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世界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


    什么是“世界历史”?吴于廑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所撰总论中写道:“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代表了中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学科定位,不过颇有意味的是,这部书的定名是“外国历史”,而非“世界历史”。如果按吴于廑的论述,“外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非为一事,“外国历史”是世界各国的国别史,与中国历史相对应,而“世界历史”则是超乎其上的一门独立学科。然而,在中国学界,通行的“世界历史”概念,与“外国历史”概念,并无明显分别。吴于廑也说:“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虽然这样的“世界历史”概念确有其问题所在,没有中国史的世界史和没有世界史的中国史,都是不完整的历史。但是,考虑到这个概念的通行性,本文的论述范围,还是以现行的“世界历史”即“外国历史”概念为基础,大要论述其在1949年以后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体系的形成
    与悠久的中国史研究传统及其自成体系相比,中国的世界史学科起步晚、发展慢、底子薄。可以说,世界史在20世纪中国“新史学”中的地位基本还属于偏门,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著述亦多半为转译转论。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世界史研究才得到较大发展,形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这其中包括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的确立、研究机构的设立和研究的组织实施、大学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研究成果的发表等等。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其中具有统领性意义的,当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建立了对历史的全新诠释体系,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帝王将相等。这些基本的历史关系、历史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开始成为史学工作者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世界史学科指导地位的确立,有着与中国史学科的不同特点。首先,世界史难与卓有成就的中国史研究相比肩,但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史学科较少那些需要抵制与批判的“旧”传统积淀。其次,世界史研究者的成长多半始于1949年以后,他们自始接受的就是唯物史观的熏陶,与传统积淀深厚的中国史研究老辈学者相比,世界史研究者对唯物史观的接受更为直接、更易入心。再次,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流行的世界史著作基本来自于苏联,这些史著都是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对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指导研究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因此,唯物史观对世界史研究指导作用的确立,应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
    就实践层面而言,唯物史观的影响更多是通过苏联史著的引进和传播体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联科学院主编的10卷本《世界通史》。这部书“旨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书籍中阐明人类从远古至现代所走路程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的历史研究,“是把人类历史当作合乎规律的、被内在矛盾所推进的社会发展过程来加以研究的”。书中的分析框架及其看法,对起步时期的世界史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迄今还不能说已经消失”。
    与翻译出版苏联史著、强调以唯物史观作为世界史研究指导成为一体两面的,是对那些我们认为在唯心史观指导下的西方史学的分析批判。这些批判有些推动了世界史研究的发展进步,如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批判,但也有些反映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如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作用。对于这些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批判言论,后人也不必过于苛求。历史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历史研究同样如此。
    2.世界史研究机构的设立和研究的组织实施
    新中国的成立,为世界史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中国共产党从来都重视历史论述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世界史学科的建立更显其必要性。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集中领导体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从上而下推动世界史学科的设立成为国家行为,并使其从必要成为可能。世界史学科最初的建立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惠于这样的体制的。
    世界史研究专门机构的设立,始自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建立。1959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世界史研究组,1962年改称世界史研究室。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设立世界历史研究所(1977年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世界历史”命名的、专事世界史研究的机构,并由此而确立了其在世界史学界独一无二的中心地位。
    除世界史所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外国问题研究所、各省市的社会科学院、各级党政部门和军队系统的相关研究机构,尤其是各大学历史系,也都有研究世界史的人员。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为世界史学科发展带来了极大推动力。1979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世界史学科规划会议。此后,以世界史所为代表的各研究机构,都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迎来了自身的大发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不断成长。
    1978年以后的世界史研究,与之前相比,在组织形式方面最明显的变化是,学会的兴起、学术会议的举办和研究课题制的实施。世界史研究学术团体从无到有,数量众多,他们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发展。世界史学术会议的举办由过去的凤毛麟角而成为当下之日常,为研究者提供了发表见解、互相讨论的平台,使不少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世界史研究课题制开始设立,大大激发了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为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世界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学科大项之一。以2018年为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历史学科立项重大项目12项、年度重点项目8项、年度一般项目52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8项、后期资助21项。除此之外,各省市、各部委、各级研究单位和学校,也有数量不等的课题设立。可以说,长期困扰世界史学科发展的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有了大幅度缓解,当下的世界史研究者,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搜求史料,经费都不再是主要的困难。
    3.高校世界史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教育有了大发展。在中学,世界史是必修课程之一,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世界史常识,了解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全国各综合性高校都建立了历史系,各高校历史系大多建立了与中国史相对应的世界史教研室,进行系统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1949年以后世界史学科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其初始阶段,有两件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1950年代的中苏教育合作交流。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开设世界史课程,他们的讲授虽然受苏式教条的影响,但大多严谨认真,课程设置规范,要求严格,对培养中国的学生也就是后来的世界史教师和研究者,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是中国学生的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留学潮。1950年代,中国政府有计划地选派留学生到以苏联为中心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留学,这批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多年系统的专门化历史教育,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成为起步阶段世界史研究的中坚力量。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世界史教育得到了更大发展,形成了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的全方位的世界史教育体系,高校也成为世界史研究的重镇。原先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比较强的学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半保持了这样的地位。也有过去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并不位居前列的学校,如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发展迅速,形成为新的中心。以教育部定期举行的学科评估为例,2017年的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世界史学科A+级为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A-级为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学科被列入同年公布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世界史教育的大发展,为世界史研究奠定了人才之基。
    4.世界史成果的发表
    1949年以后,世界史论著的出版,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窄到宽的过程。1950至1960年代,世界史论著出版数量不多,涉及领域较窄,“文革”时期,世界史论著的出版跌落低谷,数量很少。1978年以后,世界史论著的出版迅速回升,数量众多,而且涉及世界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具体见下节)。
    论著出版之外,世界史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是专业期刊。1954年,中国第一本专业历史研究期刊《历史研究》创刊,不过其上发表的世界史论文数量明显少于中国史。1978年,由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期刊《世界历史》创刊,成为世界史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此外,大学学报和各省市社科院或社科联主办的学术期刊,也都发表一定数量的世界史论文。近些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的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和《古代文明》、天津师范大学的《经济社会史评论》、上海师范大学的《世界历史评论》,成为新出的世界史研究专业期刊。据不完全统计,1978—2008年,发表世界史论文24 000余篇,出版著作2300余部。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重要性日渐增长。1999年,由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网”上线,现已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世界史网站。
    唯物史观为世界史研究确立了指导思想,世界史教育为研究培育了人才,世界史研究机构和高校世界史教研室的设立为研究构建了研究体系和队伍,世界史成果的发表使研究得以发声并扩大影响。所有这些相叠加,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