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立破并举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52 《红旗文稿》2018/21 孟可强 方琴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内的一些错误思潮受到批判和抑制。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不断翻新花样,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不会一劳永逸。基于此,既应因势而动,将新时代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又应顺势而为、立破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征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诉求决定了其不可能也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其不断变化内容、调整策略、转换阵地、争取受众,更具隐蔽性、渗透性与复杂性。 历史虚无主义攻击的着力点在党史、军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将“触角”延伸到中国古代史以及古代历史人物,以此消解民族精神;还虚无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史,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隔阂;等等。 受到坚决抵制后,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更加隐蔽、多样。其在研究领域打着“价值中立”的幌子,在文艺领域披着“娱乐消遣”的外衣,在日常生活领域假借“还原真相”的名堂,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热点事件中抛头露面,相关言论被“精心设计”,营造出一种“无关意识形态”的假象,试图成为学术形态、娱乐样态、生活常态。 历史虚无主义曾一度在线上大肆蔓延,但随着管网治网的加强,其开始在网络中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如夹杂于网络评论及跟帖中、隐匿于历史文化账号及网络节目中、培植新的网络代言人,等等。但其同时并没有放弃线下阵地,试图通过出版作品、讲座活动等形式,加强线下对线上的配合与呼应,扩大其影响广度、加强其传播力度、拓深其危害深度,特别是抢夺青少年群体。 历史虚无主义还试图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批判方向等重新进行界定,甚至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合法性,诬称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但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征掩盖不了其政治诉求,其一直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有所“变”、有所“不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3年7月22日)因此,必须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统筹把握、整体分析、坚持不懈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观、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文化自信等方面入手,运用扰乱、动摇、误导、淡化等手段,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危害不容忽视、不能小觑。 侵蚀历史观。能否树立正确历史观,不仅是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虚无主义在“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改革开放”等诸多历史事件上,以及在诸多历史人物上,制造了一系列“虚无”事件与“虚无”言论,造成了一些人们产生历史认识与评价的偏差,试图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评价历史”等根本问题上侵蚀人们的历史观。 挑战政治信仰。历史虚无主义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对我们党过去艰辛的探索百般否定、歪曲,对党当下领导的建设一味诋毁、抹杀,对党未来光明的前景模糊、唱衰。 影响价值观念。历史虚无主义亵渎经典、调侃崇高、大肆恶搞,在“娱乐至死”中无形消解忧患意识;其非白即黑、上纲上线、以偏概全,在“形而上学”中隐性破坏思维模式;其颠倒是非、胡编乱造、弄虚作假,在“蒙蔽双眼”中潜在冲击社会心态。历史虚无主义在“道德虚无”“价值虚无”中悄然侵入日常生活领域,从细微之处发力,试图使人们在“应该赞美什么、贬斥什么”“应该追求什么、远离什么”“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模糊动摇。 消解文化自信。历史虚无主义在虚无历史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大泼冷水;同时奉西方的历史、道路、文化为神圣,从而成为西方文化的代言者、推销者。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在与“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相伴相生中,消磨社会记忆、挫伤民族自尊、打击文化自信,试图使人们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比较中外差异”“如何看待自身不足”等关键问题上丧失自信。 三、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 历史不容虚无,主流意识形态不能破坏。消弭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既要遵循批判错误思潮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殊性,精准发力;既要坚持批驳错误思潮的斗争性,又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性,立破结合。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根本对立、水火不容。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永远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继承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革命、历史创造者等的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阶级分析、历史分析及辩证分析的方法,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正本清源、解惑释疑,从理论深处将其驳倒。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研究中国社会实际问题,就“唯物史观”“意识形态”等重大课题做出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的阐释,从而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主动打好反击战。 把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掌握好、运用好、发展好。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终是为了教育群众、掌握群众,增强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要注意以立为本、立破结合,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使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落地生根。要通过技术、法治等手段严格管网治网,更注重网络内容建设、网络背后资本治理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要区分对象、精准施策。 在讲好中国故事与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展现社会主义的生机与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从宏观层面来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从微观层面来讲,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破解群众反响强烈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生态等领域的难题,不断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中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