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占君: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11 红旗文稿 胡占君 郭继武 参加讨论
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历史的地位和作用,他深刻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4页)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仔细研读其关于历史重要性的论述,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把握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
一、历史是民族的根源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历史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7页)它是人类活动的客观连续进程,紧密关联,无法割断。一个民族的历史永远是其民族的基础和根源。 历史虽是人类过去活动的记录,带有主观性,但毕竟“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3日)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演变等都是客观存在。“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是历史本体的载体,是通往民族根源的桥梁。 历史是民族安身之基,承载了民族的一切。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牢记历史。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就会失去根基,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无以安身。 二、历史写着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植根于历史,内涵于历史,在历史中创造,历史中传承,历史中熔铸,历史上都写着民族的灵魂。他借用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话说:“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而又不断浴火重生,关键就是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文化。它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页)这是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它是民族凝聚的坚韧纽带、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生命维系的血缘根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失去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就难以自立,无以自强、无法生存。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的,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它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久弥新,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创造的革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 历史是民族的立命之所,无史则无魂。我们要认真汲取敌对势力颠覆苏联历史、否定苏联文化、搞乱苏联人灵魂,“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的前车之鉴!(《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我们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国历史,颠覆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信念,搞乱中国人的灵魂,搞垮我国的图谋。我们要高度重视历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