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灭亡(3)(20050310)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3:11:47 新史学 詹姆斯·哈威·鲁滨 参加讨论
不久瓦楞提尼亚努斯正在高芦从事战争的时候,忽然生了病,当时就有人提出一个官吏名叫鲁斯提古斯·茹利安努斯的来承继他作皇帝。但是,同时又有人主张拥戴一个步兵的军官塞维鲁斯。 “但是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因为当时瓦楞提尼亚努斯的病,经医疗后已经好了;而且他自己知道是死里逃生,所以就想传位给他的儿子格拉齐安努斯[40]。因为儿子快成年了,于是就预备传位的事,军队也收买好了。格拉齐安努斯到达之后,他父亲为了要大家欢迎他,所以将他带到一个空旷地方,站在一个高台上面,四周围着一班贵族和官吏,牵着他儿子的手,演说一番,将未来的君主介招给军队。” 七年之后,瓦楞提尼亚努斯就死了。“当时经过详细讨论之后,议决请他那四岁的儿子——亦名瓦楞提尼亚努所——来继他作皇帝。这个小孩当时和他的母亲朱斯提娜住在摩罗西搭镇,离都城有一百多哩。当时各方面对于这个议决一致的赞成,就派他的叔父塞克利去请他即位。不久孩童皇帝果然坐肩舆到都城来了。在他父亲死后第六天,他就宣布为新皇帝。当时有许多人以为这次选举皇帝时未得到他们的同意,格拉齐安努斯一定要发怒的。但是事后的一切忧虑都是不必的,因为他是一个聪明而和气的人,他和新皇帝异常要好,而且很用心地抚养他。” 以上几段引文,很可以说明当时选举皇帝和增加皇帝的方法实在很不正式。我们要注意的是,要知道当时并没有将帝国分裂为二的企图,皇帝虽然不止一个,但是他们所关心的还是一个统一帝国的共同安宁。 狄奥多西和他两个儿子统治帝国的时候,情形就是如此。当时并没有入想分裂帝国;虽然自从君土坦丁大帝建立了新罗马[41]以来,国都有了两个;但是国家只有一个。虽然有两个上议院,虽然有两个组织完备的皇宫,虽然有许多皇帝,但是罗马帝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凡有新选的皇帝,一定要恳求他的同事承认他。从狄奥多西以后,每个皇帝每年选出一个行政官;所有国内的法律也是由几个皇帝会街而且同意颁发的。 所以,从习惯上看起来,狄奥多西死后那种分治的办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且分疆而治只是为了行政便利起见,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并没有建立一个“西罗马帝国”,所以根本没有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回事。 五 狄奥多西死后,罗马帝国里有三个最有势力的军官,他们都是日耳曼人或半日耳曼人——斯提利古是汪达尔人,盖那斯和阿拉利克两人都是哥特人。阿拉利克协助过狄奥多西最后的战争。要明了这几个人的特殊地位,我们只能研究邹西穆斯所记载的狄奥多西死后几年间他们活动的情形,因为这部书关于此时期的记载最为详细。我们虽然没有理由可以断定他所说的种种黑暗的阴谋都是可信的,但是关于当时一般状况是明显的。他的记载很可以改正我们普通对于蛮族同罗马人种种关系的谬见。 我们要知道,日耳曼人和杂居在帝国以内的各种蛮族——甚至匈奴人——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只要他有一个正当的职业,差不多没有人去过问他是属于那个种族的。狄奥多西以前数百年,罗马国内的状况同现在美国纽约城的状况差不多。对于外国人并没有因为他是外国人而加以种种不利,也并不故意地加以种种限制。因此当狄奥多西时代,日耳曼人移居到罗马帝国里面,正如现今各国人移入美国一样。他们同罗马公民混杂起来,好像外国人同美国人混杂起来一样,他们急于做一个美国公民。罗马人对于蛮族亦并没有什么界限,而且当时的蛮族也很愿意为罗马帝国去攻打他自己的族人,他们并没有表示出什么民族的感情。我们对于当时下级社会各族间的通婚虽然不十分清楚,但是上层社会的人并不反对异族通婚。我们可举几个例子:狄奥多西的侄女嫁给斯提利古,斯提利古的两个女儿前后嫁给荷诺里乌斯。阿卡尔底乌斯曾经娶过法兰克的酋长班托的女儿攸多克西为后;后来狄奥多西的女儿普拉西底阿又许配给阿拉利克的内弟阿塔勒夫。 邹西穆斯向我们说:狄奥多西大帝即位后,立刻同重要的蛮族领袖妥协起来,异常的优待他们,甚至于请他们来同他宴饮,他被认为是哥特人的朋友。他同他们要好,曾经派阿拉利克和盖纳斯做他的将军,而且将一部分东哥特人迁住在夫利吉亚[42]肥沃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他这种办法实在是遵循着帝国的习惯,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我们要明了当时全部情形,恐怕要以公元410年阿拉利克攻陷罗马那件事为最好的一个说明。 当时在各蛮族的军官之间的争权夺利已经有好些年了。他们在当时政治上的地位同现在美国市政里的外国政客差不多。斯提利古、盖那斯和阿拉利克三个人,各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种种活动。狄奥多西死后,阿拉利克马上就侵入希腊,在那个地方斯提利克曾经稍稍抵制他。他就向北去,在罗马军队中得了一个官职。他究竟任什么职务,我们不清楚,因为克劳底安只说阿拉利克是负责管理军械的。斯提利古很活跃,而且有野心,他打败拉达盖苏斯和他的蛮族军队。但是他为了要实现后来的计谋,他故意教汪达尔人同苏维汇人渡过莱因河侵入高芦地方。至于阿拉利克,他于公元402年曾经侵入意大利,但是被斯提利古的部将扫鲁斯击败。不过罗马政府里面的人没过几年(公元408年)的功夫,就嗾使皇帝荷诺里乌斯杀死斯提利古。邹西穆斯说:自斯提利古被杀以后,在罗马城中的蛮族被杀的很多,因此其余的蛮族就组织三万军队,并且请阿拉利克和他们联合。 但是阿拉利克不愿意开战,因为他只要有官职,有相当的权力和进款就满足了。他当时准备和罗马皇帝讲和,将他的军队退到潘诺尼亚去。不料优柔寡断的荷诺里乌斯不允许他的条件。于是阿拉利克就派人到上潘诺尼亚去,召他的内弟阿塔勒夫带领哥特人和匈奴人回来,他自己率领军队向罗马城挺进,将罗马城包围起来。城中的市民求他解围,就送上五千磅黄金,三万磅白银,四千件绸衣,三千条红毛毡,三千磅胡椒。阿拉利克于是再宣言他自己愿意同皇帝和罗马城联盟去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于是蛮族部队都退出罗马城。但是当他们撤退时,罗马城中的奴隶,沿途便加入蛮族军队之中,数目达到四万人。我们从这件事实可以看出罗马帝国里面的所谓“日耳曼人”分子,实在复杂。 荷诺里乌斯不随意同阿拉利克讲和,但是他的宫内大臣朱维乌斯为人较为谨慎,“他决意派使臣到阿拉利克那边去,请他到雷温纳[43]来,向他说明罗马政府愿意同他讲和。阿拉利克接到罗马皇帝和朱维乌斯的信以后,他就进驻阿利米努穆,该地离雷温纳不过三十哩。朱维乌斯本来在埃庇鲁斯[44]已俺认识阿拉利克,而且同他很要好,立刻去欢迎他。当时阿拉利克所要求的,只是每年要给他多少黄金,多少谷物,而且要允许他同他的蛮族可以住在威尼喜阿[45]、诺利古穆[46]和达尔美喜阿[47]这几处。朱维乌斯当面将这几个条件写下来,同他自己的私信一齐寄呈罗马皇帝,劝皇帝任命阿拉利克作骑兵步兵的司令官,以为如此可以减轻阿拉利克所要求的条件,缔结和约。” 不料荷诺里乌斯仍旧拒绝批准这些条件。阿拉利克因为不能在罗马政府中得到一个较好的位置,发怒起来,决心再进攻罗马城。但是他听得罗马皇帝已经招集了一万匈奴兵援助罗马,阿拉利克后悔他自己作事太鲁莽,因此他派他所占领地方的各个主教去规劝皇帝,教他们向罗马皇帝说:“他们自己并不想作罗马官吏,只愿住在常常受人骚扰的诺利古穆一带地方;至于一年给他多少谷物,完全听皇帝的便;黄金也不要了;而且他很愿意和罗马人联盟来抵抗帝国的敌人。”这些条件邹西穆斯以为是很合理的了,但是荷诺里乌斯竟不正式应允。这种强硬的态度实在表现了他的愚蠢。 普通只看过“民族大迁徒”这类书籍的读者,对于罗马人早就雇用匈奴人来当兵这件事实,一定要感到惊讶。就是对于阿拉利克命教士同罗马皇帝办交涉,如此客气,如此审慎,也一定要感到惊异。实在说起来,阿拉利克住在罗马帝国里面恐怕已经多年了,他同其余的罗马官吏实在没有蛮族或非蛮族的区别。只要能够得到一个同斯提利古一样的地位,他显然就很满意了。 阿拉利克既然受到荷诺里乌斯不接受他的条件的耻辱,他就再度进军包围罗马城。他将罗马同非洲的交通断绝了,而且要求罗马市民同他联合去攻击皇帝。当时皇帝已逃往雷温纳。 邹西穆斯叙道:“罗马的上议院召开会议讨论应付的方法。他们对于阿拉利克的要求,一概承认了。他们欢迎他的使臣,而且请他到罗马城里来。同时并遵照阿拉利克的命令,请罗马城的市长阿特卢斯穿上紫色皇袍加冕,即皇帝位。阿特卢斯于是任命兰帕底乌斯做宫内大臣,任命马西阿努斯做罗马城市长,任命阿拉利克同从前统带达尔美喜阿军队的军官名瓦连士的做司令官,并任命其他种种文武官吏。” 阿特卢斯并且宣言要征服全世界,罗马人听得这句话,“非常的欢喜,以为不但得着许多熟悉政务的官吏,而且对于特图鲁斯被任为执政官一事,尤其满意”。但是不料阿特卢斯不能维持罗马同非洲间的交通,城中粮食的来源断绝,因此阿拉利克立刻废黜了他。阿拉利克将他带到阿利米努穆城中,褫夺了他的皇冠和紫袍,将袍冠送还罗马前皇荷诺里乌斯。 照上面所述的看来,阿拉利克侵入罗马的时候,并不是带了一般西哥特蛮族来横扫帝都,他实在很想用和平方法去实现他的目的。当他对于他自己所选择的皇帝没有办法的时候,他还是随意同荷诺里乌斯重开谈判。上面邹西穆斯所叙述的详情,恐怕是根据当时一个希腊的历史家奥林庇多鲁斯的著作而来的。他叙述到此地,忽然中断了。后来阿拉利克为什么再围罗马,我们就不知道了。 以后来吉本对罗马陷落那件事,用去了好几百的篇幅,作了详细的叙述。他这段文章大部分是出于他自己的想像。关于这件事实,我们从当时人的史料中所能得到的知识是很少的。奥罗修斯当时是一个青年人,他要证明基督教并没有促进罗马城的陷落,相反的,基督教实在保护了罗马城中的许多人。他曾经举了一两个例子,证明哥特人对于当时的礼拜堂很是尊重;而且他说蛮族烧了几座房屋后,第三天就退出去了。他在这事发生不到十年以后写道:“这件事虽然过去没有几年,但是到了现在,罗马城中除了少数断井颓垣以外,没有人会想到罗马城中曾经发生什么变化。” 阿拉利克占据罗马城后五年,罗马城的市长鲁提琉斯·那玛夏努斯作了几首诗,赞美罗马的荣耀:以为罗马城雄踞泰伯河上,好像世界上一个美丽的皇后。他对于最近罗马的扰乱并无伤感,并且预言说罗马城将来一定为永久的大一统的帝国。 过了一百年,到查士丁尼时代,有个历史家普洛科庇乌斯在他所著的《汪达尔战记》那部书里面,叙述了阿拉利克改陷罗马城的事实,同上面邹西穆斯所说的完全相反。他说:有许多人说阿拉利克曾经以三百个美少年送给罗马城中的贵族,这班青年当他们的主人吃完晚饭入睡后,就将城门打开。但是他说另外有人说:开城门的人实在是一位上议院议员的太太名普罗白,她看见城中一班可怜的贫民,差不多要到人相食的地步,所以叫的奴仆在夜间将敌人放进来。 吉本自己说:“从普洛科庇乌斯那段不太可靠的记载,提出了一种似乎可信的情形。”这种作法的结果当然是靠不住的。普洛科庇乌斯关于此事的两段记载,不但不确实,而且是自相矛盾的。此地还可以提到我们常常听见的荷诺里乌斯和他的母鸡“罗玛”。[48]那段故事,也就是从普洛科庇乌斯来的。这段秩事虽然没有多大历史上的根据,但是因为它异常有趣,所以值得永远记载下来。 阿拉利克不久就离开罗马南去,他要去维持罗马同非洲的交通,因为罗马依靠非洲的食粮供应,但中途就死了。继他而起的是阿塔勒夫,他娶了原来作为人质的荷诺里乌斯的妹妹为妻,先后在意大利和高芦进行了种种和阿拉利克一样的政治上的阴谋诡计。阿塔卢斯再度被立为皇帝,再因失效而被废。所以奥罗修斯说这个懦夫是哥特王的一个傀儡,他们立他,废他,又立他,又废他。奥罗修斯还记载着阿塔勒夫曾说过: “最初我竭力主张应该把罗马的名字毁掉,它的领土应该变成哥特人的帝国,并叫做作哥特帝国。我希望“罗马尼亚”这个字也该变为“哥特西亚”,而且阿塔勒夫应该成为皇帝。但是照我的经验看起来,这班哥特人放纵惯了,不会遵守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所以我现在采用一种比较稳健的方法:就是用哥特人的精力来恢复而且增加罗马的名誉,我希望由此取得光荣,永垂史册。并且希望后代的人当我是一个恢复罗马的发起人,因为现在我不能变更帝国的国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学术的尴尬(20050330)
- 下一篇:罗马的灭亡(4)(200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