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锡伦]什么是宝卷——中国宝卷的历史发展和在“非遗”中的定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34 中国民俗学网 车锡伦 参加讨论
摘 要:怎样解释宝卷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宝卷研究的前提。通过总结和补正前辈学者郑振铎、李世瑜和泽田瑞穗的研究,重新梳理和归纳宝卷的命义、宝卷的历史发展,特别是清及近现代民间宝卷的发展及其特点。以此为基础,对当代仍在流传的宝卷和宝卷演唱活动(宣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定位和发掘、保护等问题,提出讨论。 关键词:宝卷;宣卷;民间文学;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宝卷形成于宋元时期,流传至今,己近800年。宝卷进入现代学界的视野,也已90余年。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人文社会学界大都觉得宝卷可与自己研究的课题沾边,因而掀起一股“宝卷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学者和出版界开始编辑、出版宝卷集。21世纪初,宝卷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仍存有民间宝卷演唱活动地区的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均投巨资“发掘、整理、出版”大型宝卷集,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基础研究没有跟上,也缺乏科学的田野调查,因此,对各地宝卷和宝卷演唱活动(宣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定位,各地宝卷的搜集、整理、出版和推广,便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笔者虽然在一些场合提出,但至今没有展开讨论,借此机会与大家座谈。 一 什么是宝卷?这似乎不是问题。但是,认真阅读宝卷研究不可回避的三位前辈学者郑振铎((1898-1958)、李世瑜(1922-2010)和泽田瑞穗(1912-2002)的论述,便发现很多问题。 郑振铎在1927年发表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称“佛曲”(宝卷)、弹词、鼓词,“不类小说,亦不类剧本,乃有似于印度的《拉马耶那》、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特赛》诸大史诗”:同刊发表的《佛曲叙录》小引中称江南地区的宝卷,“为流行于南方的最古的民间叙事诗之一种”。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是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对俗文学的分类,提出了“讲唱文学”一大类:“这种讲唱文学的组织是,以说白(散文)来讲述故事,而同时又以唱词(韵文)来歌唱的,讲与唱互相间杂。”“他们也不是叙事诗或史诗;虽然带着极浓厚的叙事诗性质,但其以散文讲述部分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决不能成为纯粹的叙事诗。”变文是“讲唱文学的祖祢”,“当‘变文’的讲唱者离开了庙宇,而出现于‘瓦子’里的时候,其讲唱宗教故事者成为‘宝卷’,而讲唱非宗教故事的,便成了‘诸宫调’。”本书并将“宝卷”列作专章(第十一章),指出“后来的宝卷,实即变文的嫡派子孙,也当即‘谈经’等的别名”。 李世瑜是现代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开拓者、社会历史学家。1957年发表《宝卷新研——兼与郑振铎先生商榷》,反对郑振铎“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说,指出“变文是为佛教服务的,而宝卷则是为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秘密宗教服务的”。将宝卷分为“演述秘密宗教道理的”“袭取佛道教经文或故事以宣传秘密宗教的”“杂取民间故事传说或戏文等的”三大类,指出明清秘密宗教的宝卷主要是前两类。李世瑜在文中认为“宝卷”之名始见明正德初年罗清所著《五部六册》};20世纪90年代,在《“宝卷辑本”导论》提出建立“宝卷学”的动议时则提出:“宝卷是开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等代的白莲教及其各种支派所编制所使用的经卷”,认为: 《五部经》中所说的“宝卷”就是“宝贵的经卷”的简称。……后来各教派所编经卷就也采用了“宝卷”一词,当然也有少数不采用的。既经被多数采用,遂成为指称白莲教各个时期各种支派经卷的专用名词,就是说不论在正德以前(1506年以前)还是以后,不管书名叫不叫宝卷,都可称之为宝卷。 《五部经》即罗清所著《五部六册》。2008年李世瑜在所著《宝卷论集·前言》中提到他研究“宝卷”的计划时,也体现了这种观念: 宝卷学方兴未艾,我今后的打算首先是就我手边有的抄本前期宝卷进行研究,它们是《定劫宝卷》《白花玉篆》《普明禅师牧牛图》《东明历》《推背图》。再以《涌幢小品》所载88种不叫宝卷的宝卷为线索,按图索骥,继续搜寻,我想是会有结果的。 把宝卷定义为宋元以来“白莲教及其各种支派所编制所使用的经卷”(包括各式各样的民间宗教性通俗读物),不管“书名叫不叫宝卷”,同郑振铎定义的宝卷是一种讲唱文学形式,不论从文体形式和内容的角度,都不可能整合在一起。比如,李世瑜上文中提到的《推背图》是一部预言奇书,传说是唐代初年李淳风、袁天罡编写。现存明代以下多种抄本和刊印本,一般有60种奇特的图像,每一图像下各有一句描述语,诗一首。这些诗文用隐晦的语言,预言唐代及未来中国历史上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 泽田瑞穗是现代研究中国俗文学、民间宗教、民俗学等的著名学者。他的《增补宝卷研究》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宝卷的专著。他是结合宝卷历史发展(“古宝卷”和“新宝卷”,见下)对宝卷做出解释的。在本书第一部分“宝卷叙说”第二章“宝卷的系统”中,也反对郑振铎“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说,认为罗清《五部六册》中引用的宝卷“大多数是正规的面向大众讲道用的佛典讲义及属于坛仪的书”,“唐宋以来,科仪和忏法的题材及其演出法,是经过各个时代平行的传承、制作、实地表演而来的,而古宝卷就直接继承了它们的体裁和演出法。为了进一步面向大众和把某一宗门的教义加进去,而插入南北曲以增加其曲艺性,这就是宝卷及演唱宝卷的宣卷”。如此,他也不笼统地把宝卷归入“讲唱文学”,所以在第四章“宝卷的分类”中,将宝卷分为“科仪卷”“说理卷”“叙事卷”“唱曲卷”“杂卷”五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