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高忠严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以山西襄汾县黄崖村龙澍峪庙会为例


    摘    要:传统庙会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民众的集体记忆,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山西襄汾龙澍峪庙会(华佗庙会)因当地的华佗信仰而产生,早从明代起就有记载,一直传承到现在。基于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分析庙会空间在不同时期的构成要素及发展变化,研究发现,不同时期庙会空间构成各有侧重。从近年来龙澍峪新增的人文景观和主题活动,可以看到龙澍峪庙会重构主要表现在人文景观的扩建和文化空间的延伸。这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了创新和机遇,也为外来文化提供了栖息地,使得本土的和外来的民俗文化得到宣传、更新和融合,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合理保护。
    关键词:龙澍峪庙会;庙会空间;空间重构;民俗主义
    作者简介:高忠严(1975—),男,山西新绛人,山西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民俗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中的山西古村镇公共空间记忆和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6BSH048)。
    

    庙会作为乡村民众参与度较高的一项社区活动得到各方面的研究,分析传统庙会的重构现象是研究庙会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方向。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景观、扩展了庙会文化空间,还使民众的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山西襄汾县龙澍峪庙会自2014年龙澍峪景区开发以来,为迎合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旅游开发的需要,龙澍峪庙会空间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重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传统庙会空间向着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发生转变。
    一、关于本研究的综述
    (一)传统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是中国农村社会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北平风俗类征》里记载:“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由此可见,庙会是作为民俗信仰的产物存在于广大农村社会,传统型庙会也冠以名目各异的神灵,如:娘娘庙会、东岳庙会、关帝庙会、药王庙会等等,多以神灵的诞辰为会期,且安排在农闲时节,具有明显的祈祷节庆意味。除了供奉神灵、特定时间外,传统庙会还有另外一项功能,即作为农村集市的扩展和补充,具有商品交易的性质。学术界对于庙会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以民俗学界为例,岳永逸著有“庙会研究三部曲”(《灵验·磕头·传说:民间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朝山》),他认为:“乡村庙会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组织、经济交往、道德教育、审美娱乐、农耕生产等密切相关。”“庙会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事象,以敬拜神灵为核心。”“庙会是关系到人生仪礼、家庭伦理、历史记忆、群体认同、交往技艺和审美认知的精神性存在。”上述三点强调的是庙会的功能属性。还有学者认为庙会是“民俗展演的场域”,以陈勤建为代表,认为“庙会是多种民俗集中展演的、依托于庙宇,成为民众民俗集中展演的场域形态。”赵世瑜侧重研究庙会的调节功能,提出“庙会及娱乐活动存在明显的狂欢精神……具有心理调节器、增进群体凝聚力等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庙会的特征、功能,如高有鹏、刘晓春、高占祥等。上述学者对传统庙会的研究各有侧重点,综合而言,传统庙会是以寺庙为中心,以祭神、娱神为目的,是民众参与度较高的社区民俗活动,庙会通常是冠以某一神灵的名称,民众的信仰心理是庙会开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物资交流、商品贸易同样是庙会的功能所在,在信仰活动、娱乐活动、商贸活动下,庙会也增强了民众的本土认同感。正是凭借民众信仰的力量、多样的功能(还愿、祈福、娱神娱人、交际交流等),传统庙会在村落社会中才得以传承、更新。
    (二)庙会空间
    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场域,人们的各项活动在空间中展开的同时又塑造着空间。西方学者亨利·列斐伏尔(Henir Lefebvre)指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活动而产生”、“是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一个整体”。空间有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分,本文所要讨论的空间即为处于乡村社会中特定活动(传统庙会)下的公共空间。关于庙会空间的研究,有以下几类:将庙会作为一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来研究、分析庙会空间的文化传承功能、关于庙会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等。有学者认为庙会是村落公共空间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其中伴随着仪式习俗、表演、手工艺、曲艺等多样化的民间文化。陈勤建将进入非遗名录的庙会认定为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是多种生活文化融合的民俗化场域。还有学者将庙宇群体看成是庙会的物理空间,在庙会物理空间中的活动是“仪式文化空间”,二者作为庙会的两种文化空间而存在。
    本文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将庙会空间分为人文景观和庙会期间的文化空间两类。人文景观包括:庙宇、传说附加的景观、摩崖碑刻等,具有固定性、长期性、可触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庙会时间性的特征,所以庙会空间就具有了“流动性”,如庙会期间举办的非遗展构成了庙会的非遗文化空间、艺术表演活动构成了艺术文化空间等等,由庙会期间的各类活动形成的庙会文化空间则是具有变化性、时间性、可感性的特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庙会信仰空间不同于上述两种,它以庙宇为中心,既长期存在于乡村社会中,同时在庙会期间也扮演着庙会文化空间的主要角色,不刻意强调变化性、时间性这一点。
    (三)庙会空间重构
    庙会空间重构指的是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以庙会产生、发展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从应俗、应时、应需出发,增添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传统文化内核与文化元素,并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传统庙会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对于庙会空间重构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增多,岳永逸以妙峰山庙会的重构为例,认为当下庙会空间建构是多方力量参与的,有文化精英、旅游公司、基层政府以及普通民众,体现出民众的生活诉求。连建功认为传统庙会越来越向着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体现着现代社会文化对传统庙会的渴望。也有学者认为庙会空间重构在于对“乡愁”的重构,增强传统庙会的文化辐射力,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本文所分析的案例,即在文化旅游公司主导下,基于本地传统文化,对庙会中的人文景观和庙会期间的文化空间进行建构,使其发挥经济效益、传承庙会文化以及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以此达到多方面的平衡。
    二、龙澍峪传统庙会的空间分析
    龙澍峪位于襄汾县黄崖村西东侧,龙澍峪庙会又称为华佗庙会,已有上百年历史,是襄汾县内较有影响力的庙会之一,一年有三次会期:清明节、六月十三、九月十九,每次会期前后有三天。在明代本县崇祯庚午科进士王维屏的《游龙澍峪记》里写有:“岁时清明,四方赴祷者,往来如织,游者、息者、饮者、歌者,毂击肩摩,山林也而城市矣?”明代翰林学士王应吉在《龙斗峪华公庙记》里也同样写到:“岁时清明,祓者常数万人。”民国版的《襄陵县志》里也有记载:“黄崖村华佗神庙清明节,六月十三逢会。”县志里记载了庙会的名称及举办日期,当地学士的游记里则记载了古时庙会的盛大场面和其功能所在。传统庙会传承至今,形态上没有大的变化,与别处庙会也大同小异:是集商品交易、神灵祭祀、娱乐性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龙澍峪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峪中儒释道寺庙云集,尤为突出的是当地的华佗信仰。龙澍峪山上主庙为华佗庙,村内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庙宇也是华佗庙。当地的庙会是华佗信仰物化的表现,每逢庙会,前来烧香的信众不计其数,位于村中心主街道上的华佗庙就成为了庙会的中心。庙会期间,人来人往,街道上各类摊位琳琅满目,通常祭拜完毕后,庙会上的购物看戏就是人们的活动内容。人们前来赶会的另一个原因是龙澍峪山上自然景观优美,在村内祭神、逛庙会之余,人们还会前往峪中登山游玩、领略美景。所以传统的龙澍峪庙会分成两个不同活动内容的文化空间:村内是以华佗庙为中心进行的祭神娱神、商品交易为主的综合性活动;峪中是以游玩赏景、参拜儒释道各类庙宇为主的休闲活动。龙澍峪庙会的这种形态从出现到开发之前,一直如此。
    传统的龙澍峪庙会空间构成发生变化是在2014年,中惠源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对龙澍峪进行开发,龙澍峪就更名为“龙澍峪旅游景区”。开发以来,龙澍峪中破败的庙宇得到重修,峪中的空间布局有了详细的规划,公共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伴随着这些变化,传统的庙会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新元素的增加、强调民俗文化的价值、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表现使得龙澍峪庙会空间不断扩建和重构,向着更为广阔的现代公共文化空间转变。笔者梳理了自2014年龙澍峪开发以来所增加的人文景观和围绕节日活动以及传统庙会举办的主题活动,了解到龙澍峪庙会重构的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人文景观的扩建;二是文化空间的延伸。这两部分的重构均是在龙澍峪中原有的人文景观与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