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2006071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42 展览时空 刘林海 参加讨论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渐趋衰落。帝国内部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外部周边蛮族的压力不断增大,边疆危机日重。虽然戴克里先试图挽狂澜于即倒,但他的改革措施无异于雪上加霜。他的继任者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323年,君士坦丁成为最后的赢家。他大力扶持基督教,并在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并逐渐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东部的帝国度过了危机,继续存在了1000多年,形成了以希腊文化为主要特点的拜占廷帝国,直到1453年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相比之下,西部帝国则没有那么幸运。罗马衰落已无可挽回,政治中心转移到北部的拉文那,罗马人的爱国热情不复存在。5世纪初,罗马帝国全面放弃了北部的边疆,不久又从不列颠撤军。蛮族雇佣军成为军队的主体,雇佣军将领控制罗马的政权,掌握着皇帝的废立。476年,在内外交困中,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这一事件被许多史家作为划分古代与中世纪的标志。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步入中世纪。在民族迁徙浪潮的推动下,入住帝国的各蛮族政权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角逐。486年,法兰克人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他先后消灭了竞争对手,实现了初步统一。751年,墨洛温王朝的宫相矮子丕平篡位称王,建立加洛林王朝,他的儿子查理曼经过50多次战争,恢复了西罗马帝国的大体疆界,并于800年的圣诞节在罗马称帝。查理曼的帝国并不长久,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订约,三分帝国,奠定了近代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基础。10世纪前后,封建制度确立,欧洲社会进入新的阶段。 封建政治的兴起与盛行,使中央政权趋于瓦解,私人之间的臣属关系取代国王与臣民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的主流。封君、封臣、封土、庄园成为欧洲中世纪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也分为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三个等级。教士是最高的等级,拯救人的灵魂。世俗封建主阶级成为骑士,负责社会的安全,他们以战争为业,平时训练,靠剥削农奴的劳动为生。农奴则负责供养这两个等级。 449年,有一支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渡海到了英格兰,他们打败了当地的凯尔特人,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传奇英雄亚瑟王的故事就反映了这段历史。这些来自丹麦半岛和易北河流域的人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建立的10个政权到9世纪初基本统一,但旋又遭到新一轮的丹麦人的入侵。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率军抗击丹麦人,迫使其媾和。1042年,丹麦人政权崩溃,刚独立的英格兰又在1066年被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诺曼底征服进一步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过程,奠定了中世纪英国的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基督教并没有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而消亡,相反却在不断壮大。313年的《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彻底改变了基督教的地位。在世俗君主的大力扶持下,基督教渐渐将罗马的传统神挤出历史舞台,392年以后更是成为罗马的国教。罗马教会在与内部异端的斗争中逐渐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西部拉丁教会的领袖,罗马主教则演变为教皇。 西罗马帝国的解体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使其地位日隆。罗马教会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帝国灭亡带来的权力真空,成为精神和世俗的领袖。世俗君主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则采取与教会联合的策略。496年,克洛维率众皈依罗马教会,开始了与教会的联合。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丕平是在教皇的支持下实现改朝换代的。罗马教会为世俗政权提供精神与舆论上的支持,确保其合法性,后者则为前者提供物质支持和武力保障。丕平为了回报教皇,把大量的土地赠给教皇,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加冕,是因为后者帮他打败了敌人。 在世俗政权的支持下,基督教的传教事业逐渐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法兰克人每征服一地,总是首先迫使被征服者改信基督教。9世纪以后,基督教先后传播到丹麦、挪威、瑞典、捷克、匈牙利、波兰、俄罗斯等地。597年,罗马主教派奥古斯丁前往英格兰传教,新移民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朱特人皈依基督教。这些新的基督徒与原来的以爱尔兰修院系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土著信徒一起组成英格兰的基督教。 在世俗政权的大力扶持下,教会的势力大增。教会形成的一个庞大的体系,拥有大量的财富,还拥有大量的特权。但在封建化的浪潮中,教会也未能幸免,失去了王权支持的教会成为封建主鱼肉的对象,教俗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从10世纪末起,以克吕尼修会为中坚,教会内部兴起一股强大的改革势力,他们在革除内部弊端的同时,强烈希望摆脱世俗政权对教会的控制。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与德皇亨利四世的争斗是这场斗争的高潮,虽然1122年的沃姆斯宗教协定暂时解决了争端,但是矛盾并没有消除,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等国的矛盾有增无减。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1198—1216年)时期,罗马教会压倒世俗政权,臻于鼎盛,他也成为仅次于上帝的第一人,不受任何人的裁判。教会与世俗的关系也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题材,国王、主教、骑士的形象非常形象地出现在棋盘上,代表教皇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被刺身亡,则是英国与罗马教皇矛盾冲突的一个缩影。 随着基督教在政治上的胜利,基督教的价值观念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公元3世纪中后期起,基督教内部的下层率先兴起了修道运动,这种以出世、禁欲、苦修为主要特征的群众运动很快赢得官方的认可,并在基督教合法化以后,取代殉道成为基督教价值观念的新主流。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基督徒来说,人生的终极目标在于上帝的救赎,而修道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式。罗马教会还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把它推广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反对拜上帝之外的一切偶像,但在它流传的过程中,各种其他形式的崇拜,如圣母崇拜、圣徒崇拜、圣像崇拜逐渐兴盛起来,以至于引发了波及东西帝国的“圣像崇拜”之争。11世纪以后,在圣物崇拜的带动下,朝圣又成为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内容乃至重要的社会产业,罗马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成为信徒的圣地,《朝圣者指南》则成为必备的手册。伊尼什基尔岛上的圣科纳尔井则因喝圣铃盛的水可以治疗所有疾病的说法,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朝圣地。 中世纪初期,欧洲的经济发展迟缓,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重新崛起,经济开始复苏。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兴起,封建经济趋于解体。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面临调整。新兴的市民阶级需要新型的人才,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新的世界观。随着封建政治的瓦解和中央政权的不断完善,民族国家的意识开始兴起,罗马教会一统西欧的局面也受到挑战。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主中心,分称正教和天主教。14世纪以后,罗马教会的优势地位逐渐消失,阿维农之囚、教会的大分裂以及日甚一日的腐败,严重损害了教会的形象,使人们对其精神领袖的地位产生怀疑。从14世纪起,在古典文化的故乡意大利率先兴起了一股搜集、整理、研究古典文化遗产的热潮,这场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指归的思想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文学、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领域展开,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15世纪中期以后,逐渐传播到德国、法国、尼德兰、西班牙、英格兰等国家和地区,一直持续到17世纪。 文艺复兴以古典艺术为最高审美标准,极力模仿古典风格,罗马的历史与文化非常逼真地重新出现在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尤其是纪念章中。虽然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但不仅仅是对古典的简单模仿,更多的是超越和创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旗帜。人文主义者批判教会的腐败与堕落,反对禁欲与出世思想,讴歌人性,赞扬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尊严与现世幸福,将目光投射到上帝之外的人与自然。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北方人文主义者更是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改革密切结合,矛头直指罗马教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无论在技术、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之前的哥特式艺术有很大的不同。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古典艺术遭到严重打击,在9世纪以前,混合了古典与日耳曼传统风格的艺术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成为艺术的主题。作为基督教代表形象的牧人、羔羊、鱼、十字架等频频出现在圣餐盒、带扣、指环等物品上,但其表现形式则带有浓厚的日耳曼文化色彩。 罗马式艺术在恢复古典风格的同时,却把表现的内容完全基督教化了,从宏大的教堂建筑,到简单的日用品,基督教的身影处处可见。从12世纪开始,哥特式艺术首先在法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拉丁教会的其他地区。高耸的尖塔、硕大的圆花窗、动感的扶壁拱、华丽的彩绘玻璃以及高阔的内部空间,成为教堂建筑的通例,也是哥特式艺术的典型代表。哥特式艺术拉大了上帝与人的距离,使人在感受上帝的伟大的同时,更加觉得自己的渺小。 文艺复兴崇尚古典,以古朴、厚重、典雅取代了哥特式艺术的华丽与巧饰。如果说中世纪的艺术拉大了人与上帝之间的距离,文艺复兴则把人从对天国的冥想中拉回到现实中来。虽然基督教仍然是艺术表现的主要题材,但反映世俗生活的题材大为增加,人物肖像画、自然风景画等成为艺术家的新爱。即便宗教题材的艺术创作,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也与以往大相径庭,宗教人物摆脱了无生气的抽象与空洞,逐渐走进世俗,更加真实、更富有生气。人与神的距离拉近了,人的地位提高了。 充分展示人体美、自然美,展示普通人的生活成为文艺复兴艺术的魅力之所在。达·芬奇的裸体模特画集科学的技法与高超的表现力于一体,栩栩如生的刻画出人头部转动的姿态,《蒙娜丽莎》恬淡自然的微笑则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则走出以往的刻板与单调,变得真实可亲,其明快的色调则极具感染力;“最杰出的版画家”丢勒的《忧郁》则是艺术史上传神达意的经典;“神圣美丽的露西娅”既表明普通女性成为理想的形象,又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 文艺复兴时代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但丁、彼得拉克、卜伽丘、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伊拉斯谟、丢勒、勃吕盖尔、莎士比亚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将永载史册,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文艺复兴是近代欧洲的第一缕曙光,它迈出了西欧世俗化的第一步,开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