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蒋介石力排众议,坚定抗战信念!


    本文作者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季我努学社顾问。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中国的首都沦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一个悲剧性的重大事件。中国政府当时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立即通电,声称中国军队退出,绝不至于影响我政府始终一贯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定国策,其唯一意义是更加加强了全国抗战之决心。此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政府主要领导人坚决拒和,一面拒绝德国陶德曼大使的调停,一面则坚决抵制国民政府的主和派。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过迁都议和的历史。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在1894到1895年期间,康有为曾经给朝廷上过一份奏折,其中一个主张是拒和,拒绝和日本人谈和;第二个主张是迁都,主张把当时清朝的首都从北京迁到西安,第三个主张是变法。但清朝政府没有接受康有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最后中日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马关条约》。


     


    


     


     


    康有为


     


    这次南京沦陷,中国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状况,所以,国民政府蒋介石做的第一事就是拒和,不和日本人谈判;第二是迁都,把中国的首都从南京迁到重庆。当时国民党内部是什么情况呢?12月15日,也就是南京沦陷的第二天,蒋介石召集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当时在会上一部分人主张和日本讲和,一部分人主张继续战斗,意见不一样。但在这个高级干部的会议上,主和者占多数,大部分国民党高级干部主张议和。


     


    


     


     


    南京沦陷,日军进城


     


    汪精卫本来对抗战就信心不足,在这个时候,汪精卫就向蒋介石提出,现在你不行了,还是让我出来,以第三者的面目组织一个新的政府,跟日本人谈和。可见由于南京的沦陷,汪精卫第一个动摇了,他要以第三者的面目,就是既不是国民政府,也不是当时的中国一部分亲日派准备成立的所谓维新政府,他要以第三者的面目出现,和日本人谈和。蒋介石当时就坚决地回答汪精卫:不可以!不可能和日本人谈和。


     


    


     


     


    居正


     


    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居正跟蒋介石讲,现在国都沦陷了,只有一个办法,只有一个出路,就是跟日本人讲和。居正跟蒋介石讲,如果你不敢跟日本人谈和,不敢在条约上签字,我居正代表你签字。当时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老先生,在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也批评蒋介石说,你怎么到现在还犹豫不决呢?要赶快谈和。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讲:“国民党的革命精神只有为中国要求自由与平等,而不能够向敌人屈服,不能够订立不能接受的条约,订了条约以后,就会增加我们国家民族永远的束缚。现在是一个大的危险的关口,我们必须以主义与本党的利益为前提,不能和日本人谈和。和日本人谈和,对外的战争可以停,对内的战争会起来,国家一定会出现大乱的局面。”蒋介石说今天最危险之点就在于停战言和。


     


    南京沦陷以后,蒋介石在日记里表示,“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他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应该承认,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淞沪大战,中国的75万军队打败了,南京的保卫战,中国的10多万军队也打败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应该说中国的抗战处在一个非常艰难、危险的关口。在国民党高层大多数主张跟日本人讲和的情况下,蒋介石坚持拒绝谈判,拒绝和日本人讲和,坚持迁都重庆,这是做长期抗战的准备,这是中国抗战的第一个艰难危险的时刻。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