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3)


    三、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关键概念与关键原则
    围绕着“个别的就是普遍的”主导概念,历史主义史学认为,历史研究就是研究事实,而事实只应说明和叙事,说明事实就是证明历史客观性,历史客观性中体现着历史真理,具有历史真理的认识就是科学的历史学。从而形成如下关键概念:历史事实、说明、叙事、历史客观性、历史真理、历史科学性。以下将逐一地解释这些概念。
    历史事实。这一概念在历史主义史学中指涉多种含义:一是指涉事实是实体性构成,如指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二是指涉事实的载体是史料,史料证明历史事实的存在。三是指涉事实的表述。时间、空间、原因、过程、结果等为构成事实的要素,用来指涉事实的状态和表现。法国历史学家米涅曾说:“一桩桩的事情发生得多么连贯一致啊,他们又是如何地利用人作为媒介,利用事件作为时机,而必然地完成自己啊!……与其说是人指导着事情,不如说是事情指导着人。”[10](P341-342)历史主义史学认为,得到确定的历史事实就成为历史知识。
    在历史主义史学中,用来指涉历史事实的做法,习惯上体现于对历史的定义中,即把历史定义为过去发生的事。在这一定义中,包含了历史由事实构成,研究事实就是研究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等含义。历史事实这一词汇是历史主义史学定义历史的关键概念。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这一定义还界定了事实的形式——它是过去的,即事件是已发生的过往。历史不仅与事实画等号,还与过去画等号。历史主义史学将人类的过去作为研究对象。这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鲁滨孙在其《新史学》中所说:“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事业的一门极其广泛的学问。”[11](P1)还说,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过去,他的职责就是让人们了解历史,追问历史,就像回忆自己个人的行为和经验一样。只有过去才可以解释我们自己的现状和我们的事业。
    说明。由于把事实作为历史的根据,历史主义史学主张研究历史只能用“说明”的方法。事实是存在,对于存在只能说明。作为方法,说明的特质是用证据证明。在历史主义史学那里,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事实,研究事实就是用证据做出证明。由兰克提出并为历史主义史学一直奉为信条的“如实直书”概念,在方法的层面上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它指的是:在历史研究中应避免用概念作为框架去剪裁史实,而应在事实中探究历史的相互关系。论证问题时,以事实为据,没有事实不予论述或搁置不议。由此,叙述的方式是事实证明式的。历史主义史学主张,在历史研究中“证据比阐释更为重要”。[12](P18)在进行论证时,往往从事实中存在的疑问起头,指出问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与事实不符,继而分析问题与事实不符的原因,并用新发现的事实或是对原有事实做出新的解释进行解答。解决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用事实表述,以事实立论。历史主义史学所用的“说明”概念贯穿了反映事实、再现历史之义。
    叙事。在历史研究主要是说明事实和再现历史之观点的影响下,叙事自然成为历史主义史学的表述方式。科学研究的一大特征是,揭示客观存在于事物中的因果关系,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也要服从这一目的。但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用概念而是通过提供证据和叙述事实进行表达。如,在历史写作实践中,历史主义史学家们把“事件的发生依照时间顺序来安排,这时,先前还很模糊的原因和结果就会变得一目了然”。[12](P68)为了满足揭示因果关系的要求,叙事要求区分什么事实是重要的,什么事实是关键的,什么事实应该着重叙述,什么事实可以一笔带过。选择和安排事实被认为是史学家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素质,是历史写作中“最重要的过程,是最困难、最棘手、最容易出错,也是艺术性最强的部分”。[12](P60)选择是叙事的真谛。叙事也不是不要概括,它反对的仅是用概念去进行概括,而提倡从事实中自然形成的概括。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道:“首先搜集事实,再以叙述性方式对这些事实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发现自行出现的理论或历史的普遍性”。[12](P26)这是历史研究揭示普遍性的方式。一次,她在一部个人回忆录中发现尼古拉斯大公爵在1914年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时流下了眼泪,她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当她在众多笔记中查寻到关于丘吉尔以及法国战争部长墨西拿哭泣的记述后突然明白了。巴巴拉写道:“我的下一句话几乎自己跳出来:‘1914年间有一种气氛使那些感受到它的人为人类而战栗。’”巴巴拉这次难得的经历的回忆,是历史主义史学处理叙事和概括相互关系简明而经典的文本。“1914年间有一种气氛使那些感受到它的人为人类而战栗”,这是概括,但不是概念式的,是事实的凝集和形象的概括。
    历史客观性。在历史主义史学中,历史客观性既指历史是独立于历史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无论主观的历史认识主体是否意识到,只要是发生过的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也指历史研究的结果只有符合事实才是客观的,追求历史客观性是历史研究的目的。兰克如实直书的概念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它主张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根据发现的事实讲述发生的事件。兰克在研究中世纪史时谈道:11世纪中叶,教会和国家之间产生重大分裂,虽然给社会造成了动荡,但却促进了欧洲的发展。他指出:“因为分歧和斗争都是事物发展的本性所决定的,也正是在这种对立和斗争中间欧洲精神才能逐渐成熟。”[6](P58)在谈到14、15世纪欧洲历史即将发生的重大演变时,指出:“是事物的本性决定了在僧侣等级制度统治时代之后将出现另一个时代。”[6](P81)兰克把存在于教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作为事物的本性看待,把不同历史阶段的递进看成客观自然过程的思想,体现出历史主义史学认可历史客观性的方式与方法是反映论式的。法国历史学家斐斯特尔亦提出过和兰克相似的观点,他说:“历史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收集、解释并比较全部原文,就一定可以得到没有争执的结论。”[10](P368)斐斯特尔的意思是,在原始材料中反映着历史事实,你只要找到最合适的,就能得到客观的结论。
    巴巴拉曾对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所认为的没有历史主体的认可,历史就不存在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她指出,卡尔曾说,未被记载的历史正如原始森林中的大树,在树倒下的地方,如果没有耳朵,哪来的声音呢?对卡尔的这一说法,巴巴拉提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因为它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错误的。问题的要点不在倒下去的树是否发出声音,而是它是否在森林中留下了痕迹。如果这些痕迹影响了动物的生存规则,改变了道路的方向、阳光照射丛林的范围等,不论有没有人听到,大树倒下这一行为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历史真理。指历史研究结论符合事实的提法。这一概念主张历史的因果关系存在于事实中,历史认识真理就是从事实说明因果关系的存在。历史主义史学认为,这是历史研究的科学价值所在。在历史主义史学那里,历史真理与历史客观性是同义词,主张,只要叙述了客观的历史,就是揭示了历史真理。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一书中,兰克在谈到基督教对西方历史时代演变的影响时涉及这一问题。他在考察基督教为何在罗马帝国时期成为世界性宗教时得出的结论是:“基督教最为有利的因素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科学和辩证本性。”[6](P25)这里兰克用“科学和辩证”这样主观的词汇,表述基督教这一客观事物的本性,内含着的意思是:主观认知如果反映了事实的客观性,就是真知,而真知就是真理。历史主义史学认为,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存在于历史事实中,历史研究产生的认识如果符合历史事实,就是历史真理。
    历史科学性。主张历史研究要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考订事实的真伪是历史研究的科学基础。历史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学是叙述真实的历史事实的科学。兰克曾说:“当我们放下手中的笔时,必须能够面对上帝说:‘我没有故意的或未经认真查核而写了任何不真实的事情。’”[10](P19)历史主义史学把尊重和反映事实等于历史的客观性、真理性,最终等于历史科学性。历史主义史学提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应使它的读者永远不知道作者是一个共和主义者还是君主主义者,是个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派。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提出:只要以客观的态度,全面系统地整理材料,确定有关事实,这样写出来的滑铁卢战役,就会使“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和荷兰人同样都能满意”。[13](P4)他甚至预言,随着档案的开放,历史学家可以获得“全部的资料”,这样一切有关人类的历史问题都“可以解决”,“终极的”“完善的”历史学时代即将到来。人类只有一种科学,这就是以事实为起点和归宿的历史研究。这是历史主义史学把历史事实作为历史学的科学性看待的最终表达。
    历史主义史学的关键概念一旦发生和确立起来,对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方式和途径、价值和意义、叙述的标准和形式等等,都形成了独特的实践行为,从而建构出历史主义史学的关键原则。如果说主导概念和关键概念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关键原则侧重的是操作和实践的层面。在历史主义史学实践中,以下关键原则主导着历史主义史学的研究行为:
    要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建立资料的权威性,以满足如实直书的“实”的要求。兰克早年在阅读瓦尔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昆丁·达沃德》时发现,司各特的路易十一与康明(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谋臣)的回忆录中的原型并不相符,这促使他下决心,要让历史叙述服从权威根据的引导。在为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1494-1514年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以下简称《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一书所用材料的情况说明中,兰克指出:“作为本书基础的资料是回忆录、日记、信函、外交报告、见证者的叙述。他种材料只在下述情况下方可引用:他们是可以从上述材料直接推衍出的、或是材料具有某种第一手的性质。”[1](P223)兰克在这里解释了什么是材料的权威性。布克哈特也强调:与整理性文献相比,原始资料具有绝对优势。原始资料把事实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用比较接近事实起源的形式来反映事实。“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在资料上下工夫,那么资料中蕴藏着的重要信息一定会在某个重要的时刻或者命中注定的时间作为回报向我们招手。”[7](P18)对此,著名西方史学史专家古奇评论道:“兰克创立了考证的科学,使历史学家学会了只满意于当事者本人以及同他所述事件有过直接接触的人的文件和通讯。”[10](P215)历史主义史学对待第二手资料的态度是慎重的、有节制的,它在研究的最初阶段使用二手资料作为指引,以找出所发生事件的大体框架,但使用这些资料作为证据的时候非常少。
    要让历史的启示隐藏在事实中,让事实本身作出证明,无须把指明未来作为历史研究的任务。兰克在解释他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一书的科学价值时,这样说道:“历史学被认为有判断过去、为未来指导现在的职能,对这样的重任,本书不敢企望。它只想说明:什么确确实实地发生了。”[1](P223)兰克对历史学家的任务作了界定:根据发现的事实讲述发生的事件。布克哈特亦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放弃自己的个体性,并且能够同时以平静和不安的心情看待不久的未来的话,如同我们观看自然界的景象,比如在陆地上观察海上的风暴一样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非常充分地体验人类精神历史上最伟大的篇章。”[7](P257)历史主义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应该以弄清事实、再现过去为直接目的,而不应当在一开始时,就以某种具体的政治目的,或道德戒律为追求。历史的政治性、道德性,是隐藏在历史事实中的,而这也就是隐藏在过去人类的行为和经验中,把事实叙述出来,其中自然包含着他们,无须有意识地把他们作为研究目的去追求。
    要以当时当地的视野为准绳,注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把事实放在历史条件下分析,而不以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为标准裁量他们。历史主义史学坚信,分析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时应注重将它描述为一个过程,在前后相继的事实中找出原因,对其不得不如此发生和演变的趋势做出说明和描述,使结论具有客观的事实性,防止主观意图对历史事实的侵害。它强调,研究历史时应提醒自己,“我们所处时代的和我们个人的意图,这是阻碍认识的最为可怕的敌人”。[7](P9)“我们必须消灭我们内心的一切欲念。”[10](P357)“必须要像当时的人而不是像近代人那样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事情。”[9](P366)“在形成自己的论点之前一定要先对材料加以论述……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必须从当时人们的了解和认知而不是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写作。”[12](P7)
    要让历史的普遍性在历史事实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避免用概念去指涉他们。这也就是,探求普遍性时,应注重历史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从他们当中寻找答案。历史学家的研究结论不应直接地用概念解说出来,而是应该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让事实本身来说明。历史主义史学经常关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是:背景与事态、事态与事实、事实与演变、内部与外部、部分与部分、局限性与时代性等等。兰克曾说,他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虽然是叙事的,但它有力地证明了历史的关联性。而《教皇史》强调了教皇统治在统一欧洲文明上的普遍作用。兰克的最后一部世界史写作,是以叙述历史的统一性为宗旨的。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欧洲文明史》里叙述了欧洲历史的多种普遍性表现。如罗马帝国把市政制度、成文法律和帝国统治的观念遗留给了后代,基督教会贡献了崇高的原理和世界性的组织,蛮族为人们带来个人自由和自愿联合的习惯等。
    布克哈特对历史的相互作用作过重要而充分的论述。他的《世界历史沉思录》就是以研究国家、宗教、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题的。布克哈特认为,首先,历史的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从来没有什么东西在其存在过程中从未起过制约作用或者只受到制约”,如“没有哪个宗教完全独立于与它相关民族的文化以及这个民族所经历的时代”。[7](P137)萨珊王朝、查理大帝的帝国、耶路撒冷王国的历史都可以为证。其次,历史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性,在某一种关系中,这一个因素可能在决定方面起主导作用,而在另外一种关系中,另一个因素在决定方面起主导作用。如“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政治或者宗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大的文化目标似乎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7](P26)布克哈特从国家、宗教、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失衡中,研究了历史危机的一般现象,对相互作用造成的历史普遍性做出了说明。他指出,当三者关系严重失衡后,他们失去了与其本源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果被压制的因素会在一定条件下爆发,从而转瞬之间世界的进程异常迅速,通常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变化犹如稍纵即逝的幻影一样登场和退场。他指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就是这种历史危机发生的典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