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温湿度变化对辽塑病害的影响


    大同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现存的薄伽教藏殿、大雄宝殿为辽金遗构。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大殿中央佛坛上供奉的29尊辽代泥塑堪称辽塑精品,尤以合掌露齿菩萨为最,惟妙惟肖,郑振铎先生赞其为“东方维纳斯”。
    酥 碱
    在千余年的历史沧桑变化过程中,薄伽教藏殿内的辽代泥塑出现了残缺、断裂、裂隙、颜料层脱落、龟裂、尘垢、起甲、酥粉、盐霜、补塑、金箔层脱落、黑色污染和蛛网等病害。其中有几处地方尤为严重,如合掌露齿菩萨身体整体向左前方倾斜,莲花座与地面的最大分离处达到2厘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南次间南侧东数第一尊增长天王塑像,双脚和底座酥粉严重;“天宫楼阁”南边连接处整体下陷开裂,且在水盐的作用下酥粉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断 裂
    温度和湿度是直接作用于彩塑材料的两个最普遍因素,与温度相比,相对湿度对彩塑材料的影响更大。温度和湿度又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因素,当温度上升时,湿度下降,彩塑材料会发生干燥收缩,温度下降时反之。在温湿度交替变换强烈的情况下,会影响彩塑的保存寿命。从2013年开始大同市华严寺文物管理所开始不间断地对薄伽教藏殿内温湿度情况进行监测,旨在确定殿内微环境变化对彩塑的影响,为下一步保护修复与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杖脱落
    由于财力与技术支持所限,我们在薄伽教藏殿内设置了2枚HOBO温湿度探头,把整体空间分割为两部分监测。B1位于大殿明间天宫楼阁开窗处北,佛台正中主像后方北侧木质保护架上,距地面1.55米处。这一位置每日午后有阳光照入,且于佛台正后方,可兼顾大殿内部与天宫楼阁微环境。B2位于大殿南次间佛台东南角天王脚部边,木质供桌内侧,距离地面0.8米处。这一位置靠近大殿门口,可兼顾开闭馆时微环境受外界的影响与酥碱最为严重天王脚部微环境。两个探头采样频率4小时/次。
    2014年4-5月数据与2015年4-5月数据
    从2014年4-5月数据与2015年4-5月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B2”的温度低于“B1”,且浮动区间较大;“B2”的湿度高于“B1”且浮动区间较大,可以推论为在门口的“B2”微环境比“B1”不稳定,这也就是“B2”区域塑像病害要高于“B1”的原因。对比两年同月数据可看出,2015年度的温度、湿度浮动区间大于2014年度,殿内的微环境总体变化规律主要依据大环境,可根据当地气象规律推论这与当地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加关系明显。但浮动区间的持续变大,这是加速塑像的病害速度与病害种类的主要原因。
    合掌露齿菩萨倾斜与地面裂隙
    空 鼓
    盐 霜
    薄伽教藏殿探头布置位置
    2014 年4 月—2015 年5 月温度指标折线图
    2014 年4 月—2015 年5 月湿度指标折线图
    2014 年4-2015 年5 月日温差、湿差指标柱状图
    对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的连续数据分析可推论,薄伽教藏殿内的温湿度状况是较不稳定的:
    1.殿内温湿度浮动是按照当地环境规律变化,但是浮动区间较大不利于泥塑的保存。
    2.殿内温湿度变化较大的连续天数较长。不停的大幅度连续变化是造成泥塑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3.受季节影响,日温差除夏季外都存在较大浮动,日湿差除冬天外都存在较大浮动。冬季殿门的开关对殿内温差影响较大;春秋季的空气风流量、夏季游客人对殿内湿差影响较大。
    4.“B2”较“B1”的浮动区间较大,“B2”较“B1”不稳定。同样微环境中,殿门每日开关造成的环境不稳定使得“B2”的浮动区间变化大于“B1”。
    由此可以理解殿内塑像的典型病害中佛台东南、东北两角天王足部的酥碱,正是由于“B2”湿度大幅度的变化造成可溶性盐随水分溶解、结晶、再溶解、再结晶。泥塑上较多的断裂病害,是由于殿内温度不断的变化使得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文物组成材料变化速度各异,体积变化不同而导致的。在高湿度环境下,产生的化学反应加速了胶结材料的老化,导致壁画颜料层强度降低,最终脱落。另外无机矿物质颜料反应变色等病害都与温湿度环境的不稳定有直接关系。
    对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的温湿度数据整理分析,对典型病害抽样拍摄后,接来下我们要尽快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对存在重要安全隐患的病害实施一定的临时现场保护措施,如对已经倾斜的合掌露齿菩萨、供养童子进行支护加固,对地藏菩萨背光的进行捆绑加固。进一步加强微环境的监测,增加温湿度探头,形成专业的多方位、多空间监控;增加殿内空气交换速率监测;增加殿内二氧化碳变化监测,以寻求更多影响微环境变化因素的具体数据。加强人为干预大殿的开放,在阴雨、降雪天气关闭殿门,阻隔殿外湿气进入,避免造成湿度大幅度变化;适当增加闭馆日,以达到温湿度平稳缓冲过度。尽快解决薄伽教藏殿内神台毛细水的问题,将殿内做过防水渗透的黑色地砖更换为透气性能更好的传统方青砖,避免毛细水过量聚集在神台,导致彩塑保存环境湿度偏高。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尽可能保护好薄伽教藏殿内的辽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