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最后的晚霞(二)(2005100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48 大樗树下 洛克 参加讨论
在意大利执政的第七个年头,公元500元,狄奥多里克第一次出巡前帝国首都罗马。据说他受到了元老院、教士和人民的盛大欢迎,欢呼他为新的图拉真(图拉真是第一个非罗马出身,而是出生西班牙行省的皇帝,帝国疆域版图在他手上达至最大,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皇帝之一)。我现在没法判断当时的欢呼声,有多少出自真情实意。罗马公民的历史,也就是一长卷的征服史,不是征服他人,就是被他人征服。感恩是罗马人天性中所没有的,也是骄傲的罗马人所陌生的(虽然在罗马传统多神教中,罗马人有时会对某位在他们看来起了好作用的神表示感恩,但这种所谓的感恩,完全建立在让神都会恐怖的功利基础上,如果神没能达到或满足他们的期待,他们竟然会用乱石砸打庙宇,推倒圣坛,甚至把神扔到大街上,见苏维托尼乌斯著《罗马十二帝王传》。对神都如此的感恩,别说骄横的罗马人不可能把它移情到人身上,就是真移过来了,十有八九也是没人敢领教消受)。不过历经数百年的战争沧桑,骄横的罗马人也早学会了韬光养晦、见风行船。更重要的,虔诚虽然也是罗马人原先所陌生的,但这时,一种可以媲美罗马人曾经不可一世的骄横的极度虔诚,已深深扎根于罗马人的心灵。终于有一天,它要了狄奥多里克,和那个短暂王朝的命。 事实上,狄奥多里克王朝能在意大利安然屹立三十多年,除了国王在军事、外交、经济、政治与法制和文化维护上的出色成就,另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或缺:宗教。它让你看到,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多么像《天龙八部》段誉手中的六脉神剑,既可对人施以生杀予夺,也能置一个王朝的生死存亡于掌股之间。这柄无形的“六脉神剑”,就是当时方兴未艾、风头正盛的基督教。 虽然我并不想于本文中过多涉及基督教的历史,尤其是基督教的教义,但为着厘清文章内容的脉络线索,必要的追本溯源在所难免。 基督教肇始于公元前后,一世纪中期,尼禄第一次疯狂迫害基督徒。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皇帝颁布法令,基督教取代罗马原有的多神教,上升为国教,其它宗教一律废黜。就在基督教从被迫害者升为国教,取得对其它宗教在帝国境内的绝对胜利时,教会内部,正统与异端之争,开始了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公元4世纪初,一位名叫阿里乌斯的人,在亚里山大里亚提出他的学说。这学说后来成为基督教史上著名的异端:“阿里乌斯教派”,它受到正统教派的严厉谴责和清洗。 狄奥多里克的东哥特人信奉的,正是阿里乌斯派。 本来,东哥特人也好,西哥特人也好,甚至克洛维的法兰克人,他们信奉基督教不为别的,就为着这么一来,证明自己成了货真价实的文明的罗马人。他们不明白、也不在意什么派不派的,不都是基督教吗?他们以为穿上制服就是警察,谁知人们说,那是保安服。而且,后来,还成了必须取缔的“保安服”。 但历史,往往充满九曲十八弯的江流回转。 这又得另起一针线头。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裂为二,分成东罗马帝国(都君士坦丁堡,又名拜占廷)和西罗马帝国(都罗马,后迁都拉文纳)。这东西两罗马,按理说是兄弟国,实际上,倒也确实像是欧洲戏台上常演的那种兄弟,你盯着我的财宝,我瞄着你的江山,一不觉意就紧卡对方的脖颈,从来别扭多过和睦。帝国之间如此,两帝国所在教会也是身随影行。484年,拜占廷与罗马两教会的领导,据说是对教义理解的差异,又闹起别扭,结果,一拍两散。从484年—519年,整整35年,大家都背过脸去,互不理睬,这就是所谓的阿卡西乌斯分裂。 这35年,差不多正好是狄奥多里克在意大利王位上的黄金岁月。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适逢罗马、拜占廷闹别扭,狄奥多里克的意大利之行,就很可能是一段写满未知与变数的旅途,一段需要重写的历史。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宗教分歧给了狄奥多里克一个天赐良机,但分歧过后,狄奥多里克这位客座国王的王位,就难保无虞了。 话说公元489年,拜占廷皇帝芝诺让狄奥多里克进军罗马,清剿奥多亚克,是早已看出狄奥多里克终非池中物,养虎身边,患莫大焉。驱虎灭狼,一则化解祸起萧墙的腋下之忧;二则便于坐收渔人之利。但看到狄奥多里克稳坐拉文纳宫殿,俨然成为一代“中兴明君”,拜占廷皇帝心头,怎么也不是滋味。蛮夷之人,终究非我族类,占据西罗马广大疆域,始终是心头恨憾之事。虽说以“我”的名义代理行事,对“我”还算客气,但终不如攥回自己手中稳当。因此,拜占廷对狄奥多里克,一直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拜占廷对狄奥多里克必欲灭此朝食而后快,那罗马和意大利人呢?他们对狄奥多里克又是怎样的想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又得暂且退后几步,将目光转到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疆域内的基督教上,去感受一下当时的宗教氛围与基督徒的激情。因为那时的罗马人和意大利人,已经99%皈依了基督教,而且,虔诚非常。不透过基督教,你就不可能深入认识当时的罗马人,意大利人,也就无法理解他们对待东哥特人国王和他的王国的真实心理。 俗话说,窥一斑可知全豹,下面的故事来自史籍的确切记载。 亚里山大里亚一直是罗马帝国的文化重镇(甚至从希腊时代起),希帕莎是该城著名天文学家塞翁的女儿,她本人也是科学史不多有的女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高贵、智慧、清白。希帕莎不知自己何时触拨了同城基督教主教西里尔——当时正炙手可热的宗教权势首领,死后被敕封为天主教圣徒——诡异邪恶的心。一天,在西里尔的策划下,一群暴徒冲近希帕莎,将她拖进教堂,剥光她的衣服,用尖锐的蚝壳把她的肉一片片地从骨骼上剥掉,然后,把她还在颤动的四肢投进了熊熊的烈火。 ——这就是当时席卷整个罗马帝国的社会风气。凡是被认为不合正统教义的人士(犹太人首当其冲,灾难最深),随时可能在一群暴徒突如其来的冲袭之下被投入熊熊烈火。这种事情决不是仅仅发生在亚里山大里亚,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包括拜占廷,罗马,后来最负盛名的是西班牙,火烧活人成为一时之风尚。这就是罗素所称为“一个对公正和理性的探索抱有敌意的世界,一个迷信成灾和狂热盛行的时代”。显然,与尖利的蚝壳和熊熊的烈火相比,博学、宽厚的伯蒂先生的表述,实在是学究得太过温雅了。 这也就是狄奥多里克所处的时代,和他真心虔诚地想要成为其中一员的“文明人世界”,但偏偏地,狄奥多里克大王,在宗教意识——那个时代最为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是个十足的掉以轻心的逆行者。 狄奥多里克本人皈依基督教阿里乌斯派,但从不搞宗教迫害。 朱锡强编著《梵蒂冈教皇秘史》 在他的长时间的统治中,找不到一个意大利的正统基督教徒,不论出于自愿还是被迫,曾改奉征服者的宗教。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狄奥多里克的政府,对犹太人采取了容忍的态度。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当我们尊敬的洛克先生从1685年起,不停地以书信的形式,发表他那里程碑式的宗教宽容的论述,他却没有提到,在1000多年前,一位被罗马人称为野蛮人的部落首领,在情势最为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充满凶险的年代,就已经那么做了,而且,做得几乎完美无缺(直到临死前的被迫功亏一篑)。 但罗马人、意大利人,生活在由狄奥多里克重新复原的,安宁、富足、又有了娱乐的“小罗马帝国”里的罗马人、意大利人,他们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在凝视狄奥多里克的宗教宽容? 狄奥多里克慨然加之于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宽容,对意大利狂热的正统基督教徒来说,却是令他们十分痛苦和反感的事。这些不知感恩的臣民,永远不能对这位哥特征服者的出身、宗教、或甚至品德,由衷地加以宽容。过去的灾难已被遗忘,遭受伤害的感觉,或疑心,被目前的幸福时刻衬托得更加难堪。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前面说过,罗马人的字典里没有感恩这个词。虽然自从瓦伦斯皇帝战死,被人“征服”的次数已是数不胜数,但罗马人的骄傲始终未泯。不管怎么说,在罗马人暗藏、含蓄的心里,东哥特人始终是蛮族,是外地人。更重要的,现在的罗马人的宗教虔诚,已经赶上他们的传统骄傲,他们决不能因为狄奥多里克给他们带来了和平、粮食和娱乐,就忘记东哥特人是异端。骄傲又虔诚的罗马人,怎能忍受一个蛮族+异端的统治? 于是,当罗马和拜占廷重新和好如初,狄奥多里克的命悬一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519年,罗马教皇何尔米斯达斯与拜占廷帝国和东方教会达成协定,裂教活动结束,帝国宫廷和教皇罗马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这时,许多意大利人又转向君士坦丁堡。与此同时,法兰克吞并勃艮第,夹在日益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与重新对西罗马旧地野心勃勃的拜占廷帝国之间,狄奥多里克多年来第一次感到孤独,感到危险正悄然逼近。就在这时,523年,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开始执行亲正统派基督教和拜占廷政策,中断了同拉文纳的官方关系。 [意]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意大利简史》 523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正式宣布阿里乌斯派异端为非法,要彻底清剿。狄奥多里克派罗马教皇去跟帝国皇帝谈判,未果。这下,狄奥多里克真的紧张起来,真的慌了(整个意大利境内,阿里乌斯派的东哥特人占不到人口的1/10,其余都是正统的天主教徒,情势悬殊,一目了然)。狄奥多里克老了,455年出生的他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已经丧失青年时进军意大利的胆略与干练,而沦为东哥特人中英雄暮年的梁武帝和唐玄宗。方寸大乱的狄奥多里克唯一的招数,是无头无脑地怀疑自己人,并将他们一一下狱、处死。一直委以重任、视为知己的肱股之臣,纷纷归入叛国之名册。“有辱使命”的教皇约翰一世从君士坦丁堡一回来就下了狱,然后被生生饿死;鲍依修斯不明就里地下狱、流放,然后被活活勒死;鲍依修斯的岳父,名门贵族后裔西马库斯被提前送上黄泉路。最后,轮到狄奥多里克自己,526年,带着悔意、歉意和一丝莫名的惊恐,追赶前面几位朋友去了,同往天国或是地狱。 阿诺德•汤因比说,狄奥多里克一死,东哥特政权就一衰到底。 确实如此。 虽说如此,虽说只剩狄奥多里克的女儿孤儿寡母地当家掌朝,拜占廷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加上最著名的军事家贝利撒留,用了20多年才最终得手,将意大利收归囊中。 当战争结束时,意大利一半已是坟墓了。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现象。东哥特意大利的毁灭,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章。古典式罗马城消逝而中世纪式的罗马城就出现了。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从此,罗马、意大利、罗马帝国的各个废墟行省,整个欧洲,就结结实实地走进了中世纪,走进了漫漫千年的文明黑暗期。 最后说一句,罗马人、意大利人协助拜占廷人摧毁了东哥特这个异端王国(汤普逊的书有记述,当贝利撒留胜利的消息传开时,意大利居民自发地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在许多在城市,狂怒的民众屠杀了东哥特的驻防军),但他们迎来的“正统”的日子并不长久。之后,意大利,甚至罗马走马灯式不间断地成为一个又一个异族、异端“饮马波河、台伯河”的牧场,就像中国某些城市所炫耀的,成了六朝、八朝或十朝古都。而所谓六朝、八朝或十朝古教,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太值得炫耀的事,因为它只不过说明这座城市六次、八次或十次被人征服,被人击破而已。意大利在狄奥多里克之后的历史,就是一部五彩斑斓的异族征服史,直到公元19世纪,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出现。 2004年5月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