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近10年历史学评价及未来趋势”,可以看作史学自身的“彰往察来”的工作。最近10年来历史学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大家讲了不少很好的见解,很有启发。这里,我想就我们面临的下一个10年(大致说来,也就是本世纪的最后10年)的史学,讲几点看法。 第一,反省和进取。过去的10年,历史学在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方面,在如何看待外国史学方面,在认识当代社会科学的新进展对史学提出的挑战方面,在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是作了不同程度的反省的,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也应当看到,这种反省还是初步的。这表现在史学工作中,一是反省的覆盖面还不够大,自觉性还不够高;二是近几年来的“史学危机”论固然唤起了一些人,但也确有一些人为此而感到困惑。在新的10年里,这种状况必须逐步得到改变,否则将不利于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回顾近300年来的中国史学,每一个世纪都有很大的变化, 史学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有所进步。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史学的发展,我们在思想认识和研究工作上都应当有所准备。唯其如此,自觉反省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研究当代史。对于当代社会的研究,不论在中国史研究领域,还是在世界史研究领域,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其迫切性,不是与年俱增而是与日俱增。这是历史学的社会目的所需要的,也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太史公说“述往事,思来者”,马克思也十分重视研究“当前的历史”。我们研究历史,一般重在“述往事”,对“思来者”考虑较少。从历史长河来看,“往事”和“来者”有一个结合点,这就是当代史。史学工作者当然还要研究古代和近代,说明它为什么是那种面貌而不是另一种面貌,这对今天的人们是有启发的。史学工作者更应该花气力研究当代,说明它现在的面貌,描绘它将来的面貌,探讨它的行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估量历史主体在其行进中的能动作用。这些问题,似不应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法学家所“垄断”了,历史学家也应当在研究当代社会这样重大的历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对当代社会的研究,有一个工作是应当抓紧的,即社会调查,如同当年毛泽东所作的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和费孝通所作的江村(开弦弓村)调查那样。费孝通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史学工作是有启发的。要社会不冷落史学,史学就应当关心社会。研究当代史,为当代而研究历史,应成为史学发展中的主要潮流。 第三,改革大学课程和改进科研体制。要使我国的历史学在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得到较大的发展,还必须对当前的大学历史系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同时改进研究机构的现行体制。几十年来,大学历史系的骨干课程是古今中外“八大块”,一般地说,涉及史学理论和方法、史学与社会之关系的课程很少。史学脱离社会实践的现象,与此有很大关系。此外,我们已经讲了多年的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但也是讲得多,做得少。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使新的一代史学工作者具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历史学界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盲目性和重复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分散、信息不畅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讲究科研中的价值取向。为了克服这种弊病,我国历史研究在新的10年里应在宏观调控方面有所加强。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长期笼罩着一种“史学危机”的气氛,终非了局。对此,史学工作者要反省,社会也应当反省:史学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