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问题 时值盛夏,读书可以消暑,更兼能益人心智。新购史念海先生的《中国古都和文化》,其第二篇《中国古都概说》洋洋十余万言,列述都城计217处,涉及可知的王朝或政权277个;并一一指出各处都城的年代先后和积年长短。此前比较系统的论著,是清初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其《总序》两卷,列举伏羲氏以下至元朝约37个政权的35个都城(不含陪都),卷3以下分述17处都城的沿革历史和经营设施。 二书各有详略。顾氏之书所引资料,文献之外仅限亲身游历,尚无缘大量参据城址考古成果,且混杂传说与信史,所举又不全,但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不可没。史氏之书后出转精,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并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分布、转移问题。 确定中国古代各朝政治中心之所在,探索它如何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很复杂的问题。不过,一般说来,都城是政治中心,在中央集权传统强大的国度里尤其如此。从建都、迁都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政治中心分布流转的历史,应该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途径。 但两者也有不尽相合之处。其主要区别有四。其一,中国古代有相对统一时期,也有分裂割据时期。即便是相对统一时期,周边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政权。就中国整体范围而言,这些政权的首都的实际政治控御力、影响力,差异很大,堪称一时政治中心者,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其二,都城的设立、迁徙和废弃,有具体的起止年月,而国家政治中心的存续流转,则未必也有那么清晰、严格的时间界线。其三,有时候,一个政治名义上的首都,不一定就是它实际上的首都:或者事实上已经迁都,但旧都作为首都的名义尚未改变;或者皇帝所居的正式都城在一处,而当轴权臣的府署却在京师之外的另一处,故旧史往往有“遥制朝政”一类的说法。其四,都城对全国的政治控御力之强弱也可能前后会有所变化,一个王朝的强盛时期与衰弱时期,首都虽城阙依然,而它扮演全国政治中心的角色的能量和处境,却可能已经有极大的不同。但我们注意到这些区别后,仍可以认为中国古代主要都城的编年排列,还是从某个特定视角中,在某种近似程度上,画出了国家政治中心的流动曲线。 中国古代部分政权都城编年 本表的编制,主要采用史氏《中国古都概说》一文的材料。应当指出的是,史氏列述都城近二百处,本表只涉及54处,此中取舍是否允当,尚可斟酌;再则,史氏基本不论春秋时期的都城情况,本表编年条列时就此做了必要的补充。另外,一些都城的起迄年代,表中偶亦与史氏之文不相一致。总之,本表必有疏误之处,这是只能由笔者自己负责的。 关于都城编年表的几点说明 1.陪都问题 中国自西周以还,逐渐形成设立陪都、辅京的制度和传统。各朝陪都情形不一,有许多只是为了尊崇皇帝的祖居、祖陵所在地或其本人发祥地,实际政治功用不大;有的只是作为天子巡狩游幸,回避兵祸的去处,如非正式迁都,所任政治职能也很有限;许多割据政权也设陪都,就全国范围而言,其政治影响力更弱。即使在旧史所谓统一王朝时期,专为加强控御全境而设的陪都,如隋、唐的长安和洛邑,曾屡次更替一为首都,一为陪都,这时陪都的政治影响力超过割剧时代许多分主政权的首都。然而,统一王朝的首都和陪都,在政治功能上是联为一体的,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列主次二都或多者,便不能正确体现当时最高政治中心仍只有一个的政治势态。分立政权的首都,彼此不相隶属,若单列某个王朝都城,那也不能比较完整地反映诸国首都各自为政的政治态势。所以,本表西周后一律不并列首都与陪都,只列主要割据政权首都。 西周天子虽是各方诸侯的共主,但它对封国的统治力度远不如中央集权制下对州、郡、县各级地方政权的统治,且镐都偏居西昆,关山阻隔,受当时交通条件限制,它对方国诸侯的控御,主要是通过“居天下之中”的洛邑来实现的。周天子每年到洛邑王城召会诸侯,接受朝拜。洛邑不是一般所说的陪都,而是西周统治东方各国的政治中心,就对地方的统治力度而言,其地位并不亚于镐都,所以,把洛邑作为陪都特例列入本表。 2.大割据时代的分立政权问题 割据时代的分立政权,大小强弱不一,表中只列入比较最具全国性影响的几个。如,春秋之国,号称数百,今日能确指都城所在的,也有八九十个,表中仅列曾经不同程度“称霸”的8个诸侯国。 东周王畿缩小,军力削弱,天子权威远不及诸侯霸主的权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一方面,王都洛邑仍是诸侯共举的都城所在,霸主国仍要打着“尊王攘夷”一类旗号行事;另一方面,从周平王东迁(前770 )至齐桓公始霸(前679),其间尚有90年空档,故表中自前743年起列入有“小霸”之称的郑国;郑庄公死后,力量有所削弱,不能维持相对霸主的地位,遂再补入当时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力最强的宋、鲁二国。郑、鲁、宋之后,齐桓公等五霸迭兴,时间并不连接,而洛邑王城的地位则每下愈况,故表中新霸主兴起后,仍并列旧霸主国都,借以表明分裂割剧形势下政治多中心局面的延续性。 此后,战国时期未列燕国;五胡十六国未列大夏、西秦、南北二燕和陇上“五凉”;五代十国未列荆、楚、闽及南北二汉等,也出于衡量强弱的考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