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程应鏐与他的学生们

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程应鏐先生(1916—1994)百年诞辰。程先生青年时代相继在燕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学习;参加过“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并数次奔赴抗日战争前线;抗战胜利后,在昆明和上海投身民主运动。1949年以后,程先生先后在中学和高校从事教育工作。他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古籍研究所的创立者,也是现今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奠基人。我们在此回顾程先生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纪念他道德文章皆令人敬仰的一生。
    1954年7月,程应鏐先生从高桥中学调至筹建中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出任历史科主任。1956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分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程先生任第一师院历史系主任,直至1957年7月。这三年间,他为现今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奠基付出诸多努力。
    反右运动开始,程先生被划为“右派”,贬入历史系资料室工作。学校决定让他的同事魏建猷先生接任系主任,程先生对他说:“你和我在教育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你接手,我就放心了。”可见他即使身陷政治风暴,最牵挂的也是历史学科的建设。此后直至“文革”,程先生在政治上屡遭打击,被迫中断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学科发展更无权过问。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学校重新招生。次年,程先生复出工作。1979年改正错划“右派”后,他终于又能将满怀热忱投入到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事业中。程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领域不乏卓著成果,但相较于历史学家的声名和地位,他更珍视自己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和使命。在77级学生虞云国的印象里,程先生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他多次对人强调:“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不是什么学问家。”
    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程应鏐先生百年诞辰。我们在此回顾程先生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纪念他道德文章皆令人敬仰的一生。
    读书卡片正反面都要写
    1979年,程先生成为“文革”以后第一批恢复招生的中国古代史硕士点的负责人。严耀中是那年唯一考上的、程先生的第一位中国古代史研究生。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按照以前的辈分,像程先生这样的学者,恐怕是轮不到他当亲炙弟子的,但当时右派平反,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老先生重回高校教学第一线,他才有幸在初入学术殿堂时,遇到一位真正有学识的老师。何况他当年是个“独苗”,程先生几乎按照传统的师徒关系,一对一地带他深入学术堂奥。
    程先生非常重视基本功,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资治通鉴》是一年级的必修课。严耀中是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学生,还要读二十四史中从《三国志》到《南史》《北史》的十一史。程先生早年在西南联大上过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课程,这种传统据说是陈寅恪先生确立的。此外,程先生规定,江辛眉先生的“校雠学”必须上,因为校勘、版本诸学是读史书的基础。程先生让严耀中将《资治通鉴》和十一史对读,以比较相同事件的不同叙述方式,体会其中或隐讳,或彰显的事实——这也是陈垣、陈寅恪先生训练基本功的方法。
    每周六下午,严耀中会到程先生办公室去面谈。程序几乎是固定的。他先汇报一周读书内容和体会,提出疑问,程先生或点拨,或解释;然后换程先生提问;最后布置下周读书任务。
    程先生的思路和视野都很开阔,交谈中,有时会从一个问题延伸出去,比如说到北魏的“平齐户”里,有人以教书和抄书谋生,他就说,在希腊被罗马征服后,一些希腊名家子弟也在罗马教书,即使在不同的文明进程里也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接着就举出一连串的名字。
    程先生要求严耀中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正反面都要写:读书时要把霎那间深有体会的内容抄在正面,背面写明抄写的原因,然后分类整理;看论文时要把摘要写在正面,把心得写在背面。这都是思想的火花,日积月累,结合正史的记载和他人的论文,就能找出可以反驳或补充的地方,这就是写文章的基础。这样的卡片,严耀中在整个研究生阶段一共做了3000多张。
    程先生上课的风格与一般老师完全不一样,77级的本科生们也非常喜欢听。大一时,程先生开了一门“中国历史文选”课。那一届学生年龄和基础相差很多,刘昶是其中比较小的。开学后,他第一次听程先生上课,“风度非常好”的程先生声音洪亮,侃侃而谈,上课不带讲稿,却能自然地引申出很多典故。
    77级学生上三年级时,程先生为他们开了“魏晋南北朝史”的课,教室里坐满了人。程先生从个人的遭遇讲到历史,讲得非常生动。听过课的学生无不觉得收获很大。
    刘昶记得,程先生教历史,反复强调,历史要研究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宣扬意识形态,要把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价值阐发出来,这样的历史研究才是能传世的。这一点是程先生在学问上对他影响最大的。
    老师的寓所是向学生开放的
    据说程先生只在寒暑假写自己的文章,平时的精力都是放在指导学生上的。
    严耀中住的学校宿舍,离程先生家不远,有时候饭后散步,就散到程先生家去了。当时他的年龄、阅历、学术水平和程先生差距甚大,在他印象里,程先生每次都饶有兴致地和他闲聊,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休息时间被占用。“文科的研究并非只是为考证而考证、为学术而学术,这样的格局是很窄的。如司马迁所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一定是古今相连,学术和生活相连的。程先生愿意如此耐心地和一个毛头小伙儿聊天,是因为,他真是时刻把作为教师的本色牢牢记在心上的人。”
    学生去找程先生,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关心,对谁都是既热情又客气。有一次,程先生的研究生张荣明登门,程先生当天大概有重要的活动,因为,“穿着平时不常穿的西装,坐在沙发上,气度真是很不一般,有着世代熏陶出来的大家风范”。他一见学生来了,马上笑眯眯的,满面春风。
    虞云国记得程先生和他讲过:学生到家里来,我才知道他们想些什么、缺些什么、需要什么,作为老师,我才能有全面的把握。他还和另一位77级的同学讲过:你
    知道为什么以前大学老师的寓所都是设在大学里面的吗?这说明老师的寓所是向学生开放的,这样,学生才能近距离地接受熏陶。
    程先生对学生登门是很欢迎的,但他并不在家中随意谈公事。他的儿子程念祺说:“爸爸的学生、同事有时候到家里来,进进出出,我们也会听到一些事情。我们关心他,到吃饭时,会询问一下,爸爸就反问我:你是古籍所的吗?你是历史系的吗?”就是这样直来直去。严耀中也记得,到程先生家里聊天,“国家大事可以谈,系里的事绝对不谈”。
    程先生复出以后,行政、研究等各方面工作都很忙碌。二十年风雨如晦,光阴耗尽,他十分珍惜雨后新晴的晚年。即使分身乏术,他在如何培养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条件方面,还是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很多精力。他凭借自己在学界深厚的人脉关系,经常从校外请老师来给历史系学生上课或做讲座,不少是史学界名家。陈志让、邓广铭、杨廷福、赵俪生、漆侠、胡道静、苏渊雷、靳文翰、齐世荣、徐中玉等诸位先生都曾前来开讲,使学生拓宽了视野,受益无穷。当时,复旦、华师大等学校也有很多学生专门赶过来听讲。
    程先生海纳百川,又对朋友怀有赤诚之心。叶笑雪先生曾私下对张荣明讲过:“你的导师不得了啊,我们背后叫他‘通天教主’。”意思是,程先生认识的人多,总能办成事情。程先生自己摘掉右派帽子,回到领导岗位以后,也很照顾当时尚未翻身的学者,把一些没有进入高校、身份普通但很有学问的老师请来,给学生上课。比如李家骥先生,程先生就曾帮他把著作油印出来,再让他给学生上课。
    当时这样做,阻力不可谓不小。严耀中就记得,有人议论程先生:把资产阶级的教授请来,把无产阶级的课都挤掉了。
    青年之中,人才还是有的
    虞云国在上师大档案馆里找到一封程先生当年写给李培栋先生的信。李老师是反右以前就深得程先生赞赏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反右以后受程先生牵连到中学任教,改革开放后才被程先生召回。程先生在信上说:“七七级有个学生刘昶,写了一篇论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文章,我陆续地看了一半,很有见解,也读了不少书,你有时间,等我看完了,也可以看看。青年当中,人才还是有的。”
    虞云国认为,最后一句话特别重要,这说明,程先生既发现刘昶是个人才,为人才的出现而喜悦,也感到77级、78级中,是有大批人才可以涌现出来,为我们民族的复兴事业添砖加瓦的。
    刘昶的这篇《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写于1980年,当时他还是个本科生,出于学术兴趣,写了十几万字。写完以后,他拿着文章到程先生家里给他看。那是他第一次登门拜访。程先生靠在躺椅上,看上去特别累,但是他和师母见到刘昶,都非常客气。“程先生最初不知道文章有多长,就说,你放着,我看一下。等我拿出来,一看,那么多字啊!所以他让我把文章留下,他要看一段时间。”随后两人闲聊了几句,刘昶担心程先生太累,就先告辞了。
    他知道程先生很忙,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完,所以也没有太在意。一个多星期后,他听到其他班上在议论,说程先生表扬了77级一个学生的文章云云。刘昶再去找程先生,两人聊得很开心。程先生对他说,这篇文章应该赶快发表出去,所以一边推荐给上海社联,一边又推荐给学报。刘昶说:“这篇文章有些观点与当时主流观点是相左的。如果不是程先生极力促成,肯定是无法发表的。”
    当年10月,程先生去北京开会,还向《历史研究》主编庞朴先生推荐了刘昶的文章。1980年12月的《上海师院学报》发表了刘昶的文章后,程先生把这期学报寄给了庞朴,《历史研究》很快就在1981年第2期上就转载了这篇文章,这在《历史研究》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全文转载外刊文章。
    80年代还是乍暖还寒。文章发表后,果然,学界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批评。程先生是学报主要负责人,首当其冲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刘昶从未听他谈起过,而是从旁人议论中得知的。“程先生只对我说,你不要怕,这是学术观点,有什么关系,要追究责任,也是我的责任。”刘昶和其他同学一两周就会去一次程先生家,不管聊什么,程先生从来不会训诫他们什么话不能讲,总是鼓励他们:要敢于有想法,敢于挑战不同的观点。
    刘昶快毕业时,程先生希望他能留校任教,当时有些人认为他是反动学生,总想把他发配出去。程先生去争取,说,不留这个学生我就辞职了。这些事,他也从未主动和刘昶说起过。
    程先生对学生,关爱有加,扶持有加,他的爱才如渴是有目共睹的。
    他在《中华文史论丛》上发表《释幹》,其他学者看到后,也发表了商榷文章。严耀中把两篇文章都看过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程先生的启发,写成一篇文章,经程先生修改后去投稿。《中华文史论丛》的作者,大都是名家,编辑部和程先生商量,能不能把他的名字加上去。程先生回复:这主要是我的学生写的文章,我是不能署名的。
    78级一位学生毕业后去中学任教,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苦闷,来信倾诉。程先生在身体特别不好、耳朵失聪的情况下,仍回信指点他:上课应该多讲英雄人物和贤良人士,这样才能激励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有位78级的本科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给程先生看,程先生看了几日,请他来取,文中的错别字都被圈了出来。这位学生事后才知道,程先生在看完文章后没几天,就去医院接受鼻咽癌手术了。
    文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
    张荣明在读《黄侃日记》时发现,晚年章太炎在和自己的得意弟子黄侃相处时,讨论最多的便是,“最近发现了佳弟子没有”。黄侃告诉他,发现了一个,潘重规。章太炎听后大为高兴,觉得学术的命脉得到了继承。读到这里时,张荣明就想起了程先生。
    张荣明原先在安徽插队,因种种原因回到上海浦东,成天在家看书自学。1979年,他想尽办法把户口迁回了上海,当年中国社科院招研究人员,他去考了中哲史专业。考试很不容易,需要写中文论文和英文作文。上海共有四个人考过了分数线,他是第一名。但是,由于“逃避上山下乡”,政审不合格,不予录取。
    “文革”后期,上海师范学院曾参与二十四史标点工作,主要负责《宋史》的整理,标点组后改为古籍整理研究室,1983年,在原有基础上创建了古籍整理研究所。
    1984年,某日《文汇报》第二版刊登一则启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向社会公开招聘能够标点古籍的人员。张荣明看到后,给古籍所去信一封,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不久收到程先生回信:既然你有这方面才能,就来吧。
    张荣明说:“程先生看人是这样的,他听我讲话,就马上注意到我,注意到了,也并不会轻易相信我,而是马上安排我标点。”他标点了《朱子大全》中的30万字资料,给程先生看。程先生看完后问他:“你有这样的水平,为何不考研究生?”他如实回答:“四年前考过,政治上没通过。”程先生告诉他:“如果你品德没有问题,那么就算你是反革命,我也可保你。我已经生病了,原来不准备招学生了,你来考,我就招你
    一个。”程先生是坐在学校西部古籍所办公室里对他说这番话的,当时穿着一件圆领汗衫,手里拿着一支珐琅质笔套的金笔,笔身是墨绿色镶嵌一点红色。这一幕清晰地刻在张荣明的脑海里,每次回忆起来,就像电影画面一样。
    程先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要考文章的,不少学生认为,这是程先生独树一帜的地方。他常和学生说:虽然我们经常批判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认为它埋没人才,但科举有一点好,要写文章,这是传统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文章写得好的人,说明思路是清晰的,是有办事能力的,文理不通的人,思路也不通,何谈做事情,搞研究。
    1985年,张荣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可以常常见到程先生了。程先生有着慈祥的神态,与他接触,如坐春风;程先生又有不怒自威的风度,他一走进古籍所,有些年轻老师就躲进自己的教研室去了。张荣明说:“程先生的内在修炼、道德文章都臻完美,所以才有这样外在的气度。这样的老先生,平生‘仅此一见’,但也已经足够幸运了。”
    在虞云国看来,程先生一般很少直接批评学生,倘若沉默不语,便表示不以为然了。他一直记得自己的一件“糗事”。80年代中期,一波“文化热”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加以反思批判,成为一时之势。1986年,虞云国和一位好友准备一起参加一个科学史讨论会,需要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完全是当时拍脑袋想出来的”,题目也颇有时代印记——《西方的神学理性和东方的理学迷信》。虞云国提供中国思想与科学的材料和想法,好友贡献西方神学与科学的资料和论点。文章写成后,在会上颇受好评。
    这篇文章程先生也看了,会后某日,虞云国登门,程先生问了两句话:西方的东西你了解多少?宋明理学的书你都看过了吗?尽管说完就转移了话题,但虞云国知道,这几乎就是一个批评。“我当时对西方的了解,无非是大学世界史课程中那些皮毛,对宋明理学虽有涉猎,也远远没有到达全面透彻把握的程度。”
    程先生的诘问,就像醍醐灌顶。他后来琢磨程先生的意思,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不能批判,而是在下结论时,应自问是否已经充分占有必要的史料,如果观点先行,再找材料,那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背离史学正道的。虞云国说:“这是程先生在学术道路上对我唯一的正面批评,所以铭记终身。这些年来,对历史与传统中的负面因素,我在历史随笔与史学书评里仍会进行批判与反思,但每当完稿之际,总会扪心自问,你的观点与结论,是否经得起全部史料的覆案与拷问,从来不敢再有造次。”
    我的私信不要用宋史研究会的邮票寄
    宋史学者张邦炜先生曾在回忆文章里如此评价:“在知名学者当中,程先生是一位难得的办事能力极强的干才。”对此,程先生的学生兼助手们感受尤深。
    1980年,程先生与邓广铭、陈乐素先生发起成立第一个全国性断代史学术研究团体——中国宋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上海师范学院,程先生任秘书长。宋史研究会秘书处在上海师大的14年间,俞宗宪、虞云国、范荧曾先后协助先生开展工作,而后十年主要是范荧在协助操持,因为程先生认为“女孩子管账细心”。
    程先生年轻时在大学里、在军队里都办过杂志,他编宋史研究会的《宋史研究通讯》也是驾轻就熟。范荧说:程先生威望高,人脉广,他要做的事情总能一呼百应。比如要在《宋史研究通讯》上开个专栏,学界的老先生、中青年学者,都很积极地响应,所以好几个专栏都顺利办起来了。办杂志需要各方面人手,上师大学报的资深编辑、历史系的资料员、印刷厂的有关同志等,都长期不计个人付出地全力支持。这其中固然有大家对文化事业的奉献,而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更是无声的感召力。
    在程先生的操持下,《宋史研究通讯》在海外影响也非常大。1987年,邓广铭先生访问日本,致信程先生:“在日本两个月,只到了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四地,但那里的研究宋辽金史的学者,老中青三代人,我大都见到了。他们对我们宋史研究会的注意,是我去日本前决不曾想到的。……他们还极重视您所编辑的《宋史研究通讯》,有许多人都以看不到这一刊物为憾。”
    宋史研究会的经费是很紧张的。每年的经费,最初是三千、四千元,最多一年是五千元,加上会员每年一元钱的会费,满打满算,14年间的总经费不过五万元。程先生用这点钱维持了宋史研究会那么多年的运转,要出杂志,还要资助年会。所以他不止一次对范荧说:宋史研究会的钱,要精打细算,一分也不能乱花。有一次,程先生让范荧寄信,其中有几封是他的私人信件。他拿出五毛钱,说:“这几封是我自己的信,不要用宋史研究会的邮票寄。”因此范荧的办公桌玻璃板下,总压着一些邮票,那是专门用来给程先生寄私信的。
    举办年会是研究会的大事,程先生十分重视。1984年,第三届年会在杭州举行,程先生几乎把当年全部经费都用来资助会议,上海师大还派出了一个八人会务组前往协助办会。巧的是,范荧的婚期正是年会闭幕那一天,同事们都以为她可以不用去了。但程先生考虑到接下来范荧要负责秘书处的具体事务,还是要求她参会,但允许她提前两天回沪。
    看上去,程先生似乎不大在意学生的“大事”,但是,年会结束后,程先生一上班,就递给范荧一叶很精美的诗笺,上书一首《浣溪沙》,作为她的新婚礼物。范荧注意到,词的落款是30日,年会28日闭幕,程先生是29日才从杭州回来的。“他经过这么大一个年会,前前后后忙碌多日,加上车马劳顿,一定十分疲惫,但在回沪第二天就给我写了这首新婚贺词。这就是程先生!他一切以工作为重,但同时又不乏对学生的殷殷关切。他对学生的好,从来都不挂在嘴边,而是真正放在心上。”
    做人、做事、做学问
    程先生的一些学生,日后陆续也都成为老师,继承了程先生的事业。对他们而言,程先生不仅是学问上的引路人,更以高蹈人格为他们树立了人师的榜样。
    张荣明记得,在他考上研究生后,程先生在开学的第一天,告诫过大家一句“非常简单却有千钧之重”的话:勿为小名小利所动。这不啻为人生指南——要把握住自己,要能抵挡世间种种诱惑。他后来读到陆俨少先生的回忆文章,陆先生的老师对他说过:你一下笔,就必须与古人血战一番。言下之意,今人尚无定论,要比,就须与古人比。读到这里,他觉得这和程先生给他的感觉是非常一致的。程先生所谓“勿为小名小利所动”,正是要求他们,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都是大境界!”
    刘昶印象很深的是,在读研究生期间,程先生反复对他们强调:人们常说,做人做事做学问,是非常有道理的。读书、做学问是排在第三位的事情,第一位是做人,第二位是做事的能力。具体而言,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有正确并为之坚守的价值观,要关心社会现实,关心生活实践,从现实中产生问题意识,然后,才能做好学问。刘昶现在也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这样强调,并告诉他们:“这是从我的导师那里传下来的。”在他看来,程先生身上有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和美德,这是他留给一代又一代学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常说要接续道统,程先生所具有的风骨、美德和情怀,就是永远值得继承下去的道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