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日本第一》的作者伏格尔(Ezra F.Vogel)在其近着《美日该互相学习》一书中提到,日本的经营者较擅于用哲学及长远的远光来看问题,而哈佛商学院的学生视野较日本人狭窄,因为哈佛商学院是以个案研究为中心(注1)。他接 着分析说:日本大学(的商学院)学得较广,课程包括经济、法学等等。令我吃惊的是,有相当多的经营者在大学时代学过马克斯经济学,或许他们只是将马克斯当作历史来念,但仅就这一点来看,美国商学院的学习范围就较窄。我和日本的商界人士交谈时,虽然我认识的人大多是中产阶级,但我们一起喝酒时,经常谈及历史、哲学、国外的见闻等等。和美国的商界人士交谈时,虽然也会提到私事,但很少提到历史等话题(注2)。 从伏格尔这段话中,我们可得知,日本的大学教育相当重视通识课程,而且其成果已受外国人的肯定。虽然日本的通识教育也有不少弊病,很多大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设计也感到不满;但以结果而论,日本今日之繁荣,国民素质之平均,通识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极为重要。 二 日本通识教育的传统 日本战后的通识教育,溯其根源,实起源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初期的读写能力,男子约43%;这高度的读写能力得归功于江户时代的私塾初等教育--寺子屋。 「寺子屋」教育的内容,乃以读书、写字、算盘三门实用学科为中心。这种实用学问的推广,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达互相成为因果关系。然而,通识教育的真正萌芽,仍要待明治维新。 1872年(明治5年)8月2日,明治政府发出「学制公告书」,翌日文部省(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制」。政府在「学制公告书」中,否定了从前武士、贵族经世济国的学问观,而改提倡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实用思想,并强调 世界观、近代化的重要。 当时小学课程内容共分为八科:读物、算术、书法、写字、作文、问答(包括理科、地理、历史、修身等)、熟读、体操。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包含维新启蒙大师福泽谕吉的启蒙大着《劝学》,及外国翻译书籍。以今日的眼光来看,未 免显得杂乱、没有系统,但这种激发自我潜能、吸* 三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 日本称通识教育为「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注4)。已故前美国驻日大使赖世和(Edwin O. Rischauer)在其名著《日本人》中,对战后的日本大学通识教育有一精辟扼要的叙述:盟军总部( GHQ)为了在短时间内将战前的旧学 制改成美式学制,于是将战前高中通识教育的后二年1991年6月,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在大学审议会的建议之下,大幅度的修改了大学设置基准。其改革要点如下: 1)废除各大学、短期大学原本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外语课程等课程的区分方式。 2)废除学生依课程类别所规定的最低学分制(通识教育36学分、专业教育76学分、外语8学分、保健体育4学分),仅规定总学分数(124学分)。 3)废除依课程类别所规定的专任教师员额,而改依照学校规模计算总员额。此外废除兼任教师不准超过教师总员额2分之1的规定。 4)各大学、短期大学可以各自规定各种上课方式(讲课、研讨、实验)的学分计算方式(注6)。 以上的大学设置基准的自由化、大纲化,其主要目的无非是要各大学依照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发展自己的特色,并藉以提高教学效果。但为了防止课程弹性化所导致教学品质的低落,文部省乃同时导进大学自我评鉴制度(注7)。 另一方面,亦有人担心通识课程的学分数日益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有鉴于此,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规划小组无不卯足全力,大幅度的改革通识教育。但因各大学的先天条件(校区分散或集中、是否设有通识教育学院、学院的数量及性质 )不一,在此无法作出一般性的介绍。拙文仅介绍* 四 日本各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 四-1 (国立)东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注8) 东京大学原本即设有教养学部(通识教育学院),负责全校学生的前期课程。另一方面,教养学科(通识系)也独自成为一系。在文部省公布新的大学设置基准之前,东京大学即已开始着手讨论教养学部或前期课程的全面改革,同时也再度重申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同意前期教育由教养学部来负责。 从1993年度开始,前期课程(通识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实施。改革的中心理念是「小班教学」、「选修科目的多样化」、「扩大自由选修的幅度」。在课程分类方面,重新划分为:基础学科(专业科目的基础知识)、综合学科(通识、博雅教育)、主题学科(跨领域的科际整合类*必修的基础学科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开设「人文科学基础」、「社 会科学基础」两门(8学分)方法论的基础科目;理科则开设「数理科学基础」、「物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基础」三门,必须选修2~3门(16学分)。此外,必修外国语文(原则上包括已修及初修两国语、* 综合学科是以通识(博雅)教育为核心所设计的,分为以下六系列:A(思想、艺术);B(国际、区域);C(社会、制度);D(人、环境);E(物质、生命);F(数理、信息)。每一系列都设计有不同规模的班级,以及各种上课方式,专业教师也预定加入课程规划。 必修科目的学分数,文科为27,理科为35。前期课程修毕的总学分数(包括选修科目学分),文科为52,理科为60。两者都比从前所规定的学分数减少,而且也增加了学生自由选修的幅度。 四-2 (国立)京都大学的通识教育(注10) 目前,京都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是遵照1989年3月1日公布的「京都大学教养课程教育改革案」去实施的。京都大学首先将教养部改组,成立第十个学院--「综合人间学部」。这次改革的最大特色是:高度通识教育理念,与四年一贯教育。京都大学在原有的主修制度之外,又* 1)「综合人间学部」将新课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综合人间学部」学生为对象的专业科目群。第二类是开放给全校学生选修的专业科目群。 这些科目也可以当作副修课程,也可以当作全校的共同科目。第三类称为「全校共同科目」,相当于从前的通识课程,也是四年一贯教育的基* 2)修习副修课程时,可从上述第二类群及第三类群中选修12学分以上的指定科目(讲课、演习、基础研讨为一组)。副修所取得的学分能被视为通识学分。是否修习副修课程,完全由学生自行决定。 副修课程能使学生将来突破知识的瓶颈,可谓新通识教育的一环(注12)。 3)选修通识课程时,必须从Ⅰ「现代人与国际文化」、Ⅱ「基础科学及自然环境」这两大范畴中至少各选修一科。通识科目的具体例子如:分子生物学入门、文化人类学基础论、自然社会形成论、物理学概论、生化学入门、国际关系论、自我关系论等。 4)学生必须修习二国以上的外语科目(合计16学分以上)。初学的外语,至少必须修8学分。此外多聘请外籍教师,并积极推动与国外学生间的交流。 京都大学废除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区别之后,学生自入学开始,即可接触专业科目,如此,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再者,借着副修制度,可使学生的思考更具柔软性、创造性。同时,专业科目列入通识教育的一环,使得通识教育呈现高度化与多样化。 四-3 (国立)福岛大学的通识教育(注13) 福岛大学是由人文、社会类3学院所构成,学生约4000人。目前只有一个校区。福岛大学的通识课程教师员额为27名,没设教养部(通识学院),这些员额是分配在外语、保健体育、及各学院。全学校的教师多多少少都要负责担任通识课程。 从前,福岛大学和其它的大学一样,通识课程依照文部省(教育部)的设置基准范例分成自然、人文、社会三大类。此外,从1978年度开始,为了从跨科系的角度来研究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特别开设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等科目,由多数的教师轮流开课。这类科际整合的课程* 由于1988年新设立了「行政社会学院」,通识课程教师员额减少,于是将科际整合科目分散至自然、人文、社会三大类别,并成为各学院必开设之课程。其中社会类别的科际整合课程最受学生欢迎。 福岛大学通识课程的另一项特色,是小班制的研讨课。大班制的讲课方式一向为学生所诟病,所以福岛大学就针对新生开设一班20人左右的研讨课。然而这种小班制的研讨课,其问题出现在排课之困难。 由于学生颇欢迎通识研讨课,福岛大学更进一步将通识研讨课改成选修的「课题研究」课。所谓「课题研究」,即以一年的研讨课为基础,规定学生于春假(相当于我国的暑假)期间完成论文,于下学期开学时提出。这种论文姑且称之为「一年级的毕业论文」,一般认为此论文写作能* 至于一般的通识科目,福岛大学也将其内容修改为「设定问题式」的特殊化内容,并规定学生于1、2年级时修习。科际整合科目则分为基础科目与应用科目;基础科目安排于1、2年级,应用科目安排于3、4年级。 四-4 (私立)庆应义塾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动向庆应义塾大学湘南藤泽校区( SFC),在新设置基准公布前,即已进行改革通识教育。该校区是由「综合政策学院」与「环境信息学院」二学院所组成。其改革之理念乃以下由五大主题所构成(注14)。 1)人与环境--确认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互动关系。 2)通过信息观念来转换世界观,并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对异质性与多样性的综合评价及判断力。 4)开创科际整合学问;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自我实现的能力。 5)从知识传授型教育,改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型教育。 为图将通识课程改成能力开发型教育,庆应大学 SFC校区乃将课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的课程,引导学生对学问的世界有一个概略的了解;第二阶段的课程,提供一个以新背景、新环境为出发点的科目;第三阶段的课程,则在于使学生掌握问题的范围、原因、要因、变量、以及这之间 另一方面,庆应义塾大学日吉校区则成立跨学院的通识教育问题研究会,以两年的时间研究课程的改革,并于1993年度开始实施(注15)。 以经济学院为例,其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以设定主题为导向,并将通识教育课程的名称由「一般教育科目」改为「综合教育科目」。毕业所需通识课程学分数由28学分提高为30学分(总学分数134学分则维持不变)。 从前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三大类(各类选一科3学分以上)。新的课程则分为:Ⅰ类「自然、环境类」;2类「数理、信息类」;Ⅲ类「文化、生活类」;Ⅳ类「社会、历史类」;Ⅴ类「思想、艺术类」;Ⅵ类「综合讲座」;Ⅶ类「自由研*从前的外语课程是英语(必修8学分)+选修8学分=16学分。现 在则改为外语Ⅰ(必修4学分)+外语Ⅱ(必修6学分)+选修8学分=18学分。 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庆应大学通识教育的大改革,若没有该校的学事振兴基金(共同研究「庆应义塾大学之外语教育雨通识教育改革方向检讨」)提示改革方向与草案,是不会那么快成功的。 四-5 (私立)关西学院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关西学院大学是一所中型大学(学生共14﹐000人),由7个学 院(神学、文学、社会、法学、经济、商学、理学)所组成,校中没设教养部(通识学院)。 关西学院大学的通识教育,从1969年之后陆续改革,其特色如下(注16): 1)人文研讨课、社会研讨课 以1、2年级为对象的必修研讨课。一班学生为25人左右,上课以讨论及交报告为主。 2)科际整合课程 乃跨越人文、社会、自然科系的主题,由复数的教师担任。1991年所开设的科目有:部落民(贱民歧视)问题、在日朝鲜人问题、男性问题与女性、残障者的人权、现代中国入门讲座、美国现势、加拿大现势、高龄化社会、世界的环境、信息化社会与现代人。 3)1科目2学分的原则 1学年4学分的科目通常会沦为「概论」式的讲课,而使刚入学的新生觉得是高中课程的延 伸。关西学院大学要求任课老师开设自己最拿手的科目,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讲课。 4)增设副标题 由于每年由不同的老师开课,若年年改变课名必招致混乱,所以关西学院大学保留「哲学」、「日本史」等课名,仅在课程大纲标明副标题。 5)新设科目群 至国外姊妹校留学、暑期英语研修、中国话研修、新设印尼研讨会等「国际交流科目」。 五 结语 根据日本文部省高等教育局出版的《大学审议会新闻 No.11》,各私立大学至1993年为止的通识教育改革状况如下:Ⅰ实施自我评鉴的大学有71%,但公布结果者仅占2%。Ⅱ已进行课程改革者有36%。Ⅲ已制定教学计划者 有15%。Ⅳ实施学生上课反应调查者有8%。Ⅴ小从上述五所国、私立大学的改革现况来看,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趋势为:1、增加研讨课等20人左右小班制教学;2、课程从「概论」课改为细分、多样化的选修课;3、开发跨领域的科际整合课程,以适应急遽变化之现代社会,并探索新的研究主题;4、注重问题的提出与解* 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正面临50年来的大变动,其改革趋势可让我国借镜者甚多。日本全国性通识教育期刊《一般教育学会志》于1981年创刊,我国虽起步较晚,但总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最后,笔者得感谢东京大学教育研究 所的郭建宏君,及明治大学法学研究所的陈慧莹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