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鉴戒史学的反思(4)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它并没有穷尽真理,更没有终结历史学探讨社会规律的任务;相反,它给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为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恩格斯说:“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②g]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探讨各社会形态、各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和一般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具体规律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这是因为,过去有些人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把唯物史观当做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当做套语,“把这个套语当做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尽速构成体系,于是就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了”。[③g]他们这种治史作风堵塞了史学探索历史规律的道路。虽然他们口头上承认史学的功能是发现历史规律,但在实际上只能为历史唯物论做注释,从来没有真正地把探讨历史规律当作治史的目的。所以,至今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规律是什么?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特殊规律是什么?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演变的特殊规律又是什么?……这一切尚不清楚。中国史学还没有搞清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怎么能帮助人们认清中国的现实呢?它怎么能在宏观上指导人们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呢?它又怎么能不被社会所冷落呢?对于中国史学来说,探寻中国历史发展具体规律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展开,向这块处女地进军,中国史学就能超群出众。
    把探讨历史规律作为中国史学的最高目标,可以使治史方法发生变革,成为科学的历史研究的手段。在探讨历史规律的过程中,鉴戒史学的广搜博采史料,重视史料的考证与辨伪,注重因果分析的优良传统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能使史学研究从事实性研究上升为哲学性研究。其次,探寻历史规律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作用,使史学在拓宽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各种历史现象的联系性研究,避免鉴戒史学的孤立性研究的倾向。其三,历史规律认识本身就是对历史的整体认识,研究历史规律才是真正地研究历史总体。因此,在以探寻历史规律为目的而研究个别历史现象的时候,注意力就不会被局限在一个个具体事情上,会把个别历史现象置于整个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形成对历史全过程的研究。
    通过对鉴戒史学的反思和对中国史学现状的分析,应该看到,破除对史学鉴戒作用的迷信,变革治史目的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如果某种史学的理论是现代的,研究方法是现代的,研究的领域也是现代化的;但是其治史的主要目的却是古代的,是提供历史借鉴,这种史学可以被称作现代化史学吗?这种史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吗?
    注释:
    ①a 关于“鉴戒史学”的提法,参看姜义华等:《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②a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a 《左传》桓公六年。
    ④a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⑤a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03页。
    ①b 《史记·平准书》。
    ②b 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12-214页。
    ③b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光武》十。
    ④b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
    ⑤b 李维:《罗马史》序言,转引自绍特威尔:《史学史导论》,哥伦比亚大学,1922年,第250页。
    ⑥b 《汉书·司马迁传》。
    ⑦b 《史通·直书》。
    ⑧b 汤普逊:《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0页。
    ⑨b 《汉书·司马迁传》。
    ⑩b 汤普逊:《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第79-80页。
    ①c 《史通·杂说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