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高有鹏]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书写(2)


    今天,中国民间文学通史的写作不论是资料搜集上还是写作手段的运用上,都面临着可喜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现代民间文艺学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我们有了前人铺下的基石,也有了新的利器,可以冷静地把握历史,进行理性的分析、审视和总结——尤其是为了更多的人和未来的人更完整更便利地理解民间文学的历史,现在,我们应该,也能够去写出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学史—让前人能够欣慰于这项工作终于得以完成,让后人能站立在我们的肩头,望得更远!我们更有必要让人看到,中国民间文学与其他民族的民间文学一样,不仅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全人类。但是,作为文化资源,我们应该懂得我们更加全面的历史。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谈及民间文学研究,有一些学者总是强调我国古代民间文学理论是感性的认识,甚至有学者声称我们的理论研究必须借助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我们的先人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有自己的理论方法;有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真正弄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地把握民间文学的历史。尤其是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立场与方法,当我们出现偏颇的时候,我们就难免背离事实的真谛,最为典型的现象就是失语——许多人热衷于拾人牙慧,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如果要发出我们有力的声音,我们就不但要懂得他人的语言,更要懂得我们自己的历史。不懂得自己的历史,所以有更多的人失去自信。无知者固然可以无畏,但这决不是光荣。历史文化的根是我们展望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壮大的根据,是我们的重要起点。对此,应该强调的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建设具有极其不寻常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或曰,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文化史与思想史的价值,一方面是作为文艺学理论的价值。作为文化史与思想史,它具有阐释的特殊意义,需要解释文化包括民间文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内涵、特征等内容,需要解释千百万民众的情感、思想、愿望等内容。即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总结历史,回答现实。
    这首先是因为民间文艺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民间文艺学不惟研究民间文学,而且还要研究民间艺术,要研究历史文献、口头文本,更要研究其生存的文化土壤等内容。它是相对独立的文艺学和艺术学,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民间文艺不是简单的文学创作,不是普通的文学现象和艺术现象,而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口头形式的文学艺术,是一种价值极其独特、意义尤其丰富的文化生活现象。既然是口头文学,就会有口耳相传的一系列特征,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包括匿名性)、地域性(包括民族性)、变异性、传承性(包括时代性)和神秘性等不同于一般文学创作的具体的文化属性。任何一个地区的民间文艺都是其历史文化影响的结果,或者说都是其历史文化发展的表现。其传承方式以世世代代的民众为主体,在口头述说与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不断延续。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民间文艺的发生主体不同于作家群体;民间文艺学因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民间文艺学要围绕这些属性展开或微言大义或笼而统之的各种论述。在这种意义上讲,民间文艺学是一种文艺学,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学。它面对的是延续了几千年在民间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文学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现象。特别是民间文艺所具有的生活属性,诸如各种民间信仰,常常成为民间文艺的核心内容。最典型的是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人们祭祀自己的祖先神,把盘古、盘瓠、女娲、伏羲他们直接认定为自己的祖先;关于他们的开辟天地、创造世界、繁衍人类、拯救社会等英雄故事,不是简单的文字书写或口头朗诵,不是仅仅为了表现自己的审美、宣泄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种普通的文学艺术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迄今,我国许多地方还保存着十分古老的民间庙会,数以万计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涌向神庙,以极其虔诚的方式敬仰、信奉他们心目中的大神,而这些大神正是远古神话中的文化主角。正是民间古庙会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使这些神话传说故事在地方民众的精神世界中被不断强化记忆。那么,这种信仰现象与所谓的封建迷信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呢?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呢?我们强调以俗说俗,即用民众的知识解释民众的文化;民间文艺学者必须具备民间文艺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比较中有效解答。所以,民间文学史的主要意义在于从历史文化长河中勾画出了一个路标,指出问题,而一般意义的社会科学是难以准确回答这些问题的。
    其次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与中国民间文艺学要总结历史文化发展中民众的情感与艺术之间的各种关联,需要述说民间文艺现象发生的为什么问题;这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这也是对整个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其表达的思想文化内容与历史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谁也不能直接把这些内容认定为某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具体表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民间文化“活化石”的解释方式。一些学者强调某些神话传说或歌谣在流传中保存了远古文化的踪影,诸如用泥捏人,用五色石补苍天,用鳌的四足立定四极,体现出原始思维的色彩,便认定这就是古典神话的流传与演变;反对的另一方则说,这样认定是没有根据的。其理由主要是没有相应的文献或考古实物作证明,或者口头流传的变异性与传承性不能够使得这种认定方式成立。这样的讨论如果不重视以俗说俗的方式,恐怕永远都不能让对方接受。神话传说故事的文化生活属性决定了其历史文化的曲折性,在记录历史文化发展的意义上,它不可能是简单明了的直接记述。但是,我们又该如何认定其现实存在与远古时代作为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述中的相似现象呢?相对而言,我们愿意接受这样一种事实,即西方学者用文化人类学知识解释的民间文艺学理论,这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可以作为论据,同时,没有文字或喜欢运用口头语言的少数民族用口头形式保存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谁也不能怀疑。应该说,“历史文化活化石”理论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中独特的一页,有自己的合理性表达,当然,其需要完善。也正是这种力量成果的影响,这些年来,我国民间文艺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事业,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就。我国民间文艺三大集成(故事、歌谣、谚语)是民族文艺十大集成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而且中国民间文艺学对建设我国独立完善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文艺学学科理论的价值,民间文艺学固然是独立的,但其终究是一种文艺现象。其口头性标志,是与作家群体的文字书写相对存在的。我国文艺学理论曾经分别受到前苏联和欧美国家学科发展的影响作用,甚至有学者强烈呼吁重视中国文艺学在当前国际交往中失语的危机、危险。固然,只有独立,才有自由;我们尊重文化交往中的平等权利,重视所谓的对话,但我们反对无原则的接轨。近年来,在所谓与世界接轨的名义下,殖民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套用与拿来被不断曲解。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在近现代中国社会民族危亡的抗争中建设发展,成为我们的重要传统。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鲁迅、周作人、胡适、茅盾、顾颉刚、徐旭升、江绍原、闻一多、郑振铎、朱自清、老舍、钟敬文、常任侠、凌纯声、芮逸夫、杨成志、娄子匡等一批杰出的学者,他们披荆斩棘,海纳百川,孜孜以求,建设起我们的现代民间文艺学理论体系,正因此,使得整个中国现代人文学科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目光向下、文章下乡等形式与尊重民众的立场,不断推动众多人文学科的迅速发展。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扬光大这些学术传统与思想文化传统,在当代民间文艺学理论体系建设中把中国元素做强、做亮;当然,任何时候,我们也不能拒绝来自四野的风,无论欧风美雨,或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实践价值即现实价值,主要体现为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对于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同时,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运动中,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中国民间文艺学要回答民间文艺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化发展问题,其任重道远。或曰,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建设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努力奋斗。就目前而言,民间文艺学首先应该梳理历史,清理家底。如人所说,知彼知己;只有懂得民间文艺学的历史,才能懂得其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分为三个重要部分:一是中国民间文艺自身发展的历史,千百年来,各民族民间文艺在历史发展中,浩若烟海,这是中国民间文艺学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一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这是我们直接面对的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背景;一是国外民间文艺学理论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借鉴和面对的他山之石。只有懂得了自己的家底,才不至于失语,才会接着自己的话语述说自己,与他人共同面对世界。其中,中国民间文艺的历史文化典籍的保存,以及相关的整理、钩沉、辨析与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更独特的意义。古籍文献的整理是民间文艺学最基础的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建设在现实社会中需要回答日益复杂多变的民间文艺实际,需要更深人的进行民间文艺的田野作业与系统的田野作业理论方法。田野永远是民众生产民间文艺的土壤,日新月异,只有在田野作业中不断感受民间文艺的实际,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田野作业是民间文艺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一方面需要对周围地区与同类现象的历史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一方面需要对同类内容研究状况的把握。同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民间文学史体系、民间文学思想理论体系和民间文学教育教程教材体系,有自己的学科普及体系,甚至应该有自己的学派,而不是无聊的帮派。
    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重要标志还在于建立自己独立而系统的话语、概念以及相应的原理。我们面对原型、图腾、情结等概念,应该提出属于自己的学术词汇;仅仅依靠他人的词汇,是不能完整描绘和建构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实际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尽量克服浮躁,应该以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容的巨著,多元共构,以高、精、尖的理论研究著作,走向世界,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得意于介绍他人、模仿他人。走进田野的深处,与千百万民众一起感受和理解民间文学生活,才能够真正找到问题的源头与症结,才能够避免隔靴搔痒与盲人摸象的主观臆断。或日,田野既是民间文学思想理论的生机所在,更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大课堂;同样,历史文献的掌握,是研究民间文学发展变化与意义价值的重要基础,我国古代民间文学思想理论主要以社会风俗思想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认真总结,而远方的民间文学理论新说,也只是一种参考,是为自己所用,而不能够随便拿来装点门面。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弄得清诸端学说的由来、目的与实质等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茫茫大地,参天大树能够仰望天空,抗击风雨雷电而不屈,是因为它有深植于大地的根系。古人云,欲灭其国,先毁其史;这史,就是国家与民族的记忆,对自己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思想文化、精神操守与价值立场的铭记,对民族利益与尊严的坚守。我们要发展,离不开继承,而继承、发扬、光大,就必须懂得历史与家底。当我们不懂得历史,不懂得自己宝贵的财富与精神的时候,又如何真正懂得自己的立场、责任、使命、前途和权利!
    (原文刊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