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达成策应香港作战的目的之后,阿南惟几为何执意要向长沙进军?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阿南惟几在策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初就有乘势攻略长沙的意图,开战之后在汨罗江以北地区的顺利进展,更让他产生了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长沙的错觉。


     


    


     


     


    阿南惟几


     


    他对长沙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相当清楚,认为香港作战结束,第11军虽已无牵制中国军队的必要,但攻占长沙仍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予蒋政权以无声的威胁”;“把(中国)向南方集结的兵力牵制到北方,使其有湖南随时有可能受到袭扰之感”;“表明皇军尚有余力”;“予第6战区以威胁”等等。


     


    他低估了中国部队的战力恢复程度,对于中方已在长沙周围屯集重兵的情况茫然无知,凭前次的经验断定汨罗江南至长沙间中方已无二线兵团进行有效抵抗,长沙的守军十分薄弱,因此,便不顾日方是仓促作战,后方供应困难,气候不利,敌情不明等兵家大忌,于29日贸然下达了“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的作战命令,要求第3师团及第6师团一部进攻长沙,第6师团主力、第4师团则扫荡长沙附近地区,保证攻城部队的安全。


     


    日军作战计划的骤然变更,使在艰苦条件下连续作战的一线官兵疑惑不解,“没有理解作战目的”,“士气难免受到影响。负责后勤供应的参谋副长二见秋三郎和负责侦察中国军队调动情报的作战主任参谋岛村矩康,均对攻长沙有异议,二见秋三郎更直言进攻长沙是“自暴自弃之作战”。


     


    第3师团渡过汨罗江后已经于29日向东移动,参加围歼中国第37军的战斗,可当晚却接到了“迅速由近路向长沙追击”的新命令,便重新部署,至31日,第3师团主力已南攻至长沙附近的梨市和东山,准备攻击长沙。


     


    此次会战,中日双方伤亡均重,日方的损失更大。中国军队的战报说:日军仅在战场上就遗尸56900多具,其中有大队长、联队长以上军官10人;被俘者139人。被俘人数之多,为历次会战所罕见。第11军发动会战的目的是策应香港作战,结果不仅作战时间上较香港作战为长,伤亡兵员更高达香港的2.5倍,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尤大。


     


    


     


     


    日军遗尸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上首次大规模的作战。此时,日军在太平洋各战场上的进攻比较顺利,美英军队接连失利,长沙会战的胜利在盟军方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提高中国战场的地位和盟军士气、支援英美部队在南方战场上作战有一定的作用。


     


    


     


     


    缴获战利品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2016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