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看待社会文明的演变进程,具有极大的魅力。因为人类需要知道“我是谁,从何处来,到哪里去?”因此,作为人类的一员,尽管他不是伟人、巨人,不是政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也不是研究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但是他同样潜藏着探讨这一问题的冲动。特别是纪元200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人们对如何看待过去、预知未来的祈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未来学派的各种书籍的销量大得惊人,就反映了我们跨世纪这一代人的心态。 2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对人类社会的解释也在不断深化。 迄今为止,已出现过哪些解释,在笔者推出自己的看法之前,有必要做一个简单交待。尽管这个交待不是全面的,也并不都是主要的,但从前人的认识系列阵中,读者可以通过对新旧认识的比较,梳理出人类探索的脚步轨迹,并进而决定是否接受最新的认识。 --冲出蛮荒,踏上文明的门坎之初,人类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和神一样伟大的英雄。以《荷马史诗》为代表,人类把本民族的历史看成是同异族战争和同大自然斗争的历史。这种认识反映了人类的勇气和自信,诚如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所言,“盖以神人错杂,可使国家之起源分外尊严也。” --古典时代之后,进入了漫长的农耕社会,技术进步缓慢,治乱交替,灾害频仍。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以公元5 世纪的圣·奥古斯丁为代表,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上帝的信徒与魔鬼的信徒之间斗争的历史,但上帝终将把人类带进天国。 --15世纪之后,近代文明终于首先在欧洲露出了曙光。技术进步,航海贸易,城市繁荣,打开了人类观察问题的视野。面对这一切变化,人类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确信自己对历史的主宰地位,因此他们一方面试图探讨各民族的发展差距,一方面描绘人类进步的历史脚步。从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到法国的波丹、伏尔泰,认为使各民族出现差异的是人种、气候、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和宗教。在描绘人类文明的演进方面,意大利思想家维科认为:神祗时代、英雄时代、平民时代,是各民族都要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法国的赫尔德从另外角度勾画这三个阶段,依次是:诗的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开始在欧洲取代农业占据统治地位,并可看出这种生产方式将要席卷全球的伟力。此际,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解释更进了一步。在认为理性进步是人类进步动因的基础上,法国人孔德认为:人类理性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与此对应,人类社会先后经历的是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时期。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则在这一基础上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勾画为5种社会形态,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在上个世纪还滞留在农业社会的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也以不同的方式陆续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并被卷入大变革的激流之中。面对急剧的变革,人们对历史演变的解释开始由重点描述过去转向预测未来,并由此形成了未来学和未来学派。未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给未来的社会定义时,各有不同的前提和历史跨度。约翰·奈斯比特从现状出发,称之为“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新方向”。丹尼尔·贝尔从300年来的工业社会出发,称之为“后工业社会”。 阿尔温·托夫勒从5000年前开始的农业文明出发,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经过一番揣摸,介入未来学研究的多数人倾向于把未来社会称之为“信息社会”。 3 从前述对社会历史演变阐释的系列阵里,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征:其一,人类社会的总体结构是由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多种要素组成,你对它考察可以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也可以只取单一层面。每种考察不论正确与否,都不排斥从其他角度予以考察的可能。各种不同的“三段式”划分就体现了不同的视角,共同丰富人类的认识。其二,历史演进的时间愈长,迈出的脚步愈多,对历史的解释也就愈具有归纳性。“三阶段”论、“五种社会形态”论,就是这种归纳性的体现。其三,归纳多了就会导致出预测。因为尽管历史的演变不是重复的,即在演变系列里不存在“复循环节”,但从前后相关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若干运动规律,由此推断出未来演变的大趋势或基本走向。 4 是对一片特定经济地理单元的考察, 使我产生了观察人类历史演变的新视角。 1991年春,为筹备一个研讨会,我在秦巴山区的陕南部分做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位于我国腹地的秦巴山区幅员辽阔,把覆盖豫、鄂、川、甘、陕五省的这片大山区,加在一起,总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居民4500万,足足有一个波兰国家那么大。但是这片土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实在是太落后了:开荒种粮的陡坡地还没有退耕,乡镇工业刚刚起步,搞农业的劳动人口仍在90%以上。而综观世界各地,有许多国家早已告别了“全民务农”的历史,进入了工业时代,还有的进入了科技时代。对此现象的思考很自然地使我意识到,在横比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又表现为纵比中历史发展脚步的差距。换个角度说,如果把秦巴山区当成个“孤岛”看待,那么这片土地迟早也要从农业社会走上工业社会,再走上科技社会,以后再走向别的什么社会。这正是社会经济演变中的产业垒塔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