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14〕《汉书》高帝纪下。 〔17〕庄述祖《白虎通考》。 〔18〕《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第472页,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19〕对于这个问题,古今学者论述更少。庄述祖认为《白虎议奏》已佚于隋、唐。清人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下)中认为其说亦为精核也。”姚振宗认为“所谓两京大乱,扫地皆尽,盖即亡于此时。(《后汉书艺文志》)唯独洪氏论述较为详细。“《白虎通》乃综合其说,其必作于建安十八年之后明矣。夫唯其书如此之晚,所以不仅许慎、马融不能得其书而读之,且蔡邕、郑玄并不曾举引也。”然而《白虎通义》之出,又似在正始六年(245)之前。” 〔20〕《经今古文字考》第415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1〕《经今古文字考》第418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2〕《经今古文字考》第191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3〕《经今古文字考》第379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4〕《经今古文字考》第208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5〕《经今古文字考》第430页,齐鲁书社,1986年版。 〔27〕《汉代思想史》第457-4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8〕〔29〕《五经异义》卷上。 〔30〕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下。 〔31〕袁宏《后汉记》卷十二。 〔32〕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3〕陈立疏证《白虎通义》卷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