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大海不回头:邓小平不回家乡的难解之谜(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55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邓小平故居管理局局长马福告诉记者,据邓家族谱记载,邓家有过辉煌的族史,迁入此地后邓家第十二世孙邓时敏,1745年官至大理寺正卿。告老还乡后,被清政府授予通奉大夫。为表彰他的德行,嘉庆皇帝下旨为其家乡赐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不过,牌坊村在“文革”前和“文革”期间,曾三次改名。 1958年“大跃进”时,全国刮起“共产风”和“浮夸风”。牌坊村改成了“伟大大队”。1962年,刘少奇和邓小平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实行农业改革的紧急措施“三自一包”。次年,“伟大大队”又改回了“牌坊村”村名。1966年“文革”开始,邓小平被戴上“党内策二号最大走资派”的帽子,村名改为“反修大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平同志主持工作,拨乱反正,牌坊村又恢复了原名。 在今天的牌坊村,人们仍然记得这样的顺口溜:“我是广安叫花子,最恨江青几个人,小平同志快出来,免得我们饿肚子!”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