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2:11:13 中国民俗学网 章伟文 参加讨论
摘要:乡愁的产生源于人的内心、或一种文化,是因心灵之家遭到变故、文化受到破坏而带来的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所谓“故乡”,不仅是人们的生养之地,更是指精神之家、文化之原乡。城市化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安顿问题可以相应得到解决。人要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不仅要靠高度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同样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与文化。乡愁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伴随着城市化和物欲膨胀,现实离我们的本心、精神家园越来越远;人们在都巿扩张的逼仄之下,急躁盲从、遑遑不安,对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乃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所适从,追求真正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能力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城巿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增进人文与价值的关怀,就能使人们的“乡愁”得到疏导、化解。 关键词:城市化;乡愁;精神文化;原乡;精神安顿 作者简介:章伟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教授。 说起乡愁,让人容易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故乡》、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据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这样写就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林海音:《城南旧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封面页。旧时北京的城南,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般地展现出它独有的风采。《城南旧事》之所以能触动大家,让大家感受深刻,无疑是其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乡愁。 一、何谓乡愁 谈到所谓“乡”,人们通常愿意将理解为故乡,尤其在讲“乡愁”之时,更是如此。人们常说的“乡里乡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乡”便常作“故乡”解。 若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乡愁。可能的一个回答便是这样:乡愁一定与我们每个人的故乡相关。故乡不仅仅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通常所谓的父母之邦,在某种程度上,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在这个文化和精神的家园,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真实的自我,得到了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存在,我们心安理得、自在逍遥。 乡愁的产生,其根源之一在于人的内心或一种文化,是人们因心灵之家遭到变故、文化受到破坏而带来的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中国文化讲究情理、事理,于此情理、事理中体现出形上之道体;道体的呈现通过情理、事理来落实。故乡愁作为情理的一种,实可以呈现形上道体之本身。中国哲学家认为天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至善的本体,此本体或谓“天理”,或谓“仁”“诚”“本心”,这便可以看作是文化的原乡。人因情欲之蒙敝,不能在现实中呈现他们所具有的“天理”“本心”,因而现实的人和社会皆有不完善之处,价值与事实间存在着悬殊的差异,这便可能产生乡愁。如“子欲养而亲不在”,睹旧物而思故人,皆可于人的心中产生出一种惆怅。这种惆怅的产生,究其源,可能出于中国儒家文化所执持的“情善论”立场,离别的黯然神伤,团聚的归根之乐,侨居的怀念之思,等等这些人们所具有的具体的怀念,实根植于内心,这些情感不必斥之为伪。因它是人们内心实在真情的呈现,呈现出来便有乡愁。故“情善论”肯定人的正常情感。因为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感受到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厌恶、欲求等种种情感,这些情感的发出,若当于其理而合于其度,便是合理的。如朱自清笔下《背影》所表达的浓浓父爱,之所以容易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因为父爱在儒家看来,乃为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种积极情感。当类似于这种表现父爱的文字、场景被不同时空的人们读到、感受到的时候,便会勾起他们自己心中过去曾经的拥有,若现实中这种情感不能即时得到满足、得到呈现的话,便会生起一种惆怅。以此言之,乡愁当就是这么产生的。 通常而言,对于乡、国,人们皆有一种眷恋。尤其游离于乡、国之外的游子,更是容易产生深切的怀乡之情。乡愁之产生,本质上是在内的。一个人若无内在怀乡的情愫,则眼前之物,虽视之,却若无所视,如一般所说的熟视无睹。只有在内心生起了怀乡的情愫,则于外在客观方面,如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方可能于其中兴起怀乡之情! 中国文化也还有一种倾向,认为所谓“故乡”,不仅是人们的生养之地,更是指心灵之家、文化之原乡。若乡愁徒为外有,而非内在,则其不足以产生。因外在之存在会随着岁月、时光的消逝而殆尽。正因为乡愁根植于心,故能随感而发,于其形式的消逝中,而生一种内容的真有。有此内在之心灵,可以随时、随地感发而为乡愁;以此乡愁引发一种回归精神家园的冲动,而生起现实的追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言,对何为故乡的追问,可以一直追问到文化的原乡、或者说“心灵”之乡。 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外,但究其源,不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故回到内心,才是回到了人们真正的“故乡”。人的心灵世界的本质如何呢?中国的先哲并没有把心灵归结为仅仅是主体的欲望、需求,而认为心灵当中秉赋有先天的本质。孟子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天赋的良知,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孟子·离娄下》。,认为人与禽兽在很多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人们又都不愿意别人称自己为禽兽,而更愿意被称作“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差别,这就是人具有天赋的道德性和道德感。为此,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人性善”主张,并以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所生起的“恻隐之心”来证明:当人看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他的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揪心的感觉,内在会自然地生出一种“怵惕恻隐”之心,孟子认为这完全是出于其人之为人的本性,他将这个“怵惕恻隐之心”称之为“不忍人之心”,除了“恻隐之心”之外,人们与生俱来的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孟子·告子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