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冯庆:中国梦的文化支撑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开创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其中的政治德性传统一以贯之。如今我们需要革故鼎新,积极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古老的文化传统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的仁人志士义无返顾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绝非偶然。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纲者,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必然是实现这一伟大使命的历史主体。在先进思想与传统底蕴的双重孕育下,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创造者。在时代使命引领下,这种完善自我、创造价值的过程本身堪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传统的重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历史和现实有着卓越的理解,对广大人民及其先进知识分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迄今仍焕发着永久的时代魅力。儒家传统在明道宗经、崇德尊圣的同时,又重视“通变”、“权衡”和“因时制宜”的精神。在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不难发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历史观,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的历史哲学。在这种思维方式下,“道”与“德”并非西方形而上学中静止的“理念”或“实体”,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历史实践过程,从中生发出人文教化的礼乐、义理乃至人情诸端。中国梦不是绝对的理想概念,而是生动的、不断发生着的历史事件。因此,文明复兴并非对古老制度与伦理的简单复制,而有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内涵和进步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正是中国革命先驱结合中国实际,将文明复兴同民族解放融为一体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经济建设、政治改革和文化重建事业的领导者与决策者,有必要吸取传统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重心,使社会充分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文化自信,提高自身内在品德修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自我塑造,力求成为时代的先进典范,进而使我们党切切实实提高执政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包含了对中华民族全方位复兴的信念,这种强大信念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向度。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把个体发展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同时,应通过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文化自觉,主动承担社会历史使命,辩证看待经济改革、政治建设与文化复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显得日益重要。竞争和机遇与日俱增,这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了新的历史内涵。就目前的全球经济政治状况而言,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性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大潮下奋发图强的结果。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我们在发展经济、推动改革的同时,需要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尊严,进一步保障公民的权利与利益,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做到严格把关不动摇,大力弘扬并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在当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当中,这是一种正当的自我发展和文化规划。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对政治德性的坚持与发扬不可或缺。中国的和平崛起要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这并不意味着要摈弃传统智慧,恰恰相反,中国特色的发展方略需要把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出的中华民族优良德性作为重要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秉承“天行健”的开拓精神所形成的德性品质。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指儒家礼乐文明强调的“忠孝仁义”,还包括数代先行者以身作则示范出来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高尚品德。在中国历史上,腐化堕落之风向来难以在悠久的美德伦理面前持久存在。如今,西方陷入后现代式的消费主义与颓废主义,而中国人民依然保留着祖先的古老美德,依然秉持着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朴素而崇高的精神。这是前人选择重视德政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能够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精神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贯为继往开来的价值传承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最为根本的精神动力。生产力的解放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人才的培养。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还必须有现代科技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储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是党和国家对科学探索和技术革新高度重视的结果。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我们敞开心胸、推陈出新,积极吸纳新事物、新理论,并对悠久的历史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力量。
    文化是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与时俱进则是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开辟未来,在全球化时代以自立、自信、自强的姿态实现和平崛起。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绝俗与通俗:从传统情性论到现代中国美学”(2017M62099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