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2)


    (三)大新下雷霜降节开发现存问题
    下雷霜降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下雷镇坐拥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大新县下雷镇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区位最佳等各方面优势,全力打造霜降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取得一定成效,对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然而,就大新下雷镇节庆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而言,依然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内容创新不足、缺乏精品项目以致特色不够明显,壮族霜降节发源地中心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随着境内的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越来越广为人知,广西大新县的旅游已初具规模,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蒸蒸日上,但县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尚显不足,接待能力有待提高。以下雷镇为例,镇上及周边的旅游住宿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农家乐、民宿等的饮食卫生条件有待提高,同时接待大规模旅游团较为吃力。此外,下雷镇的工艺品店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比较欠缺,缺乏专业团队设计和工厂制作,未能体现工艺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2.传统的“霜降圩日”未能得到持续性保护
    霜降节源于庆丰收,是丰收后的庆祝活动,分享自家农产品的喜悦,购买来年新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是壮族人民最初的也是最朴实的记忆,承载了很多情感。从这几年的霜降文化节的活动安排来看,“霜降圩日”未能得到可持续性保护和发展。圩日的形式应该保留并提供条件创新发展,这是当地壮族民众的共同记忆,不忘乡愁和念想,在交换中传递这份情感。
    3.各类优质文化资源亟待发掘整合
    下雷镇霜降节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但目前来看缺乏创新,文化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文化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受人才、技术、资金的限制,总体创意和创新不足,文化产业大多局限在浅层开发,未能因地制宜,深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缺乏适宜表现形式,市场认可度及游客体验感欠佳,民族文化品牌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例如,下雷霜降节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亮点,区格不明显,周边衍生品基本没有,霜降节的文化品牌效应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节庆活动趋于同质化,公共文化服务未能充分盘活当地文化资源,活动安排单调,这些各地常见的活动形式容易引起游客的审美疲劳,缺乏新鲜感从而降低对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新下雷镇的民族文化产业创新乏力,模式单一,缺乏新兴业态,亟待提质增效。
    4.当地居民的文化发展意识有待转变
    据调查采访得知,当地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清楚甚至不了解霜降节的节日来历和节日习俗,霜降节的历史传说、英雄故事、节日风俗等只能从老一辈当地居民口中得知,对霜降节的期盼也再没有老一辈人那么强烈,只是从众过节,鲜少关心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这对于节日文化的代际传承非常不利。
    三、壮族霜降节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建议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壮族霜降节必然要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在产业化开发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方法得当,保护和开发并举,秉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原则,有序开发,可持续性开发,注重自然及文化生态的保护。同时,深耕当地民族民间历史文化资源并合理开发利用,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促进活态传承。另一方面,文化品牌的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点,壮族霜降节文化品牌需要在加大力度、提高层次上下功夫。扩大品牌知名度,可发挥边疆贸易优势,以独具特色的“霜降圩日”为基础,促进民族特色文化贸易,打造民族文化产品贸易平台,充分发挥边境民族资源优势和边境跨界民族文化相通优势。适宜推进边境文化产业惠民富民示范带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生产性保护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推进文化精准扶贫,以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振兴边疆地区节庆文化,发挥非遗在助力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融入民间。
    壮族霜降节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应以“一个主攻方向,三个重要抓手”原则,即坚持优化壮族霜降节的文化品牌,保证其源头性质朴性同时又富有新时代的内涵;坚持三个重要抓手:一是抓文化资源优势,提升竞争力;二是抓平台建设,盘活资源要素;三是抓文化精品项目,带动区域发展。这需政府联合各方力量从以下几方面推动:
    (一)完善旅游基础接待和配套设施,美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基础接待和配套设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的选择和旅游体验,是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和保障。下雷镇在大力发展节日文化旅游时需下大力气改善和提高当地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如酒店、宾馆、民宿、农家乐等饮食、居住环境、公共卫生条件等,改善交通可进入性。同时,组织开展服务技能培训班,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接待服务能力,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二)讲好壮族霜降故事,展现壮族文化,加强霜降节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要推动壮族霜降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宣传先行。可组织相关文化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壮族霜降节日文化的内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名人,撰写霜降节日文化书籍,将壮族霜降节的英雄传说故事山歌再包装,打造几个文化IP,甚至可以改编成文化作品、影视剧等,探索推广数字化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面;发动社会团体和专业艺术团,创新开发、丰富壮族霜降节山歌/情歌对唱、歌舞表演等表演形式和内容;注重平台推广效应,在各级招商推荐会上适宜地介绍介绍壮族霜降节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特色旅游景区、景点;还可从那些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民俗活动、特产小吃等入手,开启霜降记忆重振或振兴计划,这些留存在老一辈人记忆中的美好事物,更能激发壮族人民的认同感,从美丽乡愁说起,更是难忘乡愁。
    (三)精准定位节日文化需求,创新节日文化服务方式与产品
    节日文化服务体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社会文化保障。未来,节日文化服务不仅要有效,更要精准,要在有效盘活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敏锐捕捉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创新节日文化服务方式与产品,科学合理地规划节日旅游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另外,在提高游客体验感、互动感和获得感的同时,政府和开发者应注重在少数民族饮食、器具、服饰等周边产品文化要素提升价值方面做文章,不断地挖掘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器具、民间工艺等文化产品内涵,做好民族特色产品开发。具体来说,在旅游饮食方面,充分继承和发展壮族制作糍粑、糯米等饮食文化,开发各类特色小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办竹编深加工、壮锦等民族服饰专门的培训班,形成产业化生产壮族民族服饰、竹编制品等民间手工艺品,通过霜降节搭建手工技艺产销平台;在霜降节上组织“霜降圩日”再现体验;指导游客参与到壮族板鞋舞、唱当地民歌等少数民族舞蹈和歌曲中,增强游客的体验性等。
    (四)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文化精品项目,塑造优质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挖掘当地文化及服务资源,以文化精品项目带动,通过科学整合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要进一步发挥民族特色文化的经济潜能,因地制宜,根据壮族霜降节文化内涵和特质去适宜地开发,利用现有壮族霜降节庆文化品牌效应,拓展核心创意的关联效应,开拓衍生产品,将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及其它产业结合,将现代创意与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结合,用高科技对民族特色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推动传统节庆文化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例如,作为壮族霜降节非遗生产性保护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倡导在下雷镇打造一个稻作文化体验馆,霜降时节,下雷镇青山、绿水、蓝天、金色稻田,五彩斑斓,宛如油画般色彩,就是一个天然体验馆。同时充分利用体验科技,声、光、电相结合,融入霜降节独特文化内涵和民族记忆,实现自然资源、民族特色文化全方位利用,可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还能充分调动当地壮族居民参与项目,更增加体验活动的真实性、原生态性和民众参与性,保护传承的同时发挥经济效益。还可发挥边疆地区优势,开发打造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壮族霜降节气农产品交易平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面向国内外市场营销,走特色化、精品化道路,以人为本,真正使节庆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惠及边民。
    (本文原载于《百色学院学报》2018年04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