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2000年年会综述

2000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在江苏省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召开年会。这次会议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36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因故未能出席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会长刘家和先生给会议发来了贺信。大会共收到论文20篇,先后有28位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发言。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世界古代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王敦书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就此发表了专题讲话。他说:目前经济发展对世界史的研究特别是世界古代史的研究提出了挑战,世界古代史的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在迅速萎缩。最近教育部明确地把世界史这一二级学科由原来的三个(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缩减为一个世界史学科,而同为二级学科的中国史却依然保留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学科。这样,世界史的研究无论是从学科的设置、物质设备的配备、图书资料经费的划拨,还是从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名额、以及招生人数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地萎缩。一些重点大学没有世界古代史教师,中学历史课本也不讲世界古代史。全国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里,世界古代史一个项目也没有。因此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期间正式提出提案,大声疾呼要加强历史教育尤其是世界历史的教育!王教授的忧患意识和远见卓识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秘书长郭小凌教授对此作了补充发言。他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整个历史学科的困难,并不只是世界古代史的困难。就目前而言,文史哲都面临着挑战。但是,虽然世界史的研究现在处于困境,但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来看这并不奇怪。因为“世界”这一概念形成不久,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在国外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世界古代史学科,在国内则到建国以后才出现,因此这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建国几十年来,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从现今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世界正日益趋于全球化,中国也正在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因此,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中国也必定会加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识,世界史的研究工作在新的世纪里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要大家坚定信心,奋发努力,世界古代史的研究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2.树立奉献精神,培养良好的研究风气鉴于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古代史面临的困境,专家学者们希望大家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具有四点精神:(1)要树立真正的奉献精神。只有淡泊名利,甘于坐冷板凳,才能献身于世界古代史的研究。(2)要具有严格治学的精神。要脚踏实地地去研究,踏踏实实地作有根有据的研究工作。谦虚学习前辈的成果。(3)要有创新精神。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既要敢于否定前人,又要敢于否定自己。但在提倡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三个尊重:即尊重前辈的成果,同辈的成果和后辈的意见。(4)要把爱国精神和国际精神相结合。必须把中国和世界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化。但光有奉献精神还不够,还必须培养一种良好的研究风气。王敦书教授指出良好的研究风气有三个部分:即科学性、哲学性和文学性。科学性方面包括:A、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注意收集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包括:文献、碑刻、铭文的收集和整理。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批判分析,以便比较如实地再现历史。B、跨学科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包括:考古学、人类学、生态学、文书学、钱币学、碑铭学、气象学等各个学科。C、外语的掌握。不仅要掌握那些已经灭亡的死语言,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国际上比较大的语言:英语、法语、俄语、德语和日语等。D、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现代网络技术、DNA、数学工具等等,并把这些现代化手段与传统的研究相结合;哲学性方面则给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科学的研究还不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当时的意义、对现代的影响等等,必须有理论指导,要对它们进行价值判断,进行哲学性的思考。任何理论都要发展,唯物史观也不例外,必须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应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文学性方面即文字表达方面:包括文章的体裁、结构和文采等等。在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文采,不能以文害义。最好的文章是深入浅出,观点深入,材料广泛,但表达浅显易懂;其次是深入深出,理论研究很深入,材料也很充分,结论也很深刻,但表达艰深晦涩;再次是浅入浅出,理论及材料都很浅显;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浅入深出!理论很浅显,材料也不完备,但文中使用大量的新概念、新名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拉大旗作虎皮。3.历史研究的基本功———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甄别批判在如何进行历史研究问题上,郭小凌教授交流了他的一篇论文———《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就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性问题———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甄别批判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述。文中界定了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并详尽论述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他说第一手史料是指某种特定历史现象的目击者和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和口头的陈述,是已逝过去的原生态的一种体现,为历史工作者寻找并确认历史事实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和信息;二手史料则是指非目击者和当事人对某个特定的客观历史事物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这种陈述是次生的,是在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某种描述、解释和判断,甚至想象。因此一部史学著作中第一手史料的多少就成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针。但文中同时指出:即使是第一手史料也不等于历史原貌,虽然它较二手史料更接近真实。原因有三:(1)一手史料有时也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2)观察位置的远近会造成对历史原状的印象发生偏差;(3)人类记忆的先天缺陷———忘却和变形———使其具有不可靠性。因此评判古史研究成果的标准除了对第一手史料的占有情况外,还应该包括作者是否对第一手史料进行过认真的考据和辨伪。而世界上古史的史料更多的是属于二手史料,鉴于此,世界上古史领域的研究者特别需要保持一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态度,作结论时要留有余地,避免把带有主观成分的个人认识等同于客观历史本身。4.关于高等院校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与会学者还提出在加强世界古代史的研究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的世界古代史教学工作。要教学与科研并重,让教学也成为评职称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世界古代史的课时的减少,如何保证考试和考查的质量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有人指出要加强对教科书编写工作的指导,编写出高质量的教科书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5.有关古文明史的研究复旦大学黄洋教授就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和政治文化作了主题发言。文中借用哈贝马斯有关公共领域的概念来研究希腊城邦社会的政治文化。希腊城邦对公共空间的强调与重视一方面是城邦政治文化的反映,体现了城邦政治的相对民主性,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强化城邦所特有的政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建构了公民的群体意识。但与此同时,对公共空间的强调和对私人空间的排斥,反映了城邦政治的另一个特征,即集体的权利压倒个人的权利,这样个人的自由就受到了限制。王敦书教授交流的论文是《试论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观》。文章从以色列史书的编纂和资料构成、影响以色列民族史书编纂和历史观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及以色列民族的一神教历史观及其内涵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以色列民族历史观的形成。同时王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史学传统有三:东方传统(中国)、西方传统(希腊)、希伯来传统(以色列),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上海师范大学的裔昭印副教授,在她提交的论文《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妇女史的研究是伴随着新史学(新社会史)的研究发展而来的。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西方相似。作者认为,中国在五四运动到七十年代末这六十年时间里,由于史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限制,研究的深度很不够。中国妇女史的研究高潮始于八十年代,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成果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六十年。九十年代,对中国历史上两性关系的探讨和对性别史的描述成为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但中西妇女史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对妇女史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南京大学陈仲丹副教授在他的论文《周作人世界文明观刍议》中指出:探究各种文明必须从其根基入手,如西方文明的“二希”之根。文明是一体的东西方文明都有其精神和物质的层面,它们之间的差别并没有人们惯常认为的大。他不赞成独尊东方文明的观点,认为西方文明自有其精神上的长处。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张晔提交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她的论文题目是《利用DNA来建构古埃及18王朝的王室家谱》。文中指出西方科学家把DNA技术应用到考古学上,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考古分子学。利用分子研究技术,对古代出土文物进行分子水平的测试,其中包括对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对古代出土文物做测定的分子物理学和分子化学检测。另外,南京大学的徐新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刘文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施治生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的吴宇虹教授、张强教授、日本中华学会的会长陈福坡教授等还就其他一些问题作了专题发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