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平]非遗资源图谱视域下的上海三官神话变迁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00 中国民俗学网 雷伟平 参加讨论
四、民国时的治病神话:三官信仰的自我救赎 上海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已经迈开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市中心,涌向租界;上海的棉布业遭到来自国外棉纺织业的打击,曾经作为棉布业中心的重镇,经济却呈现萧条状态。小刀会的失败也促使闽商离开上海。国外机器化大生产正在代替着手工生产,使得上海的乡村经济逐渐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可搜集的三官神话的数量不多;另一方面,三官神话的内容则趋向单一化,仅有治病救人神话,如图4所示。 图4 民国三官分布图 首先看松江的三官神话:“清初松江府华亭县辖下的某村,有一个三房和一子的仁兄大病在床,求医无效,命在旦夕。一天,来了一位道长……口中念念有词,说专治疑难杂症。病家一听,忙把他请回家来,三粒灵丹下肚,顷刻霍然而起。道长告辞……病家送出门来,恳求道长留个地名,日后好去拜访。道长说道:‘七月二十七晨,在昆山井亭港泥河滩相见。’说罢化一道清风而去。……到了那日,却在三官殿里瞧见三官老爷与那位道长的容貌无异。消息在松江一带传开,从此七月二十七日松江人都要到泥河滩三官殿叩拜三官老爷。”除此之外,还有两则异文,均讲原先泥河滩三官堂如何的破败,在这则神话传播之后,泥河滩三官堂香火旺盛起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注意到“华亭县手工业自古比较发达,明时棉纺织业‘衣被天下’”。说明通过构建泥河滩三官神的灵验神话有助于促进泥河滩的经济发展。 还有南汇祝家桥镇陈家庙的神话:“……吾陈氏,由镇江金坛县渡春申浦,卜居五团七甲。越五世,至廷章公,生有异相,年二十八便病危。夕梦见三人立床前,一诊脉、一持药、一捧茶,饮之醒,觉满身松动,病去过半。……越三日病愈。客来问疾,公以梦告,客曰:‘殆三官之神乎?当建宇供之。’公于清乾隆五十二年,鸠工建佛宇三间。中供三官神像……”材料中的陈氏来自镇江,在拙著《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中曾经论证过上海的盐民有部分来自镇江,这则材料再次证实了三官神话与经济的关系。 在战争的影响下,各个市镇的经济形式发生变化,随之三官神话也逐渐走向衰败。在经济衰败加转型期如何拯救信仰,其中很管用的方法就是制造治病救人的神话,在精神层面上减轻人们因经济等因素引起的痛苦。因此,当曾经产生三官的经济模式发生转变时,三官神话也容易产生新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