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艺”到“受益”,互联网时代“非遗”如何活起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1:11:16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传CH 辛津 参加讨论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由文化部确定、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土族盘绣位列其中,属于民间美术大项。 土族历史悠久,如今主要聚居在青海、甘肃。1988年,人民日报记者曾探访互助土族自治县土官村,被土族姑娘们五彩缤纷的服饰所震撼,带回“彩虹的家乡”的印象记。 刺绣是土族姑娘的重要技艺,而盘绣则是土族刺绣中主要的绣法之一。土族盘绣做工精湛,针法独特,具有很高的美学和收藏价值。在1988年的采访记中,记者曾期盼:“愿土族女的‘针线’,有一日能像贵州山坳里的蜡染一样,走向海内外爱美者的眼前,‘彩虹的家乡’因此而更加多姿多彩。” 盘绣虽然精美,还进入了“非遗”名录,有不凡的美学价值。但它做工费时又费精力,土族姑娘一般也只有赶集会、走亲戚等重要场合才会亮出来。原始成品大多有些缺乏实用性和时尚感,很难被土族之外的大众接受。几十上百个工时绣出的绣片,常常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当地好多年轻的土族女子都放弃了这项技艺,在农闲季节选择外出打工,盘绣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017年,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的支持下,“妈妈制造·土族盘绣合作社”项目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启动。合作社邀请设计师开展浸入式体验和创作,对盘绣进行美学重构和时尚设计,设计出更时尚、更具生活实用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衍生产品;为掌握盘绣技艺的土族妇女提供进一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共同生产制作盘绣产品;由电商平台为产品提供包装设计制作、商品质检、线上营销运营、物流配送等支持,把盘绣衍生品推向市场。 图: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合作社技术带头人祈生敏(右)在乌镇“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论坛展示盘绣衍生产品 手艺人变成“守艺人”,这不仅是土族盘绣,也是很多“非遗”技艺面临严峻考验。 许多“非遗”技艺散落于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自身保护与传承的能力有限,不少“非遗”保护在政策扶持下,处于勉力维持状态。“非遗”之美无法渗透到现代生活场景中,无法在当代形成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循环。 有手艺,不仅要“守艺”,更要“受益”。互联网带来改变这种困境的契机。通过互联网,使“非遗”和亿万用户的生活产生关联,通过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解码“非遗”本身的美学基因,赋予其在现代生活中通行的钥匙。在日前举行的“唤醒千年之美”“非遗”新经济圆桌论坛上,与会者聚焦新经济平台对接下的“非遗”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新视角,为“非遗”传承开拓新空间。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盘绣合作社的实践成为讨论的良好范例。 实践者将这种尝试总结为唤醒、激活、赋能、服务。激活指向“非遗”技艺本身,着重发现“非遗”内部美的基因和密码。激活则是指向外部生活,通过对“非遗”的重构设计,实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进入消费语境。赋能指为其提供展现的舞台和平台,提供运营支持。服务则是指向“非遗”全产业链,结合政府与产学研之力,从资本、市场,人才等多个维度为“非遗”提供可持续的产业化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段丹洁: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新篇章
- 下一篇:朱康有:将文化信心铸成恒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