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多情反被无情恼:嘉庆皇帝和英国的滑稽外交(6)


     八旗赫濯雷霆迅,四路奔逃风鹤惊。
     伟业承天昭继绪,奎文书事凛持盈。
     经临故垒瞻前烈,缅忆神谋勉守成。
     周览川原怀往迹,渺躬绍统矢衷诚。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嘉庆帝命令将他的这首诗也刻到石碑上,不必另立石碑,就刻在同一石碑上就行。
     次日,嘉庆帝抵达盛京,入住盛京宫殿,连日拜谒福陵、昭陵,接见盛京文武官员、东北的宗室成员、蒙古王公、朝鲜使臣。他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赏赐三陵守陵官兵以及居住在盛京的宗室觉罗;豁免奉天府百姓一年的地丁银两;当地年逾七旬的百姓,不论男女,每人赏给一匹布、五斗米,八十岁以上者,赏给一匹绢、一石米,九十岁以上者加倍赏给;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处囚犯除死罪不赦外,均减等处罚。还派遣官员祭长白山山神,太子河、巨流河、浑河、松花江诸河神等。
     嘉庆帝在内务府官员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盛京故宫陈列的祖先遗物。在乾隆四十八年,他曾随父皇来过一次盛京,看过这类陈列,如今发现有些物品已经不见了,赶紧询问,原来盛京官员认为这些国初遗物已经糟朽,有碍观瞻,收到库里了。嘉庆帝批评他们“殊不晓事”,“不知大体”,命令立即恢复陈列,并指出了一些陈列品上标签的错误,指示立即更正。盛京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出,诺诺连声,好在嘉庆帝心情不错,并没有处分他们。
     嘉庆帝执政期间,曾两次回盛京祭祖。第二次是嘉庆二十三年,这次他带来了皇次子绵宁、皇四子绵忻,希望他们能亲身体验祖先创业的艰辛,继承祖先的遗志。祭祖完毕,离开盛京之际,嘉庆帝对皇子说:盛京为国家大本,三陵为发祥始基,后世子孙要时巡旧国,若存偷安之心,不来盛京,则为大不孝,非大清国之福,天祖必降灾于其身!
     绵宁、绵忻立即下跪,表示谨遵圣谕,不忘故里。
     嘉庆帝点点头,又警告诸臣说:“百官士庶,若妄言阻止,则为大不忠,非大清国之人,必应遵圣训立置诸法,断不可恕。”[《清仁宗实录》卷346,嘉庆二十三年九月戊戌。]
     群臣也连连叩头,表态拥护。
     嘉庆帝启程回京,临别,他向故都城阙投下了深情的最后一瞥……
     他能想到吗?此后清朝皇帝再没有踏上东北的土地,他成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回乡祭祖的皇帝。
     塞外行猎,收获寥寥
     木兰秋狝指的是秋天在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进行的行猎活动,这一制度确立于康熙时代,借以训练军队,联络蒙古王公,当然,也带有行乐的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乐的目的越来越突出。
     木兰围场在承德北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本来是蒙古王公的领地。这里地势起伏,草深林密,野兽出没,尤其以鹿为最多。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清晨,八旗兵身披鹿衣,头戴鹿角面具,吹起满语称为“木兰”的鹿哨子,模仿鹿鸣,引诱群鹿前来,其他野兽也跟踪而至,清军立即合围,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然后由皇帝发箭,皇子、皇孙、王公大臣随即展开围射。入夜,点燃篝火,烧烤猎物,饮酒歌舞。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最后论功行赏,设宴庆贺,与蒙古王公依依话别。
     乾隆年间,著名学者赵翼随皇帝行围,他是文职人员,不能跃马横枪,白天在营垒留守。据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他闲着无聊,就架起铁锅,点燃柴火,往锅里添上山泉水,然后去捉野鸡。秋天正是野鸡肥硕的季节,赵翼连轰带赶,野鸡跑也跑不动,飞也飞不远,最后精疲力竭,哀鸣着俯首就擒。赵翼赤手空拳,拎着几只野鸡,又信手采上几把围场的山珍——“银盘麻菇”,回到营垒,一锅开水正在沸腾。半个时辰,一锅山鸡炖山蘑的香气弥漫开来。赵翼一生走南闯北,唯独对此赞叹不已,称“凡水陆之味,无有过此者”。他听当地人说,这里的野鸡专吃榛子、松籽,故其肉尤美。
     不过,到了嘉庆年间,这种美景已是昨日黄花,围场上猎物日渐稀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