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对克罗马农人的史前文化考察(20070903)

狩猎者艺术何以空前绝后?
    大约15-20万年前,现代智人开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崛起,然后走出非洲,陆续向欧亚大陆扩散。他们很可能首先到达在冰期中干涸成为盆地或沼泽的地中海地区或中东,与当地的尼安德特人竞争并共存了至少6万年之久。大约在5万年前,终于适应了冰期严寒气候的现代智人逐渐占了上风,开始陆续进入东欧,自东而西地横扫尼安德特人。其中的一支大约在3.5万年前到达欧洲西端的大西洋边,并导致尼安德特人的最终灭绝。人类学家将他们称之为克罗马农人。
    克罗马农人是欧洲冰河时期洞穴岩画的创造者,在创造洞穴岩画之前和同时,还创造了大量优美的雕刻和雕塑。学术界将它们统称为冰河艺术。由于克罗马农人主要以狩猎为生,所以又称之为狩猎者艺术。
    克罗马农人已经掌握了捕猎大型动物的技能,并以草食类动物、特别是像乳齿象、猛犸那样重达一吨或一吨以上的大型草食类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他们在冰期中成为无树草原的欧洲大平原上随着兽群的游动而到处游荡,所以狩猎者艺术的遗址分布很广,在整个欧洲——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捷克、罗马利亚和俄罗斯乌拉尔——直至西伯利亚地区,都有所发现。中欧的狩猎者雕刻艺术,不但水平极高,也最古老。而主要密集于今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的狩猎者洞穴岩画和雕刻、雕塑,则是狩猎者艺术的高峰和代表。
    克罗马农人所创造的写实主义造型艺术高峰,在考古学上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先兆,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也无任何继承——随后的新石器时期岩画艺术,几乎全是抽象风格,许多技法如透视画法、动态感等,直到一万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时代才又从新发明出来,因而又好像是突然结束的。而且,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如此灿烂的旧石器时代艺术高峰,似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其他地区能够与之比肩的艺术高峰,则大抵皆是新石器时代或甚至是文明时代的产物。
    那么,克罗马农人何以能够创造出这等的辉煌呢?我认为,不是由于他们特殊地聪慧,而是他们所处的得天独厚且又绝无仅有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一独特的、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
    狩猎者艺术何以空前绝后?
    克罗马农人是在更新世最后一个大冰期──武木冰期中进入欧洲的,那时欧洲的北部地区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由大西洋至乌拉尔绵延数千公里的欧洲大平原,在冰川作用的控制下呈苔原和无树草原的地貌,气候十分寒冷,冬季相当长,夏季的气温往往也只有摄氏12°C~15°C,却有成群的长毛象(猛犸)、野牛、驯鹿和野马在那里游荡。靠近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低纬度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带,由于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气候比较温暖,便成了动植物的避难所。尤其是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那里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大陆冰川,在其作用下,北纬52°以北,即今天的英国、荷兰、德国等国的大部和北欧诸国所在地区,基本上都被覆盖在厚达上千公尺的冰层之下。东面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冰川中心,南面有比利牛斯山地冰川。在山地冰川的作用下,高山雪线比现在低1/2以上,冰川的冰舌则下降到山前地带的山谷谷口。东南是地中海,西面则是比开斯湾和大西洋。无论是冰川还是海洋,都是令动物和当时的人望而却步的自然壁垒,便有如四道天堑将它圈了起来,只在三个冰川之间和比利牛斯冰川与比开斯湾之间,留下了三个窄窄的通道。就纬度而言,这一地区大体相当于我国长春以北的东北地区,却又处于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所形成的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型的亚热带气候的控制之下,属于海洋性温带气候,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便不仅是冰河时期动植物的避难所,而且简直成了它们的“伊甸园”。在严寒的驱赶下,大批动物通过北面的通道进入“伊甸园”,倘受到威胁,便可以通过东南和西南那两条通道进入更温暖的地中海和比开斯湾沿岸地区。原先生活在这一带的尼安德特人的狩猎水平不高,因而人口也不多,始终未能对它们构成威胁。克罗马农人的狩猎水平比他们高得多因而人口也比他们多,并且很快就占据了东南和西南两个通道,便将这一地区变成一个倒悬的口袋,形成了某种“以逸待劳”,“瓮中捉鳖”的局面,从而也就将动植物的“伊甸园”变成了克罗马农人的“伊甸园”。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洞穴岩画的遗址,近一半都在这两个通道及两个通道之间,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此之前,他们和其他地区的克罗马农人族群一样,面对的是遇到严重的威胁时可以四处逃窜的兽群,精力往往大多消耗在寻找或追逐兽群上面,动荡不定的游猎生活反过来又制约了他们狩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一旦进入这个“伊甸园”,他们肯定是欣喜若狂,不但男人们渐渐地都从为生存而狩猎变成为享受而狩猎或为狩猎而狩猎的狩猎狂,很可能还感染了老人、女人和孩子,因而常常是全体上阵,齐心合力,将整个族群化为一架围绕着狩猎运转的“屠宰机”。大约一万年前,冰河时期刚刚结束不久,在美洲东北部,今科罗拉多阿里加里河附近的原始印地安人,也曾这样男女老少齐上阵地屠杀过在雪地上行动迟缓的大群北美騣犎。但北美平原十分辽阔,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伊甸园”,所以印地安人的“屠宰机”只能是适逢其会,偶尔为之。而在欧洲的这个动物资源源源不断的“伊甸园”中,克罗马农人的屠宰机却飞速运转了数千年之久。
    大量的、源源不断的动物蛋白,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模式:
    一、健康水平达到空前高峰。如此灿烂辉煌的史前艺术高峰,绝非像不少西方学者所以为的那样,是一些始终住在“寒冷而潮湿”的岩洞之中,“长期缺乏食物和维生素”的贫弱人群的产物。众所周知,蛋白质的吸收状态对身高有极大的影响。人类学家安格尔·丁·劳伦斯,用平均身高和死亡时落齿个数等指标,对克罗马农人遗骨残骸的研究证明:在“伊甸园”初期,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77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为1.65米。数千年后,才每下愈况。只是到了现代,人类才再次达到克罗马农人的身高水平。[[i]](P11)
    二、从游猎变为相对定居。他们往往选择悬崖下的岩洞作为他们的居所,用树枝或兽皮围住洞口来抵御风雪,有的洞中从1.8万年前到3.4万年前的文化层有14层之多,各个文化层都有他们遗留下来的工具和炉灶,炉灶越接近现代的越大。也有骨骼。极多的迹象说明他们在那里连续居住过许多代。[[ii]](P164-165)他们以此为“大本营”,每到大西洋鲑鱼汛期,便移居大西洋边的捕鱼临时营地,渔汛过后再满载而归。
    三、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空前提高。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所描述的那样:“用厚密的兽皮铺地做床,还用大量干兽粪或连油脂的骨头做燃料取暖,这种居室的舒适超过了当代城市中心的公寓。”[1](P6)尽管这是对于捷克斯洛伐克2万年前的狩猎者冬季居室的描述,但我以为生活在“伊甸园”中的克罗马农人的生活,只会比生活在东欧平原上的他们的同胞们更高。随着人口的大量繁殖和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不仅是雕刻和绘画,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活动及水平,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四、手工业和石器制造业也发展到空前高峰。美籍俄罗斯裔的考古学家Soffer和她的同事,在欧洲各地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植物纤维人工制品——绳索、纺织品和编织物的遗迹,经研究表明,一度被认为是猎具的某些骨头和鹿角等,实际上却是用来制作那些不经久的人工制品的工具,例如,编网用的仿形器和纺织用的梭子。从而证明:那个时代的人并非像我们原先以为的那样,只知道缝制简单的兽皮服装,而是已经发明了人工纺织。[[iii]]作为制革、纺织、雕刻等手工业的母业的细石器制造业,更是理所当然地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峰。属于尼安德特人莫斯特文化的约60种可辨认石器类型,“在长达20多万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变化”,到了3.5万年前的克罗马农人阶段,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创新和随心所欲施加的规则才变得普遍。不仅生产新的更精致的工具类型,而且,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组合的典型特征的工具类型是以千年而不是以10万年的时间尺度变化着”[[iv]](P103)。显然,正是“伊甸园”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空前绝后的狩猎狂热,造就了石器制造工业的巨大飞跃。
    五、长期的定居还很可能使他们已然从族群发展到氏族阶段,具有了图腾意识,形成某些萌芽状态的文明社会形态。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康基提出,阿尔塔米拉地区可能是这个地区的几百人的秋季采集地和这个地区的一个政治联盟的中心。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拉登则认为,在阿尔塔米拉一个地方就发现了许多各种不同的具有地方性风格,带有图腾性质的艺术品,表明阿尔塔米拉是一个在社会和政治上都十分重要的集团遗址。[4](P86)而世界各地的其他原始族群,则是在他们不知所终之后又过了数千年,才开始进入氏族社会并向文明社会过渡的。
    总而言之,克罗马农人曾经达到过的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仅比生活在同时代其他地区的族群高得多,就是现代或当代的大多数人,恐怕也望尘莫及。任何艺术的高峰,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积累为前提的,纵观人类的全部艺术发展史,可以说无一例外。因此,意味着文化积累的现代智人和意味着物质基础的动物资源“伊甸园”,是形成欧洲狩猎者艺术的两大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前者便不可能形成狩猎者;没有后者便不会有狩猎者的长时期的定居,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空前绝后的狩猎者艺术高峰。尼安德特人虽然也曾是“伊甸园”的前主人,但智力与能力皆未发展到以狩猎为主的狩猎者,而欧洲和世界的其他地区虽然不乏狩猎者和狩猎者艺术,却由于缺乏“伊甸园”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未能形成空前绝后的狩猎者艺术高峰。所以,“印度、中国和西伯利亚(甚至加拿大)的学者,一直试图以寻找动物写实的图形的方法来识别最早期的艺术,当然没有成功”[[v]](P19)。也不可能成功,因为文化是特定的生态环境的产物,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的生态环境是绝无仅有的,其他地区不存在相应的动物资源和如此持久的大规模的狩猎狂热[1],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对于动物的熟悉程度。因而,克罗马农人在这一带创造的狩猎者艺术也必定是空前绝后的。将克罗马农人的狩猎者艺术视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普遍规律,试图在其他地区发现类似西欧洞穴岩画的艺术,注定是徒劳。
    --------------------------------------------------------------------------------
    [1]在梭鲁特的一个很大的露天营地,发现了除驯鹿、古象和野牛的遗骨外,还有约十万匹野马的遗骇。开始于2.2-1.8万年前梭鲁特洞穴岩画的创造者,显然就是对这些动物进行大规模屠杀的梭鲁特人。
    --------------------------------------------------------------------------------
    [[i]] [美]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M].黄晴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ii]] [美]克拉克·豪厄尔.原始人[M].叶苍译.科学出版社,1979.
    [[iii]] [美]Kate Wong..穴居人的新衣[J].《科学》2001(2).
    [[iv]] [美]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v]] [澳]罗伯特·倍纳里克.由亚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提出的质疑[J].岩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echo
    从“伊甸园”到“失乐园”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