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的国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与四方夷狄有何不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27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王开玺,男,1949年10月10日生,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政治史。主要著作有《南国风烟》,《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清通鉴 道光卷》。 2000年第5期《读书》刊载了刘禾先生的文章《欧洲路灯光影以外的世界》,文中谈到,清政府曾将外国人称为“夷人”。英国人最初对“夷”字的翻译有stranger(陌生人)、foreigner(外国人)等译法,而到了1830年,传教士郭实腊开始将“夷"字译为bardarian(野蛮人)。这一译法,“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非同小可”,“因为野蛮人’的说法大大冒犯了刚刚暴发的英国资产阶级的面子”。从文章的内容揣测,刘先生似非研究历史之人,故本人亦不便对其各种史学观点妄加评论,只想就其中有关“夷”字及其含义谈点想法。 王开玺先生 人云“智者千,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笔者可谓“愚者千虑”,但恐“仍有一失”。谬误之处,敬请识者指正。愚以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有关外国人是不是夷人的问题,决非一二句话即可讲清的问题。“夷”字可有古史之夷与近代之夷两种含义。古史之夷,是作为中华民族内部与“华夏”、“诸夏”等相对应的族系或族体而存在的。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繁衍生息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族的族类意识逐渐形成,自称“夏”、“华夏”、“诸夏”、“中国”等,以别于周边的其他族类。孔颖达注疏“华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又据《尚书正义》注释:“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日夏”,故“华夏”实伟大文明之谓也。 华夏族人又自称为“中国人”。据许慎《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曰:“中国之人……以别于北方狄、东方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东方夷由此观之当时所谓的夷狄是对有别于“华夏”族的其他族类的笼统称谓,而“夷”则特指居于东方的族类。因此,“中国人”或“华夏人”称周边其他部族为“夷狄”,首先是一种地域概念或层面的区分。伴随着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特别到了周代,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天下政治关系理论体系也日臻成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周文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