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观这场进行了两年又两个月的战争,造成清军在战争中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有二:(一)清军战斗力差。表现为明显的敌强我弱;(二)最高决策者和各级官员指挥失误。表现为各种战略决策、作战命令的混乱、失当。 (一)造成清军战斗力差的直接原因有三方面:1.战术陈旧。无论攻、防、使用的还都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术;2.武器装备落后;3.兵心不固,纪律败坏。表现为许多次交锋中,清军一战即溃,不服派遣等等。 1.造成战术陈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清朝固有的闭关政策和由来已久的“天朝上国”的观念,使清军不了解英军的近代化战术,而且也不屑了解;二是清朝军制的腐朽。训练制度大多沿自明代,仍是一种阵势式的训练,连嘉庆皇帝都认为其中看不中用。[(1)]而清军中的征调制,又使得作战部队多是临时从各地七拼八凑而来,兵与兵不相习,将官也是临时指派的,很难有效地控制部下,只能靠传统的摇旗击鼓来指挥战斗[(2)],其战术又焉能不陈旧笨拙? 2.造成武器装备落后的原因有三:一是闭关政策和天朝观念,不但造成清朝对外国武器装备进步的漠视和无知,且封关禁海,直接影响了清代战船制造的进步。如当时英国军舰大的有三层甲板,安炮多达120门,且火炮技术发达,炮身重量从几百、几千直到万余斤不等,炮弹有实心弹、霰弹和爆炸弹。而清军水师最大的战船不过安炮三、四十门,且都是沿袭明代旧制的泥模铁制的船炮,射程仅一百余丈,炮管内无膛线,发射无准的。战船均由木制,无金属包裹,极易腐烂,不堪炮击,而其动力仍主要靠人力划浆摇橹。[(3)]二是科技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之当时英国已有较大差距,从而制约了武器装备的制造水平;三是武器装备的制造马虎懈怠。这又由于下面两个原因造成:第一,清王朝的闭关政策和天朝观念,使得统治阶级闭目塞听,自以为“承平日久”而军备废弛,如当时直隶沿海炮台失修,旧存铁炮“大半刷膛锈损,多不堪用,”[(4)]而山海关“本无存炮”,废弃炮位中有几尊勉强可以蒸洗备用,尚系前明之物[(5)];第二,由于吏治败坏,各级官员贪污受贿,与承管修造武器装备人员“通同舞弊”,造成武器装备的修造有名无实。如清朝于1732年便在各省设专职战船承修官,而这些官员有许多在大修之年领取修造费后,用其中一部分行贿于验收战船的水师将官,于是战船的制造则往往草率了事,修理则甚至以涂饰颜色来蒙混,而文武官员却中饱私囊[(6)]。 3.造成兵心不固、纪律败坏的原因有三:一是吏治败坏,在战争中不但有些将领争先溃逃,而且平日各级军官吃缺冒饷、克扣军饷的现象很是普遍,从而造成战时兵额不足,官兵对立。如当英军攻打定海时,由于军官吃缺,“隶尺籍者,半系栉工、修脚贱佣,以番银三、四十元,买充行伍,操防巡缉,视为具文,”[(7)]如此的军队焉能有稳固的军心?二是清代的军制,使绿营兵社会地位低下,饷银微簿,很难籍此维持生计,许多士兵便兼营他业,于是难免染上许多不良社会习气,导致军队心志不齐、纪律败坏,有的乘有战事之机勒索抢劫;三是军队与民众的对立。鸦片战争时,各省调赴广东的军队“沿途劫夺,诉之领兵官,无从查问,”被老百姓称为“奉命之贼。”[(8)]将领在纵兵扰民的同时,又多视当地老百姓为“汉奸”。如海龄守镇汪,“自初八日闭城……兵丁城上开炮开枪,击杀平民,指为汉奸,无辜罔吁。又每日城内搜索汉奸,立时正法,每日约千余人。”[(9)]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满汉民族矛盾。外敌当前而与民对立,使军队丧失民心,从而直接影响士气和军心的稳固。 (二)造成最高决策者和各级官员指挥失误的原因亦有三方面:1.以守为战,消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束缚了将士的手脚,从而失去了在本土作战的优势;2.决策者不了解实际战况,因而战和不定、调遣失措;3.正确的战略战术无法实施。战争后期亦有些将领提出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散队作战等较为正确的战略战术,但在许多实际战斗中却没有得以贯彻实施。 1.造成以守为战、消极防御的原因有二:一是清朝腐朽的军制使清军难以集中足够优势的兵力,机动作战。如军制中营制规定清军除肩负作战任务外,还担负守陵、河工、漕运等任务及类似警察的职责,于是许多兵丁都是不可任意征调的。军制中的责罚之制又规定每自动放弃一城一池都意味着不忠,可作擅离职守处置,罪名重大,[(10)]故当时将领不敢放弃部分城池集中兵力机动作战,只能陷于处处设防而又处处吃紧的局面;二是不了解敌情。当时从上到下对英军作战的实力、方式、动机统统不甚了解。包括林则徐在战争前期也认为英军陆战能力差,于是制定“以守为攻”的策略。造成不了解敌情的原因也有两方面:第一,仍是闭关政策和天朝观念;第二,由于吏治败坏,许多参战官吏昏庸无能,他们在战争开始后仍不愿和不会去了解敌人,以虚骄的态度和愚昧的作法来应付战争。 2.造成决策者不了解实际战况的原因也有二:一是吏治败坏,许多官员谎报军情战况,而且没有有效的检查制约机制。如奕山广州战败,却向道光皇帝奏称:“该夷目即免冠作礼……求大将军转恳大皇帝开恩,追完商欠,俯允通商,立即退出虎门,缴还各炮台,不敢滋事等语,”道光皇帝竟信以为真,并做出“酌量裁撤防兵”的错误决定;[(11)]二是决策者自身由于长期的闭关政策和天朝观念所造成的盲目虚骄,从主观上造成对实际战况的误解。如1840年7月,当道光皇帝接到英军进犯定海的奏报,却认为:“该夷等亦不过稍逞小技,恫疑虚喝。迨至计穷势蹙,自必返掉入洋,无所希翼。”[(12)]如此荒谬的看法,只能导致同样荒谬的决策。 3.造成正确战略战术无法实施的原因有三:一是军制腐朽,沿袭数百年的军制,使大部分将领没有战略战术上的退却观念,因而难以在实战中实施诱敌深入等方针,习惯于密集阵式作战的兵丁,一时也难以适应散队进攻,因而往往事到临头,又不得不采用消极固守的旧战略战术;二是吏治败坏导致当时各个战场的方面大员苟且偷安,只求所辖地区无战事即为万幸,即使有上谕令其进攻敌人以牵制其他地方的侵略军,也往往捏词搪塞,不予置理。如当英军深入长江之时,定海守军不多,道光皇帝命奕经进剿以牵制之,奕经则以兵力不敷为词,漠然置之;[(13)]三是急于撤兵,这使决策者对战局缺乏通盘的考虑和调遣布置,从而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急于撤兵的原因也有二:第一,国库空虚,财力不支。道光年间,由于白银外流、官吏的贪盗糜费等原因,国家财政已处于拮据状态,统治阶层对于长期战争所需的大量兵费深感恐惧,浙江巡抚刘韵珂在他所上的“十可虑”奏折中,就提到“沿海七省,警备已将两载,……计七省一月之防费,为数甚巨,防无己时。即费难数计,糜饷劳师,伊于胡底?”[(14)]道光皇帝一遇有和谈局面,或英军暂停进攻,即令撤兵,“以节糜费”;第二,与民对立。统治阶级深恐战争将引发内乱。当英军打到仪征时,就有官吏上奏说:“仪征县上接江宁,下连扬、镇,本为捆盐之地,枭徒出没无常。自逆夷驶入长江,臣深恐乘机窃发。”道光皇帝对此奏稿批上了“实系心腹之患”。[(15)]因此,只要有可能,决策者就要早日结束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