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晋孔宇徐璐]互联网民族志——媒介化的日常生活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0:11:54 中国民俗学网 曹晋 孔宇 徐璐 参加讨论
二、互联网民族志与“参与观察”原则 马林诺夫斯基确立了“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的准则,要求民族志搜集资料的主体与理论研究的主体的合一(高丙中,2006),强调偶尔的问询和与土著人亲密接触所能带来的研究深度是完全不同的。马林诺夫斯基所确定的民族志研究的原则将民族志学者从书斋驱赶到田野之中,明确提出研究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就是较长时间的实地生活经历以及对土著语言的掌握和熟练使用。互联网民族志承担起探索线上社群文化实践,深描个人与社群在线上所展示的观念、意义、关系和符号系统,并强调与线下文化的扩展构连,正契合了民族志对文化意义进行深度探寻的意指,其探寻质量的保证正是马林诺夫斯基确立的参与观察的研究原则。 海音的《虚拟民族志》出版于2000年,此时的民族志刚刚经历了“表达危机”,关于互联网民族志研究的辩论也方兴未艾。海音巧妙地继承了科学民族志和实验民族志的思想成果,对互联网民族志的合法性展开论证。在她看来,互联网民族志要求我们重新回到马林诺夫斯基所确立的民族志原则:作为一种方法论,民族志的核心原则是“参与”而不是“旅行”。民族志者“参与”的目的是参与对话与互动,研究者通过与文化成员进行反复的社会互动而参与到对话和意义生产中。面对面的互动之所以对民族志重要就是因为它们确保了学者持久且连续地深入到田野之中,切实地体验文化并且和“当地人”(也就是局内人)共同建构文化意义。民族志学者长期深入田野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仪式,表现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 “参与”是互联网民族志必须继承的民族志原则,但是民族志田野发生了转变,因此有的学者质疑互联网民族志的正当性和有效性。互联网使文化社群突破时空限制,文化成员的互动更多是依靠互联网来中介。研究者与文化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也被计算机中介的互动所取代,而且这种互动中包含了或即时的或延时的多种形式的文本。互联网民族志研究的是互联网文化,使用互联网沟通交流的人并不需要在线下空间中面对面接触,那么学者是否也可以重新回到书斋,通过网络中介与人发生互动呢?研究者和网络参与者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之后,研究者还能做到参与观察吗?网络观察是否可以作为研究的权威性材料运用? 参与观察是指通过在研究场景中参与日常性或惯例性活动来学习的过程。和面对面民族志者一样,互联网民族志者以“新来者”的身份进入田野,与调查对象进行频繁的互动,学习他们在自己社区中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新来者”要学习社群内表征“局内人”文化和身份的技巧和规则,与他们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参与成员的社会实践。互联网民族志者学习的过程也是将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实践和规则“陌生化”和“问题化”的过程,研究者自身的经验既可以激发研究者的灵感,也可以成为有待进一步分析的研究资料。同时,互联网又使“潜水”成为可能,库兹奈特认为“潜水”是为“文化入场”(cultural entrée)做准备,也使得在自然情境下体察线上文化交往成为可能,减少干涉和介入(库兹奈特,2016)。不同于过去的民族志研究者需要居住在文化社群的物理空间中,互联网民族志者的参与是间歇的。人们不可能脱离肉体,真正生活在网络上。尽管互联网无处不在,但是线上、线下世界相互交织,人们往往在两个空间中不断穿梭,或者说同时生活在两个时空之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网络参与者和研究者一样都是间歇地、不完全地沉浸在网络上。海音对个人网页的研究在办公室里进行,她一边与线下时空中的同事打电话,一边在网络上查询信息。这样的参与方式意味着互联网民族志研究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完整的、经典的、身临其境的、实地的民族志研究者要少得多。 有学者对“参与观察”的说法表示质疑,进而提出了新的与田野建立联系的方式“参与体验”。“参与体验者”说明研究者接纳了互联网的共享精神,成为文化社群的积极贡献者。但是使用“体验者”而不是“观察者”也暗示了研究者无法直接观察其他文化成员的行为,只能通过参与社会互动来体会文化社群的感受(Garcia,Standlee,Bechkoff J,et al.,2009)。事实上,对发生在聊天室或论坛这样的网络时空中的互动进行参与观察,往往意味着研究者不可能直接观察到互动的个体在线下时空中的行动。我们无法同时与正在通话的两名参与者在场,通常情况下,仅能获得其中一方的信息(包括他的面部表情变化、同时多任务处理情况和通话之后的反应等)。抑或是当一位参与者更新了其脸书状态,我们很可能仅能通过对他的民族志研究获取他的发布意图,但却无法得知他的好友如何理解该状态,甚至,是否看到该状态都存疑。与格尔茨研究眨眼的情况不同,当看到一条博主的微博新状态,研究者无法确定其关注者是否看到了该状态,是否与研究者有着同样的解读。但是许多情况下,研究者仅仅有线上体验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互联网民族志。当海音发现线上的互动和短暂的对话并不能帮助她完整描绘出闲置物品处理对社群成员的意义时,她采用深入访谈的方式来弥补无法完全参与所造成的不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失去行动和情境的背景,语言是没有意义的。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将文本生产的社会过程视为意义和中心。对互联网上的文本分析可以将网络视为文本的拓扑过程,从而解读出文本的联结方式以及现实的呈现和建构方式。但是对文本的专注可能会让研究者失去某一些社会情境的细节,从而造成无法描绘和理解线下和物质社会背景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而在线下时空中的参与观察或深入访谈就是为了挖掘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如何渗透进人们日常的互联网实践之中,为互联网上的互动提供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