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海淀古镇风物志略》


    海淀镇在北京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海淀是湖泊的俗称,因为这里历史上泉流水田散布其间,俨然一派江南景色,故而得名。海淀最早见诸于历史的记载,被称为“海店”。根据侯仁之先生的研究,金中都有一条自古以来逐渐形成的大道,向北直出古代的居庸关,越过八达岭,直上蒙古高原。这条大道出中都正北门通玄门后的第一站,就是“海店”。它虽然地处台地之上,却旁邻富有江南水上风光的低地,享有水产饮食供应上的便利,且距城只有二十里,正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被称为“海店”。随着元大都城的兴建,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相继东移,终于形成经今清河镇、沙河镇和昌平城,转而西北,出居庸关的道路。因此元朝以后,最早见于记载的“海店”就失去了它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反而以水源见称的“海淀”一名流传下来。
    因为海淀独特的水上风光,使这一地区成为北京近郊营造园林的好去处。明代在此兴建清华园和勺园。清康熙中叶在清华园遗址的基础上兴建畅春园,继而又兴建圆明园、清漪园等,形成以“三山五园”为核心,若干附属小园林散步其旁的格局。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海淀镇也迅速发展起来。它既是通向皇家园林区的门户,又是为其服务的中心集镇。雍正时期在北京紫禁城内设有军机处,在海淀镇上亦设有军机处。海淀镇上还有御园的中营副将衙门、畅春园守备卫衙门、中军参将公所等。随着雍正、乾隆年间圆明园成为常年临朝听政的中心,海淀镇也就更加繁荣起来,老虎洞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商号多达百余家,海淀特产“莲花白酒”,闻名京城。而灯笼库一带则逐渐形成达官贵人的居住区。
    1860年和1900年,“三山五园”遭受到英法联军以及八国联军的破坏,导致海淀地区水源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民国时期,清华大学与燕京大学两座校园的建设,则是园林遗址利用的新起点。上述三段引自侯仁之、岳升阳《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
    1999至2000年间,由于北四环以及中关村西区的建设,原海淀镇的单位和住户被搬迁到其他地区,这一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宅院、古建筑等亦被拆除,胡同亦因之而不复存在。《海淀古镇风物志略》(以下简称《志略》)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海淀区政协组织编写的,目的是要为这座古镇留下了最后的文字、影像记录。书中所谓“海淀古镇”,大体上相当于如下的范围:北至北京大学未名湖,南至海淀南路,东至中关村大街,西至苏州街及颐和园路沿线。《志略》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海淀镇的历史及沿革》;第二部分主要记录海淀镇的文物古迹,包括第二章《海淀镇的园林与宅院》、第三章《海淀镇的胡同》,第四章《海淀镇的庙宇》;第三部分则讲述古镇的风土人情,由第五章《海淀镇的人物录》、第六章《海淀镇的商业、教育与卫生》、第七章《海淀民俗风情记》这三章构成。
    《志略》的主要价值在其史料性上,毕竟海淀古镇已不复存在,而该书对它的记录则是最为系统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志略》第二、三、四章对于古镇的园林、宅院、胡同、庙宇的介绍是全书价值最高的部分。书中记载的二十余条胡同,已全部无存;十九处宅院或园林,目前只有礼亲王邸园(即乐家花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萨利宅院(迁建,现为羲和雅苑饭店)、彩和坊李瀛洲宅园(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潮江春饭店)三处尚存;庙宇方面,《志略》所记共计二十六座,如今仅双关帝庙、火神庙、清真寺、恩佑寺、恩慕寺五处尚有遗迹可寻。经过上述粗略统计可知,《志略》记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物古迹已不复存在。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现在或将来的人们认识这些胡同、宅园、庙宇的最为基本的文献。
    对于每一处古迹或胡同,该书的作者除去叙述其历史沿革以及现状之外,亦能够澄清一些传闻之误或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考证,提出自己的论断。比如对于军机处胡同之得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军机章京退班后居住之所的“外直庐”,一种认为是军机大臣办理枢务之处。作者认为,这两种说法在清代不同历史时期均成立,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军机处的含义为前者;清末至民国初年,则是因军机处设在集贤院而得名,符合后一种观点。又如彩和坊24号院,作者指出:“宅院是李莲英出资兴建的,给其胞弟居住,旧时李莲英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镇西碓房居胡同,多少年来相传李莲英在这里居住是有误的。”
    由《志略》对于上述诸多历史遗迹的记载,我们亦可看出上世纪后半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不少庙宇在中关村西区建设之前,已经由于扩建道路等原因被拆除。例如清梵寺于1968年被海淀商场所占,遂荡然无存。药王庙于1991年时因扩建白颐路而被毁无存。这一类事情,想必在北京市乃至于全中国屡屡发生,不仅仅是海淀,因而无须多言。笔者印象较深的倒是《志略》中的如下记载:
    80年代老虎洞小学在拆真武庙大殿时,笔者在庙中渣土发现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赵永麟条呈时政弊,而忠诚捐躯事,并褒奖历史经过的碑刻四方块,当即将此碑拉回放在区委院内,几天后此碑被人偷运走,因碑文内容未拓,今已无法如实介绍。
    再碑刻被学者发现,且已运送至保安相对严密的区委院内。但有关部门仍然不能认识到石碑的文物价值而加以保护,致使其被盗运,下落不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无视文物的存在!
    书中记载的一些风土人情,颇能反映海淀镇的历史,还有一些则生活气息浓厚,生趣盎然。例如老海淀“穷老公,病和尚,育婴堂里的没娘儿”,其中的“老公”即“老宫”,是对于太监的蔑称,反映出他们与海淀的不解之缘,像早已消失的南海淀老公义地,老公出资开办的西大街仁和酒店、老虎洞路北的当铺等。又如昔日每至夏季,海淀镇附近玉泉山下柳浪庄上生产的各种河鲜纷纷上市,其中就包括水菱角。稻农将鲜的直接上市,老的用锅煮熟,用鲜荷叶包好,每包八至十个不等,然后提着盛放它们的柳条筐,喊着“鲜菱角来买,老菱角嗷”沿着大街小巷叫卖。这一幅画面,极具生活韵味。
    尽管《志略》全方位地为我们展现了海淀古镇的面貌,然而,或许是由于时间紧迫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该书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首先是图片方面。编者既已知晓海淀古镇即将不复存在,那么就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对古建筑进行拍照、测绘。具体而言,每一座庙宇以及宅院都应绘制平面图,每一幢建筑都应拍照并绘制其正立面、侧立面的图像。但《志略》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理想,这严重影响了它的史料价值。比如在编写该书时尚存的庙宇中,火神庙、双关帝庙、基督教海淀堂、小龙王庙四处有平面图或测绘图,永通寺、真武庙、观音阁仅有照片。园林与宅院这一部分则更加不尽如人意。例如萨利宅院,《志略》收录了平面图以及厢房立面的测绘图,为何正门、正房以及游廊等没有测绘图?又如鸡鸭佟宅院,只有大门的平面、立面及纵剖面图,编者似乎只为这一座建筑做了测绘。它被认为是“京西一处典型清式宅院,对研究清式建筑,有一定历史参考价值”,这样一座重要的建筑,为什么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此外,几乎每一座宅院或园林,均用类似于沈源、唐岱《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那种工笔彩绘手法绘出全景图。这种方式,虽然较为形象,但毕竟带有一定的写意成分,在客观性上不如用墨线画出的平面、立面图。图版部分,一本十六开的书,每页六至九幅照片,一页有如此之多以至于照片过小,不利于读者清楚观察每一座建筑物的细部。
    其次是部分段落语言风格的不恰当。《志略》是一部客观严谨的学术著作,叙述上应当避免口语化以及空洞无谓的议论。不过,该书却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例如以下这句:“在莺房南口建五道庙一座,至今有一住户家南墙基,还用昔日庙基花岗岩条石呢!”最后一句“……呢”过于口语化,不适合出现在《志略》这种类型的书中。更有甚者,则是下面这段:
    中华民族是有承袭传统的民族。当祖业在历史上消灭后,子孙们又在拼命地追求,企图寻找回来。先人所做的只要对社会发展有贡献,能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业,就应该肯定,今天不能否定昨天,儿子不能否定老子,孙子不能忘记祖宗。冯宁母亲的墓碑终于保留下来,冯宁的亲手画和使用过的笔砚终于保存下来,对其子孙来说,这是大敬大孝;对国家来说,这是珍贵史料。
    文物能够历经磨难保存下来,只要写“冯宁的子孙出于对祖先的孝敬,将他母亲的墓碑以及他本人的绘画、使用过的笔砚这些珍贵史料保存下来,值得肯定”一句就足够了,不必再大加议论,甚至联系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上来讲。而“先人所做的只要对社会发展有贡献,能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业,就应该肯定”一句则文辞不通,“儿子不能否定老子”云云则极其粗鄙,不堪入目。凡此种种,折射出撰写者文化素养的欠缺。
    最后,是体例的不统一等编排问题。书中所收录的侯仁之、岳升阳《海淀镇与北京城》以及岳升阳《海淀的环境与聚落》两篇文章均为学术论文的形式,引用《日下旧闻考》等资料均在文末加上注释。然而,其他部分却没有一条注释,即使在它们引用《日下旧闻考》的时候。《志略》的文章成于众手,编者只是按照既定次序将它们汇总到一起,而忘记了仔细核对资料,为每一处引用加上注释。此外,该书第215至216页,介绍“西直门到海淀——拉啦”与“黑灯影的鬼——跟上了”两句歇后语,在后一部分中,先是“西直门到海淀——拉啦”全文又重复出现一遍,然后才开始与“黑灯影的鬼——跟上了”有关的内容。如此明显的问题,在校对时都没有发现。以上这些,都是编辑过程中的粗疏不精之处。如果《志略》有机会再版,应予修正。
    从整体质量上来说,《志略》显得较为粗糙,逊色于稍早编成的《宣南鸿雪图志》以及后来出版的《东华图志》。作者虽熟知关于海淀古镇的种种掌故逸闻,但该书在图片、语言、体例等方面的问题体现出来的却是他们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包括必要的绘图技术以及学术规范意识。不过,海淀古镇已经不复存在,《志略》毕竟完整地记录了它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