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米亚:术语、意涵及启示——基于政治人类学的视角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31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 严庆 刘赫 参加讨论
摘要:“赞米亚”意指特定群体逃避“国家空间”的产物,是打破民族-国家边界以研究东南亚高地社会所借用的概念。赞米亚区域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呈现的逃避特性体现在其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赞米亚及其所描摹的民族社会对于认知和理解我国的民族事务和区域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赞米亚;区域治理;民族事务 作者简介:严庆,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硕士研究生。 以部分或局部的视角研究社会整体文明是一种常用的学科范式。詹姆斯·C·斯科特的作品《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的出版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斯科特在书中借用了“赞米亚”一词,描述了逃避主流社会统治的东南亚高地人群及其生活。斯科特的这种跨区域研究能够弥补单一国家和单一民族研究的不足,这种研究以更为平实的视角探究族际间的互动,还能将局部研究归纳出的机理和规律性认知放诸其他空间或更大范围。 在国家视角成为政治学研究主流的当下,斯科特关于赞米亚的研究体现出政治人类学研究的特点,即在前国家时代或远离国家的场域内如何看待人类的政治现象,如何看待特定群体围绕权力和社群事务治理问题展开思考与运作。 一、“赞米亚”的提出及其意义 “赞米亚”(Zomia)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学家威廉·冯·申德尔(Willem vanSchendel)于2002年提出的地理术语,指的是历史上位于低地人口中心的政府无法控制的大面积的东南亚大陆。斯科特在其 2009年出版的新著《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中,深化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用以描述所有海拔在300米以上的东南亚高地。赞米亚区域辽阔,囊括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住着上亿少数族群人口,族群错综复杂,具有显著的族源认同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一般而言,站在现代国家的视角单独研究某一民族,往往会忽视该民族所处的族际生态环境以及族际之间的嵌合与互动,故而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斯科特超越主权国家的边界,从赞米亚区域的宏观视角研究东南亚人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地域研究方式。 (一)“赞米亚”的含义 “赞米亚”一词来自 Zo-mi的组合,是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边境地区几种相关的藏缅语族共同使用的高地语中的词。“赞”(Zo)是一个表示关系的词,意为遥远,隐含着住在山上的意思;“米”(mi)的意思是人民。Zo-mi表示边远的山地人。斯科特从申德尔那里受到启发,但又质疑传统的地区或区域概念,预见到横跨如此辽阔疆域的巨大高地具有鲜明的特色,应该成为一个有特定称谓的研究对象,故而“赞米亚”一词应运而生。 在斯科特看来,赞米亚是世界上存在的最大的无国家空间之一,这一地区在地理上也可以被称为东南亚大陆山地,它包括了从越南中部高地到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所有海拔 300米以上的地方,它横跨东南亚的五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和缅甸)以及中国的四个省(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部分地区),其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1亿少数族群人口[1],内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斯科特的研究中,赞米亚是为逃避“国家空间”而精心设计的艺术,那里的人群尚未被纳入国家机器的管辖范围,那里居住着的是崇尚自由、实施自我管理的人群,与他们有关的地理区位、耕作方式、农业作物、社会结构、口述文化、被狂热崇拜千年的先知等都可以被视为逃避国家控制的产物。所有这些特征都帮助赞米亚地区的人们逃避国家统治,避免被统合进国家体制,以保持国家边界之外的独立和自由。斯科特认为,赞米亚地区人们的这种选择是一种“次级适应”,是人们采取的“自我野蛮化”,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而不是以往文明中关于“野蛮”等“原始主义”论调所认为的被淘汰或落伍的产物。赞米亚创造了逃避者的历史与空间,亦造就了无政府主义的历史与空间。 (二)如何看待赞米亚及其意义 斯科特关于赞米亚的论述一经问世便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论著及观点引发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本格特·卡尔松(Bengt G. Karlsson)认为,斯科特关于赞米亚的观点为研究印度东北部社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斯科特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视角来挑战民族国家的霸权话语,这些霸权话语大体上已经描绘出了对该地区及其居民的刻板印象。他赞许斯科特的研究视角和论述,但对于斯科特的种族认同形成的观点(可以说是他的“激进建构主义”立场)提出了不同见解[2]。卡洛·邦古拉(Carlo Bonura)认为,“赞米亚”是一个创造性词语,这个术语混淆了区域边界研究的地理板块,它超出了掠夺性国家的范围,在概念上既令人振奋,又令人警醒[3]。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斯科特的研究给予了关注。云南大学的马青云认为,斯科特用“赞米亚”这个词来描述一个在地理上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地区,这种区域研究的思路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指出:“他(斯科特)在赞米亚这样一个跨越国际的疆界内,看到了山地民族的共性。”“赞米亚这个概念的发明,以及斯科特身先士卒的阐释和论证,为我们描述这些民族的过去提供了不少的理论和经验。”[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赞米亚”是斯科特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束缚而阐发的用以描述所有海拔 300米以上的东南亚高地的区域研究术语。赞米亚是一个“破碎地带”,由各种各样的高地避难所组成,它反映的是为逃离“国家空间”而精心设计的艺术,是无政府主义的产物,是令人生畏的地理环境的结果。赞米亚幅员辽阔,跨越了九个民族国家的边界,错综复杂,包罗万象,这一巨大的“非国家空间”是东南亚高地人的“逃避走廊”。这一“百纳被”①般的破碎地带呈现出巨大的流动性、渗透性、多重性,在不同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赞米亚人的社会也经常重组。 ① “百衲被”,原指用多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布块拼接缝制而成的一种薄被,此处意指赞米亚地区破碎的地理环境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