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研究生谈治学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15 学术批评网 陈炜湛(中山大学教 参加讨论
我在复旦求学五年,至中大从容、商二老(容庚、商承祚教授)治古文字学,研究甲骨文,追随左右前后近三十年。在两所名校曾亲聆大师(陈望道、郭绍虞、朱东润、张世禄、吴文祺、容庚、商承祚、方孝岳、王起、刘节)教诲与指导(或直接,或间接),数十年间复耳闻目睹许多正反两方面之经验教训,感慨良多,与诸君一谈,或不为无益。 名校、名系之“名”,因有名师。就中大中文系而言,先后在此执教之名师有鲁迅、郭沫若、胡小石、王力、容庚、商承祚、王起、方孝岳等等,其治学之优良传统,大致可概括为务实、创新、平正,对第一手资料(研究对象)之研究精益求精,不断开辟新领域,有新创意,著书立说力求平正(如容庚教授撰金文编,商承祚教授治甲骨竹帛,王起教授治西厢记)。今日治学,理应继承并发扬此传统。 时代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与前辈大师成材之世大不相同,与我辈(上世纪六十年代)当研究生时代亦大异。研究手段进步(复印、电脑、网络),皆因时代进步。较之过去,机遇多,诱惑亦多,且上下浮躁,急功近利,不利因素亦大增。今日如何做“研究生”,值得认真思考。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手段如何高明,治学的基本精神或曰基本原则不可变,必须坚持。 一、静心(或曰潜心)。不慕纷华,耐得寂寞。静心的前提,是有顽强的意志力、毅力,是有志。所谓“板凳须坐十年冷”,三年实不算多,“一心以为鸿鹄将至”,难有所成。无志则必难静,必忘“研究”二字,而为声色钱财所诱,志不在此者,宜早退学,或经商,或从政……均可。吾常言,入学须考试,退学有自由。 二、认真。刻苦读书。读原著,读材料。以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肯下苦工夫、死工夫,不能认真钻研原材料,便无研究,更无成果可言。有些人多年无成果,徒有虚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而为虚名所累,不能认真读书为主要原因。“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治学与做其他事一样,非要讲认真不可。认真读书包括认真思考,做到“学而思”,“思而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研究”二字相背。读书甚“多”而无所得,不思故也。 三、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三分心得,写三分文章,暂无心得,便无题为文。不老实之事,切不可为,偷窃抄袭之事,绝不能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抄袭“古”人,有其后人;抄袭洋人,自有懂洋文者;抄袭偏僻无名刊物,亦有读者揭发)。伍铁平《语言与文化评论集》一书值得一读。拉大旗作虎皮,亦包不住丑行,反陷“大旗”于不义。近年此类学界丑行屡有所闻,诸君应引以为戒。 四、无畏。潜心治学,既认真且老实,积以时日,必有所见。若是创见,可能与前修时贤之说不合,或与权威之见相左。此时“无畏”二字甚重要,须有学术勇气。只要真理在手,便天不怕地不怕,大胆一鸣。既是治学(不是治政),便只论是非,难计利害,可能会遭打击报复,一时受到不公正待遇,但要坚信,浮云蔽日,乃暂时现象,行止无愧天地,公道自在人心。而且,学问乃天下之公器,是金是铜,还有天下人评说,更有后人评说。北大前校长人口学家马寅初为典型一例。姚雪垠谓 “生前马拉松,死后马拉松”,至为深刻。治学需要有勇气,有君子之无畏风范,诸位既立志治学,便应有此精神。 五、严谨。治学过程均须谨严,将研究心得成果撰为论著,必须谨慎从事。论点须鲜明、框架应稳妥、据以立论之基石尤应确保正确无误。字、词、句反复推敲,核对引文亦甚重要(若转引自类书者,尚须查核原著)。 四、五两点实为对立统一。反对怯懦与鲁莽,提倡勇敢与谨严。撰写论辩式驳论式文章,此二者之结合尤显重要,缺一不可。这也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需要注意者还有不少,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向前辈学者学习,学好外文、古文,密切注意学科发展、学术动态,注意劳逸结合,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等等,皆属不言而喻,容易明白者。吾意至关重要者、私意体会较深者乃上述五项,目前流弊所在者亦上述五项。 治学至不易,与农、工、商不同,常用力多而成功少,其艰辛非局外人所可理解。但有志者事竟成。勤学奋进,努力攀登且攀登不止,总有登上高峰之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今天看到一些网址( 转自k12史地政论坛)
- 下一篇:为什么学习历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