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红四方面军战大巴山:歼敌10万 建川陕根据地(2)


     粉碎了田颂尧的三路围攻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川陕苏区的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北起陕西的镇巴、西乡,南至仪陇、江口,东达万源,西抵广元、苍溪附近。纵100余公里,横150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00余万人。
     二、三次外线进攻作战
     1933年8月,川陕苏维埃政府在巴中城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任务》的决议。会议决定在进行苏区建设的同时,依托根据地,采取由北向南、各个击破、全面推进的作战方针,主动对敌发起外线进攻。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仪(陇)南(部)战役
     1933年6月,田颂尧“三路围攻”失败之后,大部分兵力撤退到嘉陵江以西,在嘉陵江东岸的广元、苍溪、阆中、仪陇、南部等地只有18个团的兵力驻守。红四方面军决定首先乘胜发起仪(陇)南(部)战役。8月12日,以红9军为主力,对敌发起攻击,历时半月,共歼灭田颂尧部3000余人,缴获枪支1000余支。夺取了洪山、三合、碑院等盛产食盐的地区,缴获食盐10余万斤,并恢复盐业生产,年产食盐70余万斤,保证了苏区军民的食盐供应。苏区扩大到仪陇全境及广元、昭北、苍溪、阆中、南部等县在嘉陵江东岸地区。
     (二)营(山)渠(县)战役
     盘据在营山、渠县等地的军阀杨森20军的部队,占据了巴中的玉山场、鼎山场等地,突出于仪陇和江口(平昌)之间,犹如一把刀子顶在根据地的腹部,成为红军向南发展的严重障碍。红四方面军决定发起营(山)渠(县)战役,拔掉这把顶在根据地腹部的刀子,首先消灭玉山场、鼎山场之杨森部混成第2旅,尔后,向南发展。红9军、红30军主力,于1933年9月22日对敌发起攻击,在红军的凌厉攻势下,敌军节节南逃。10月3日攻克营山县城,逼近渠县城郊,6日占领蓬安对岸的周口。共毙敌1000余人,俘敌团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枪支2500余支。川陕苏区向南扩展50余公里。
     (三)宣(汉)达(县)战役
     仪(陇)南(部)战役、营(山)渠(县)战役胜利后,红四方面军决心发起宣(汉)达(县)战役,打击盘据在宣汉、达县、万源、城口之敌刘存厚部,进一步扩大川陕苏区。刘存厚部盘踞达县20余年,有兵工厂、印刷厂及大批枪支、弹药和大量的银元、布匹,都是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急需物资。
     宣(汉)达(县)战役于1933年10月16日开始,19日解放宣汉,20日攻克达县城,21日占领万源,直抵城口近郊。历时11天,重创刘存厚的23军,歼敌6个团,毙敌10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8000余支,火炮36门,子弹500余万发,电台2部,银元100多万两,布匹20万匹,棉衣2万余套,以及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等全套设备。
     在宣(汉)达(县)战役中,红四方面军得到了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的有力配合,战后,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王维舟任军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