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学习吕老价值和科学研究统一的治史途径

吕振羽先生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学者气质于一身,是我们共产党内早期的大知识分子之一,30年代著名的“红色教授”。他作为革命战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艰苦卓越的历史的贡献。吕先生又是一位成效卓著的教育家,无论是抗战时期在湖南主持领导塘田战时讲学院,还是解放初在我国开创高等教育,以及在多处高校的历史教学中,都作出了许多令人景仰的贡献。人们称他为“优秀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是当之无愧的。吕振羽先生得以青史留名的,主要还在于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贡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至1980年逝世,吕振羽先生为后人留下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吕振羽史论选集》等一系列研究论著和大量诗文,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自己的梳理,论证了吕振羽先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所作出的一系列始创性贡献。举其大者便有:第一,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的开拓者;第二,他首先提出殷代奴隶社会说;第三,他是西周封建论的最早提出者;第四,他是最早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和进行最初划分的学者;第五,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最早考察者;第六,吕著《简明中国通史》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著作之一,而吕振羽先生则是最早系统具体探索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学家;第七,吕著《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中国思想发展的开山之作;第八,他以《中国民族简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的开拓者;第九,在史料学上,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结合地下实物以探求中国历史的第一人。如果细列,还可举出。正是由于吕振羽先生最初提出、展开研究所作出的一系列始创性贡献,深深地影响了其后数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和发展,才奠定了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使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成为仅次于郭沫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二位开山大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这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辈,除了缅怀先贤的业绩,历史主义地对他的贡献和地位作出应有的历史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从学习先贤的业绩和贡献中获得启示,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吕振羽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高尚的史德,广博的学识,崇高的道德品质,艰苦的生活作风,对人民无限热爱而对邪恶势力横眉冷对的凛然气节,他在革命、教育、学术研究中作出过多方面贡献,值得我们发掘和学习的地方很多。这里我只想就吕先生取得史学成就的治史途径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吕振羽先生在他主要奋斗和生活的革命年代,在历史研究中作出的一系列始创性贡献来自何处?这里客观的主观的原因当然可以找出多种,我以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当是吕先生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研究和科学研究方式相结合相统一的研究取向和治史途径。
    吕振羽先生自幼便具有远大的志向。早在20年代吕振羽便确立了为国家、为民族求生存的价值观并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他说:“我们今日为国家生存、为民族生存、为个人生存,都不能不努力来提高国家的学术。但是要提高国家的学术,便先要提高个人的学术。”“青年不要做大官,而要做大事”(注:震宇:《青年心理病态研究青年出路》,《材治月刊》卷1第10期。)。 但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价值目标,他为此作了多种艰苦的探索。他曾经选择过实业救国的道路,接受三民主义,加入过国民党,也曾探索和宣传过无政府主义,投身于村治运动,还曾打算组织“弱小民族国际”,等等。这些道路都没有行得通。他在实践中经过艰苦的多重选择,到30年代初,才最后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并据此深入思考如何将个人努力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与需要相结合。他在1930年发表的《中国国民经济趋势的推测》一文中,依照马克思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的方法,探索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前途。他认为,从产业资本的积聚、原料的生产和储积,劳动市场的供给和技术等方面看,当时的中国是存在资本主义发展可能性的。然经过更深入的观察分析,他又进一步看出,由于当时中国国家主权不完整,国际市场打不进去,国内市场也由于关税不自主和农民消费力的低下而难以扩展,这些因素又窒息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他从事实分析中得出结论:“中国资本主义前途无望”,因此而放弃了以往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虚幻追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并认清了中国社会现状及其发展去向。当他成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成了他的最高的价值理想。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崇高理想,而且是一种现实的逐步推进的革命运动。中国未来要走向共产主义前途、眼前迫切要做的事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平等、人民解放。吕先生由此坚定地确立起既崇高而又切实可行的价值追求目标,并将个人努力奋斗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他努力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将个人的价值目标与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平等、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相结合,显然是吕振羽先生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工作的强大推动力。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又将自己的这种价值观与历史学的科学研究方式相结合,从而才得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提出和探讨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课题。
    历史学从总体上看是一门整合性的学问。从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客体来看,既包括人类历史进程的客体(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成果构成的历史环境)的发展,又包括历史的主体即现实的人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还包括二者统一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发展,其研究内容极为广阔复杂,具有综合的性质。从历史研究的主体来看,历史学家可以用多种认识方式来研究历史,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历史的科学认识方式,即探求历史事实及其发展的真相、本质;一是对历史的价值认识方式,即探求历史的客观事实对历史主体,尤其是历史学家所代表的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的作用和效应。对人类历史是可以侧重于以科学认识方式进行研究的,如史料的辨正辨伪,真实的历史事实信息的发现和清理,按照空间范围和时间顺序对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过程的整理,在或广或狭范围内对历史规律的探求等。这样的研究对于积累社会的历史文化是有贡献的。兼具革命战士和学者气质于一身的吕振羽先生,对历史的科学研究方式是重视的,但他又不仅满足于此。而是在他的时代条件下,使对历史的科学研究与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上作出一系列始创性贡献的内在的认识原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