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徐杰舜: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骆越文化研究系列论文》有感


    作者简介:徐杰舜(1943-  ),男,浙江余姚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向:民族学、人类学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各个民族乃至各个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面临着全球改革体制下的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关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极其必要且有着深刻意义的。学者黄艳、易奇志发表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1期至第6期“骆越文化研究系列论文”6篇被引用3次,被下载454次,6篇文章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其内容详实、全面,向我们展示了骆越文化的魅力所在。他写得很好,引人深思。从黄艳、易奇志的这组系列文章生发,我想,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还应注意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
    关键词:骆越文化;保护;有感
    一、非遗保护必须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
    2005年10月,在第2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份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及其存在至关重要。首先,它是人类文化得以继续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众多文化只有在互相交流间取长补短,才能积极适应环境,推进人类文明的向前。其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从一方面来说,文化多样性类似于生物学上的“杂交优势”,通过不断地融合发展,人类文化的活力才能不断增强。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多样性组成的丰富多彩的观点、观念,给人类提供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实则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就有“五方之民”的记载,《周礼·王制·第五》中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而“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中原王朝必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宣”。及至秦汉及以后各朝各代,汉族长时间作为主导者,无论在政治、宗教还是文化各个方面,都讲究“因俗而治”。虽说各族之间也曾有过战争,但这并不妨碍和谐的主题,中原统治的原则从来都不是“消灭”,而是共惠互存。正因为如此,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的品质,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五十多个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
    来到现代社会,保护文化多样性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但社会发展的日益深化使得“同质化”的风浪在不知不觉中席卷整个中国。这中间既有官方因素,也有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相互冲突的因素。
    文化多样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全球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一个是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多样性。面对全球,中国文化尚且处于被动地位,弱势的个体容易被强势的个体入侵以至于失去自我。因而,我们必须坚守中华文化,使它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成为坚不可摧的存在。
    在国家内部,各族之间的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和相互影响,使得中华文化能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换句话说,没有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也就无从谈起了。截止至2015年,中国一共有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其中,少数民族占了14项。
    而少数民族的文化流失的问题,现今已较为突出。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当行动起来,做好保护措施。
    首先,在当今时代,不同文化之间要培养一种互相宽容,互相理解的精神。对于自己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大多时候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就像生活在现代体系中的殖民者闯入丛林部落一样,他们的一切都让人惊奇。殖民时代,这种差异被人为地分出优劣,企图同而化之。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就像中国的旗袍和外国的骑士服,是截然不同的文化,但你不能评判谁好谁坏。面对这种差异,我们必须学会运用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他者”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唯有如此,人类的文明才能更大程度地推进。
    其次,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应该有目的地进行交流、合作。要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就要让这些文化有相互认识的“机会”。所以,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活动,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彼此吸收对方所长,扬弃己方所短,推进文化的共同发展。
    再者,倾听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者、老艺术家等群体的声音,把主动权交回该民族手中。切记,保护文化多样性,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本族传承下来的?什么样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发展?民间工艺的程序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政府说了不算,本族一直从事这项工作,与民众紧密相联的艺人、文化工作者说了才算。再者,由于历史原因,有些文化区域被一分为二,切割在不同的省份之中,有必要时,需建立跨省合作区,这样更利于文化的传承,更利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最后,在56个民族的各个基层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广泛地宣传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民众长期处于自身文化的熏陶之中,反而很难认清楚自身文化的重要性,以至于没有保护意识。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多家宣传,把这种意识深深植入基层,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切实推进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