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群言 以资循览——《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评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转载自中华古籍网 网址链接http://www.guji.cn/web/c_00000008/d_17513.htm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人博采魏晋杂书史乘编纂而成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其记事上追汉末,下及东晋,举凡三百年之名士风流,嘉言懿行,俯拾皆是。其“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作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鲁迅先生语),撰成之后,很快在朝廷和士人中发生影响。及至南朝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又“征引浩博,或驳或申,映带本文,增其隽永”。《世说》之文,传播愈众,影响日广。 唐修《晋书》,即多取材于此书。宋代以降,更是刻本繁多,尤为著名者,则有南宋高宗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刊本,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湘中刊本,元朝刘应登删注、刘辰翁批点之八卷本。进入明代,可能是因为书中所载名士作派较能激起明代士人的兴味,书稿的刊刻和评点均进入了兴盛期。刊刻较早且影响巨大的是袁褧嘉靖十四年嘉趣堂覆宋陆游刻本。此本被时人视为善本,一再加以翻刻,成为《世说新语》最为通行的一种版本,也是此后《世说》版本的主流。 评点方面,首开其论者为宋末刘辰翁,踵事增华者则代不乏人,诸如杨慎、王世贞、王世懋、王思任、陈继儒、袁宏道、李贽、冯梦龙、陈梦槐、凌濛初、张懋辰、钟惺、何焯、张端木等文人雅士纷纷注释评论,笔记专论更是屡屡涉及。纵观其评、校、注、论,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传统士人思想文化演进的轨迹。 其书流风所及,在东亚汉文化圈产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世说学”在日本更是成为显学。自冈白驹、桃井白鹿、大典禅师,以至恩田仲任、田中颐大壮、平贺房父,批点研究、刊刻者,颇不乏人,留下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研究“世说学”和研究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学界关于《世说新语》的文献整理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龚斌先生的《世说新语校释》、朱铸禹先生《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刘强先生《世说新语汇评》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更为全面地占有各种《世说》版本加以汇校,更为完整地掌握关于《世说》评注文献,做一次全面的汇校、汇注、汇评。 周兴陆教授辑著的“汇校汇注汇评”本,立足于未刊、原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花费数年时间在海内外各图书馆中查阅评点文献,认真作第一手文献的考辨、汇辑、校点,整理、汇集了南宋刘辰翁以来直至明清时期名家批点、校注的重要文献。其中许多文献都是珍贵的手批本、过录本,为一般读者所不易见到,之前从未被纳入研究视野。将这些文献加以汇辑,就是将前人的阅读经验和研究心得汇聚一处,这不仅可以帮助今天的一般读者鉴赏古代文学名著,也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学接受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汇集资料丰富而全面。书稿汇集了目前可知的所有古人及部分之前很少被学界关注到的民国学者的评注本,以及类书、笔记、别集、杂史中的相关文献,同时广泛搜罗了16世纪以降日本学者对于《世说新语》的注释解说,为“世说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海外文献和异域视角。 此外,在收录了各种序跋和相关评论材料的同时,还对传世的重要《世说》版本的馆藏、文献信息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学者深入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极大方便。 其次,校勘精审。整理者不仅仅是将历史文献汇集于一处,而是对一些文献的真伪进行了精当的考辨,如从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查阅到刘应登删注元刻本,这是现存最早的刻有刘辰翁批点的版本,整理者据此对后世辗转迻录而失去真相的刘辰翁批点文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厘清。同时从唐修《晋书》以及《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施宿等《会稽志》等类书、方志中将宋代《世说新语》版本定型前的引述文字列举出来,作为参证。 最后,底本选择审慎。虽然尊经阁藏董弅刻本为存世最早的宋本,但该本在国内长期失传,直到1929年才有珂罗版影印件传回国内。明清以来多数刊刻本都是基于袁褧嘉靖十四年嘉趣堂覆宋陆游刻本之重雕本。如以董弅刻本为底本,势必产生繁琐的校记。因此整理者选择了袁褧嘉趣堂本为底本,再校以唐写本残卷、宋刻本及明清各版本,避免了校勘的繁琐。 可以说,本书是对《世说新语》的一次集大成的文献整理研究,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世说新语》版本,丰富的汇注、汇评文献,而且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世说学”文献资料,从文本的搜集整理上为《世说新语》和“世说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化史以及海内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全3 册),凤凰出版社2017 年6 月出版,定价:280.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7年10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