穆先生的课尤为叫座,每次讲课,不仅教室里座无虚席,连门外、窗外都有不少人;不仅文科学生争着听他的课,连理工科学生也有不少人听他的课。钱先生个子不高,但声音洪亮。他从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一直讲到清代朴学。他高深的学术造诣、清楚精当的语言表达,牢牢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陶元珍先生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擅长明清史。我在大四的时候,选修了他讲授的《明清史》,并请他作我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我的论文题目是《明代之贵州》。陶师不惮烦劳,热情地审阅撰写提纲,开示参考书目,甚至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那时候,贵州地处偏僻,又是抗战时期,搜集资料很困难,陶师的帮助是很可贵的。我与陶师之间也结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我的论文即将完成之际,陶师却离开了浙大,至今还记得临别之时师生赋诗话别的情景,陶师赋《留别》一诗相赠,我深深惜别,和诗二首:
    湘水娄山古播州,师门何幸得同游。忽闻前路骊歌起,醉罢逢人问去留。
    一自杭州到播州,几番寇警几迁流。纵然国难深如许,请益毋忘是旧游。
    不久,我的论文完成了,写了6万多字,获得了95分的好成绩,并联系好了文通书局,同意予以出版。但因日军进犯贵州,时局动乱,未能付印。
    大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生道路的定型时期。浙大求学的四年,正是关乎我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四年,在良好的校风薰陶下,在众多名师的教诲和影响下,我在知识上大为长进,事业上方向明确,也亲身感受到了为人师表者应有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我有了一生的目标,有了作人的榜样,也有了奋斗的信心,以后,我就走上了历史教学这条路,始终不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