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史料?史料教学应该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01 中学历史教学 何成刚 参加讨论
关于“什么是史料”这一问题,在史学界是没有争议的。这里只是转述史学界的普遍认识,即:史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或原始材料)(primary source)和第二手史料 (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的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对第一手史料所作的诠释或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料解释或诠释,一般情况下因为不搀杂诠释者的个人立场和见解,可以看作是第二手史料。当然,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往往是相对而言,即,因为问题、视角和立场的研究不同,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完全可以发生属性转变。 理解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之间会发生属性的转变其实并不难。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司马迁著《史记》,其中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因为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以事后追记的方式来描述的,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第二手史料”),如果我们要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这些“第二手史料”就自然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当然,《史记》中也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即史论),这些“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史料”。 为了更详细、充分地说明“时人”或“后人”对历史的“分析”与“评价”也可以成为“第一手史料”,笔者拟举一例,如下: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史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视角,得出不同的认识。现提供五组材料,请在梳理的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史家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事件分析的基本判断,并探讨不同时期历史研究背后隐藏着的历史观念及时代特点。 材料一:……问发匪初起之时,仗义讨贼者是何人?答曾国藩及胡林翼。曾国藩编制何军?答编制湘军。教师然后告诉学生湘军所立的功绩,及继曾和胡而起的贤将。……洪秀全以救民为旗号,实致害民,故其身败名裂。凡托词救民,其实害民者,不可不引为前车之鉴。 ——1915年赵玉森:《简明中国历史教授书》 材料二:而贼自踞江南以来,秀全深居伪宫。诸酋罕得见,军事之报,刑赏黜陟,一决于秀清。”“秀清欲除秀全而自立。秀全知其计,使韦昌辉杀秀清,恐诸贼不服,又杀昌辉。” ——陈庆年:《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商务印书馆1909年 ——吕瑞廷:《中学堂教科书新体中国史》,卷六,商务印书馆1911年 材料三: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却是清室压迫与列强侵略的反动,也就是反帝国主义的原始民生主义的农民革命。原来,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已与外国通商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 ——杨人楩:《北新本国史》,下册,北新书局1933年 材料四:太平天国虽败,而那些秘密组织,却更盛一日,尤其在南洋美洲的华侨,几乎皆是,积至清末革命起时,这些秘密组织和华侨,都成了革命初期的中心人物。 ——梁园东:《初中本国历史教本》,第三册,大东书局1931年 材料五:洪秀全虽有民族思想,但他的帝王思想更为强烈,以致引起各位的争执,伏下后来诸王自残杀的祸机。” ——郑昶:《新中华本国史》,下册,上海新国民图片社1935年 一方面,在史学研究领域对史料的定义与分类并不存在争议,另一方面,研究者却有意将此问题通过命制高考试题的方式引入中学历史教学,按理应该持欢迎的姿态,从效果来看并不尽然。 下面我们来看2007年上海历史试卷第33道“孟子”题,实录如下: 3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抄在答题纸上)(2分)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抄在答题纸上)(2分)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抄在答题纸上)(2分) 参考答案: (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通过文前的分析,我们再来看这道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就会发现,命题者对“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的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笔糊涂帐。 一、如果要研究孟子的思想,命题者提供的这段材料都可以被视为史料。当然,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应该属于“第一手史料”,其余内容可以视为第二手史料。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和“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这两句“第二手史料”同时又具有了“历史评价”的性质。 二、如果要对学术界关于孟子思想研究做一个思想史的梳理分析,那么,这段材料中的“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这句话自然就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再具体地说,这是一种对孟子思想持积极评价的一类史料。 显然,在这道上海历史试题中,命题者以静止而非发展的眼光看待“史料”、“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的关系,没有考虑到,在不同的语境下三者的身份是可以转换的,即,分析一段话是“史料”、“历史叙述”还是“历史评价”,主要取决于分析者从什么角度,抱何种目的来使用它。对于一段材料,如果我们转换一下常用的分析角度,也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显然,没有特定的语境说明,仅提供一段材料,让人分析什么是史料、什么是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命题不严谨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这道历史题隐藏着的“史料观”对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史料教学有着极强的误导。总之,我们要破除这样一个狭隘观:并非只有古人(比如孔子、孟子)说的“原话”才是史料,只要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历史问题,都可以视为史料,都是有价值的。简言之,我们要拓宽已有思想意识中“史料”的“定义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春秋时代社会风气的悖论
- 下一篇:杂说匈奴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