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视角与方法:新史学人物研究纵览(3)

反过来,从个人身上也可以看到社会。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年)通过对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的梳理,从中得出大量清代京官的日常生活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又可能正是透视京官与外官关系最佳的窗口——进而窥探出晚清时代官僚体制运作的一些具体而微的案例。在这本书中,张德昌利用日记中的材料做了大量物价资料的统计,从而对京官生活的物质条件得出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这里,人物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在史家所注意的问题中的活动,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分析,史家就可以得到他所关注的问题,如在本书中,京官与外官的关系。
    罗威廉最近出版的《救世:十八世纪中国精英的思想意识》从雍乾两朝极为活跃的政治家陈弘谋那里切入到思想史的研究中。与中国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不同,也与李文森、艾尔曼重视思想家与政治的关系不同,罗威廉更看重陈弘谋这个实干家,认为他是那种更能体现时代在其身上烙印的人。罗威廉并不把这部书看作传统的传记,而是把它当做一部18世纪中国官方精英的思想意识专著或者一部沟通社会史与思想史的著作。[25](P10-11)
    四、人物研究的展望
    新史学人物研究硕果累累。它的成功,既得新史学思想方法之赐,又乘近代以来新史料大量挖掘搜集之便,加之史学队伍专业化并且迅速壮大,对人物研究的迅猛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新世纪中,又该如何推动人物研究的发展呢?笔者愿结合以上所述前贤大作,讨论几个问题,用以抛砖引玉。
    新史学人物研究越来越重视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人物研究不再停留在叙述(编撰)和评价的层次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乃至其他学科诸如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使得史家深入地剖析人物。今后的人物研究中,史家将继续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分析,向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以多学科的方法来武装自己,前述胡波等人的心理史学的研究就是很好的尝试。除了心理史学的方法外,人才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也有可借鉴之处。在史学内部,也有许多方法如想像史、计量史学、经济史等都会有所帮助。前述张德昌、罗威廉等人的著述就给史家一种多学科交叉从而丰富人物研究的范例。
    理论素养的提高使史家获得新的对象,人物研究对下层人物及其生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建国以前,史家很少关注这一群体。妓女是最早被关注的边缘群体。但最初史家关注的人物如赛金花、柳如是等都是交结公卿、出入于士大夫之间的高级妓女,事实上是上层社会的一部分。而且她们的身份还使相关研究颇受非议。(注:钱玄同就因为商鸿逵完成《赛金花本事》而批评他,事见徐瑞岳著《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
    真正关注下层民众是在建国后农民战争研究中开始的,大批农民军领袖、农民军将领进入史家的视野。当时的研究受制于阶级斗争模式,因此关注起义爆发前的土地占有状况以及起义前后政治斗争等经济史、政治史等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学者开始“眼光向下的革命”,关注下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及其思想脉络。[26](P121-129)更有人明确提出“应该让每一个普通人,而不仅是领袖和精英,都能从他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的历史氛围中接受他们所需要的历史教诲”[27](P4)。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上层社会的社会史研究也一样需要一场“眼光向上的革命”。特别是科举制度兴盛以后,下层民众,当然主要是下层知识分子,也有机会进入到上层社会,层间的频繁流动当然会对上层社会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层间的流动对于史家界定中国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提出了真正的挑战。大批士人通过科举的阶梯进入上层社会,而大批贵胄子弟却同时沉降进入民间。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就在无数的人员流动中完成着。这些人也许从未参与任何重大事件,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维系着帝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些人也许既包括曹雪芹,也包括范进,都有可能参与上层社会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方式与思路决不会一样。通过考察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会使史家认识到中国的上层社会是如何构成的,进而重新认识整个帝国是如何建造和运作起来的。
    而在这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史家也会反思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一方面认同于并且从属于各种群体,但另一方面个人复杂的社会属性又使个人超越种种群体,人物研究将使史家进一步认清个人与国家、社会、阶级、社区、宗族、家庭等群体以及这些群体相互间的关系。
    但是使人物研究区别于历史研究其他分支的,还在于人物研究的对象有着鲜明的个性,如何再现、评价这些个性,也正是人物研究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侧重。在通过人物研究日趋深入的同时,另一些史家也会更注重人物的个性及其对历史的影响。这种趋势不仅是承袭太史公以来人物研究的传统,而且也是受西方学者对年鉴学派研究中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弊端进行反思的影响。而这些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人物研究将使人物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陈其泰。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张大可。史记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陈曦。从“文史异辙”看“正史”传记的缺憾[J].北华大学学报,2000,(2)。
    [4]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之旧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