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酃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初稿完成编制


    湖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酃县故城遗址,城址由大、小两城组成,小城位于大城西北角,小城、大城外都设有护城河,仅小城外侧有城墙。城址南北长约650米、东西宽约550米,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
    据文献记载,衡阳酃县故城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历经西汉、东汉、三国,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年)因酃县入临烝县而废止,存续时间长达597年,拉开了衡阳市建城的序幕,是衡阳境内存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古城址。
    西汉时期为长沙国十三县之一
    三国时期为湘东郡治吴下辖五县、西晋下辖七县
    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酃县省入临烝县”
    一、规划背景
    酃县故城遗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湖东村,北临耒水,南侧为城市道路衡州大道,因城市发展需求,拟依托遗址进行片区的开发与利用,规划考古遗址公园,目前《酃县故城遗址及周边文创产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已完成,酃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将是该综合开发项目的核心。
    为确保遗址的安全和合理利用,协调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我所受托编制《酃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本规划是我所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编制的首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遗址公园。
    综合开发项目规划结构
    综合开发项目规划总平面图
    二、规划目标
    考古、研究与保护先行,充分利用酃县故城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考古遗址公园的模式向公众阐释,同时,在现有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改善遗址依存环境(民居与景观环境),完善各项展陈设施及服务设施,将公园建设成集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观光游览、教育体验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最终,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策略,带动遗址所在片区甚至整个城市的发展。
    三、阐释与展示体系规划
    1.阐释与展示策划
    (1)现状资源优势
    遗址价值高、遗存完整——酃县故城遗址是衡阳市城区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城址,拉开了衡阳建城的序幕,对于研究衡阳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酃县故城大小两城的完整形制,在营建上体现了一定的形制特色,在选址上是人居、防御理念应用的典范。
    酃县故城遗址
    交通便捷——酃县故城遗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湘江、耒水环抱全境,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湘桂高铁、湘桂高铁、吉衡铁路、怀邵衡铁路在此交汇。遗址南侧为衡州大道,作为城市主干道,向东直接连接衡阳市高铁站。
    区位条件
    环境舒适——酃县故城遗址所在的衡阳市是衡阳盆地的中心位置,北侧有南岳衡山,东侧有武功山,西侧有九峰山、大云山。遗址分布于湘江支流耒水南岸二级台地,耒水向西北4公里汇入湘江。遗址范围内地势平缓,遗址西面是低矮丘陵,东面、南面为耒水冲积平原酃湖平原。
    区域环境
    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衡阳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共375处,其中国保12处,省保54处。主要景点有南岳衡山、蔡伦竹海、江口鸟洲、罗荣恒故居、回雁峰、石鼓书院。
    周边资源
    (2)遗址文化主题与特色功能
    表1 公园展示内容与方法
    (3)公园地球
    集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观光游览、教育体验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有文化历史内涵的位于城市的遗址公园。
    (4)公园目标
    保护: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公园应作为遗址保护的一种形式,通过公园的建设,适应遗址保护、考古研究需求,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公园成为保护、研究的基地。
    发展:依托遗址本身价值,使公园成为衡阳市城市历史、人文的一个“凝结点”,进行不断发散、辐射,实现遗址保护、利用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融合,带动整个衡阳市的发展,甚至辐射更广。
    民生:公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民生,在保护遗址、利用遗址的同时,惠及于民,使遗址与市民通过公园这个媒介和谐相处。
    2.阐释与展示结构
    (1)展示分区
    根据遗存价值等级、保存现状、展示条件、游客服务需求和市民需求,结合用地布局,遗址展示分为四区一带:核心展示区(小城)、公众体验区(大城)、管理服务区、市民休闲区和绿化景观带。
    展示分区
    (2)展示流线
    根据展示分区、公众游览需求和人流集散,设计主要展示流线,环形路线串联各展示区,主要展示流线节点之间又有可选择的休憩林地,游客可以边参观边休憩,增强游览的舒适感。
    (3)重要节点
    根据展示分区和展示流线,公园内重要的展示节点主要有入口广场、展示馆、入口栈道、大护城河、小护城河、东门与东城墙、保护展示棚A、B、北门与北城墙、西北城墙、林地、湿地景观、公众考古、历史长廊、滨水景观、植物园等。
    展示流线与节点
    四、总体布局
    整个考古遗址公园分为“四区一带”,分别为核心展示区、公众体验区、管理服务区、市民休闲区和绿化景观带。公园以遗址为主题,以人为传承媒介,以公园为形态,创造满足公众观光游览、教育体验和休闲游憩需求的景观空间,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使文化遗产活起来。
    遗址展示是公园的重点和核心,核心展示区和公众体验区范围属于遗存分布区(城址),也是公园的中心范围。管理服务、市民休闲和绿化景观带等则分布于城址外围的建设控制地带,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景观,使核心展示区(小城)和公众体验区(大城)形成单独的景观与游览空间,保持神秘感,同时,隔离公园外围对公园内部的影响,形成一圈自然保护屏障。最终,通过人流的流动,串联各区节点,使整个公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总平面图
    五、重要节点设计
    1.小城内重要建筑群保护棚效果图
    2.考古体验区效果图
    3.小护城河效果图
    4.北城墙与河岸景观效果图
    5.入口广场效果图
    六、公园规划整体鸟瞰图
    小结:
    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最开始的从纯文物保护开始,到后面的适度利用、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协调,现在基于遗址的展示条件,开始有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根据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评定管理要求,目前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的建设正体现了文化与旅游融合。
    酃县故城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衡阳市区,拟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现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根据目前的发展需求和保护需求,通过考古遗址公园这个载体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无非是一有效途径。目前《酃县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成果已初步完成,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向地方政府和省级文物部门进行汇报。地方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保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与地方发展有效衔接;省级文物部门组织相关考古、文物保护、规划、建筑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确保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
    (原图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