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2)


    三、节气与时令观赏、娱乐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秋冬夏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娱乐与休闲。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中国人特有的花事时间,花信从大寒梅花开始,一节三候,一候一花,直到谷雨牡丹花结束,共有二十四番花信。伴随花信的风也逐渐由北风变成了东风,冰雪的世界也就变为烂漫的原野。
    六朝时期,人们在立春日,剪彩为燕,戴在头上,作为迎春的彩饰。还要在门上贴“宜春”二字。唐人更以立春剪彩为时尚,诗人李远的《剪彩》诗云:“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立春剪彩中蕴含着对情人的深深祝福。
    清明是一个游赏的日子,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吃清明团。清明要戴柳,“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山东一些地方,清明妇女在户外荡秋千玩耍,格外开心,称为“女人的清明男人年”。
    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天气开始炎热,宜静养。此外有各种夏令物品,如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等,沿门销售。当地人会用纸制作各种灯具,其中萤火虫灯,别有情趣。人们用完整的鸭蛋壳作灯具,外粘贴五彩纸,作成鱼状,然后通过小孔将萤火虫放入鸭蛋壳内,萤火虫在蛋壳中闪闪发光。这种萤火虫灯,专供小儿嬉玩。苏州人还有纳凉的习俗,称为“乘风凉”。人们乘船聚于桥洞、水边,或到寺观,玩各种牌戏;有以观赏各种民间曲艺作为消暑的方式,有自相比试的清唱,有盲人男女的弹唱,有演说古今故事的说书。人们将乘凉变成一种休闲娱乐。
    古代文人多愁善感,一到立秋,就情不自禁兴起悲秋之叹,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诗:“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江曲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愁思,应同此日情。”宋代有立秋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这是与立春戴彩胜迎春相对应的民俗。《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广东佛山立秋后,有民间工艺展演聚会,名为“出秋色”。在湘西苗族立秋日,人们要赶秋节,男女交游,荡秋千。贵州苗族这天赶秋坡,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在江南苏州,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作为博戏之乐,称为“秋兴”,俗名“斗赚绩”。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头大脚长的蟋蟀为贵,青黄红黑白五色为正色,受到人们的推崇。蟋蟀开斗的时间在白露后,一直斗到重阳为止。
    秋分。《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节,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霜降之前有霜信,一般以鸿雁来为霜信。明人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北方有白雁“秋深方来,来则降霜。河北谓之霜信”。金朝诗人元好问《药山道中》诗云:“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开始休息,工人也停止工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种霜降之后,停止劳作,让工人休息的作法,既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于工程或手艺制作。江南苏州,霜降后开始斗鹌鹑赌博,鹌鹑藏于彩色袋中,如果天寒,外加皮套,笼于袖中。北京在明代也有斗鹌鹑之戏,“霜降后,斗鹌鹑,笼于袖中,若捧珍宝”。
    冬至之后进入酷寒时节。民间的数九游戏,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俗谚有:“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进九”意味着严寒的到来,有民谚为证:“冬至前后,冻破石头。”(郧县)冬寒对于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来说,它的确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将从冬至开始的“数九九”的游戏,作为冬令时间的习惯表达,虽然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时气点,但人们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冬至作为冬天到来的真正标志。数九九的游戏包括九九歌诀与九九消寒图两种:从宋元开始,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见诸记载最早的大约是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收录的那首。明清时期各地流行的九九歌与此大同小异。《五杂组》的作者谢肇淛说,今京师谚又云:“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至今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正是延续了这一歌谣体式。
    消寒图,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他们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着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染梅与填字是描画消寒图的两种流行方式。染梅是对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的逐次涂染,“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这种梅花消寒图最早见于元人杨允孚《滦京杂咏》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胭脂红是美人的消寒图,而一般人大都是用墨色涂染梅花花瓣,从冬至日起,九九八十一瓣涂满后,人间又是春草绿,故近人常在消寒图旁题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是门外草青青。”还有与染梅类似的另一种涂圈方式,将八十一圈按九行排列,每行九个圈,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一圈。涂抹的位置视天气状况而定,阴天涂圈的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另外还有填字的数九游戏,即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描,这九个笔画中空的字,大多组成一个独立的文句,一般是诗句。从冬至日起,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九则文句成。清朝宫廷内曾有帝王御制《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就是填字图,其九字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其语典雅,而寓意深远。无论是消寒图是何种体式,其实这九九八十一天的描画,都是一种寓巫术信仰与娱乐于其中的迎春仪式。
    
    5.清代北京人清明放风筝
    结语
    传统社会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对于当代中国人还有何种现实意义?我们对这一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传承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它是中国先民的文化创造,是我们祖先在长期自然生活中观测的经验总结,是宝贵的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古人时间体系标志,它具有重要的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其次,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时间体系,它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我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再说立春尝春、迎春、清明品茶踏青、立秋吃瓜秋游、大寒咏雪赏梅等也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生活情趣。再次,人生活在自然界,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人最终逃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人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愉快幸福。例如春天播种,夏天到来之前清理沟渠防止水害等。
    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让我们的时间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而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6.冬至落葬(郑土有摄)
    (原文刊载于《装饰》2015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