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虞云国]宋元时代的足球:由盛而衰的全民娱乐风尚(4)


    白打也可以进行对抗赛,但有场地空间的大小之别,如约定打三间,便以丝网围成三立方尺的空间,以此类推,直至打八间则为八立方尺(尽管名义上也有打九间至十三间的,但空间却在八间上不再递加,也许只在踢法上有难度之别)。然后将围定的空地以十字划界,对抗两队各有若干人参赛(人数或据二人场户至十人场户选定),南北各为对抗队,每队再分左右班。据《事林广记·白打社规》,其胜负规则是在唱筹发球后,“右班踢在左班围内,在班踢脱,输一筹;杂踢得活,亦输一筹;但只许拐、搭踢住。若出围下住,复入围内,打对班,赢两筹。若对班踢住,赢两筹。若是对班踢脱,输三筹。”细味这段规则,每队各分右班与左班,而对班则指对手队,便能顺利解读全部规则。
    白打比赛以失分制定出胜负高下。据《蹴鞠图谱·输赢筹数》,输一小筹或一大筹各有十二种情况,而十小筹相抵一大筹。裁判由都部署坐正中,桌上放一银盆,教正坐在都部署的次位,然后“手执筹钱,小钱作小筹,大钱作大筹,输赢将一钱放于盆内,亦要社司众友同看明白,为证筹数”。
     筑球赛:宫廷球队的玩法
    设球门的筑球对抗赛更具观赏性,宫廷庆典上大多是筑球赛。据《事林广记》所载球门图,两门柱高三丈二尺,中间阔九尺五寸,两门柱上端张挂一横幅状的网罩,正中开一直径二尺八寸的圆孔,名叫“风流眼”,气毬射入风流眼,才算有效。但据《蹴鞠谱》上的毬门图,风流眼直径却仅有尺二,比前者小了一半多;这一直径与《东京梦华录》说集英殿祝寿筑球时,“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是完全一致的,射中的难度自然更高。
    据《武林旧事》,为皇家服务的教坊乐部专设筑毬队,共三十二人,左右军各16人,但仅有毬头(应即队长)、跷毬、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七种名目,其他九人或是后备队员。比较汪云程的《蹴鞠图谱·毬门人数》与佚名的《蹴鞠谱·校尉职事》两张单子上的人员名目,可以确定的上场球员共有正挟、副挟、解蹬、骁球、挟色、守网、骁色等七种称呼,尽管与《武林旧事》七种叫法上略有异同,但在人数上却基本一致。由此看来,筑球对抗赛每队队员至少7人,包括替补队员在内可多至十六人。两队球员分穿绯、绿两色球衣。
    
    《事林广记》所载筑球球门图
    据《蹴鞠图谱·毬门社规》,参赛双方先应约定比赛局数,两场、三场与五场都可以,然后抓阄或拈卷,决定何方先开球。一方毬头开球,用脚踢给骁色,骁色挟住运球到毬头右侧,顿放在毬头膝上,毬头用膝筑起,一筑射球过眼,即为胜点。如射球不中,撞在网上顺下来,只要守网人踢住,传与骁色。骁色再次挟住,仍运球前去安顿在毬头膝上,让他再试射过网。如果射球过门,落在对方场地,对方球员接住毬,也依法运球给己方毬头射门。如此往复,直至一方射门出界或未接住球落地为负点。最后以射门过风流眼多者获胜。有球门的对抗赛,规则简单,输赢了然,而据《蹴鞠图谱·毬门人数》里,除队员外,还有都部署校正、社司、知宾、主会等人员,或是执行裁判的工作人员。若是民间比赛,获胜方则“众以花红、利物、酒果、鼓乐赏贺”。至于皇家表演,据《东京梦华录》说,“胜者赐以银盌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毬頭吃鞭,仍加抹抢”。“抹抢”亦作“抹跄”、“摸枪”,即在脸上涂抹灰白粉以为羞辱。据《梦梁录》南宋内廷比赛犹然遵循这一惯例:
    乐送流星度彩门,东西胜负各分番;
      胜赐银碗并彩段,负击麻鞭又抹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