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华倪诗云]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会议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15 中国民俗学网 宋俊华 倪诗云 参加讨论
摘要:针对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经验,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州举行。200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实践经验总结、非遗现代化转化和个案分析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机遇和新使命进行了探讨,展示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发出了“中国声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实践经验总结;现代化转化;个案分析 2019年是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五周年,也是我国粤剧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十周年。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为总结过去十多年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在关系,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并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2019年6月7日至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副司长胡雁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研究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三个环节(开幕式、论坛、闭幕式)三个论坛(主论坛、分论坛一、分论坛二)组成。主论坛议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两个分论坛议题为“国家战略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理论到实践,中国实践经验的根本动力”,从实践经验总结、非遗现代化转化和个案分析等不同角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行了讨论,展现了非遗保护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态势。 一、实践经验总结:遵守国际《公约》,展现中国特色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实施的十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突出保护针对性、加强保护完整性和发挥公众保护作用的非遗保护机制。中国非遗保护实践是在遵守《公约》、结合本国特殊国情下展开的,总结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经验,并上升至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不仅反映出中国对《公约》的义务履行和权利行使,还可以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文化自觉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本次会议有4篇论文讨论和总结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经验,涉及《公约》相关概念的辨析、非遗保护的观念、方法和路径等问题。 巴莫曲布嫫在题为《履约报告与中国实践:从社区参与到多元协同行动》的发言中以“申遗与履约”为重要话题,说明了《公约》的名录制度实际上搭建了“两个名录+一个名册+国际筹备性援助申请”的国际合作四重机制,并对《公约》的义务和权利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报告指出:“以社区参与为导向,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社团组织、专业中心,专家及专业机构为多元行动方,这一跨部门、跨地区、跨机构的协同增效机制,为履约缔约国的法定义务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化操作框架,有关各方的履约实践和经验分享也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深度参与《公约》实施的过程中,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积累了多样化的应对策略。”巴莫曲布嫫还探讨了如何看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性保护的行动中多元行动方和社区参与的方式的问题。她用“存续力”和“过程性”的概念来分析活态保护,强调社区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化和展现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丙中在《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报告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提出是在为一个文化群体及其传统去重新找到自己存在的正当性,并主张寻找人民的现实化、个体化和肉身化,而不是抽象的人民。他指出“非遗保护在中国不仅是一个文化项目,而且是基于一系列制度建设的社会运动,传播了文化多样性的理念,树立了非遗保护意识,动员了千百万公众,吸引了媒体的聚焦和各类院校师生的参与,催生了新产业和新学术,介入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包容、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重要议题,成为解决现代国家建设的众多问题的积极因素。”高丙中归纳了中国在非遗保护上主要取得的五个方面的经验:1.人民中心的理念和实践;2.体制机制的创新;3.《公约》精神与国情结合;4.文化领域的现代治理;5.全面介入社会经济发展。高丙中最后提到“非遗+”的概念,是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母体,当我们把它活化、使其生命力存续的时候,需要不断让它繁殖衍生。 宋俊华归纳了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五个方面的探索或者经验。他在《非遗保护的中国探索》的主题演讲中指出,“非遗保护是人类不断探索的一种实践。多样性存在是人类文化的本质,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坚持非遗多样性存在与交流互鉴,是《公约》的基本精神,也是世界各国开展非遗保护的基本起点。中国是《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也是世界非遗保护的重要推动者。过去十多年,中国在非遗保护理念、法制建设、方式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了非遗保护的国际理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法制体系;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方式、方法;深化了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世界非遗保护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经验。”可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自己的理念,并且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全球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高小康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非遗保护:传承、互享与公共化》的报告中以“传承”“互享”“公共化”为关键词介绍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传承时,谈到了真与伪的问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退化、活化和保护的主体性问题;讲共享时,讨论了碎片化与分型的问题、组合的问题;讲公共化时,提到了专利权和公共产品的一些问题。他指出非遗保护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文化影响力并不那么乐观的形势下,仅仅从技术层面对弱势、边缘和濒危文化事项的形态特征进行专业性保护,难以实现保护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这样宏大而现实的目标。因此要对世界非遗保护实践的经验、方法、路径和观念进行反思,并认为“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最基本的特色在于超越了一般专业技术和具体事项形态层面的视域和范式局限,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域推进非遗保护实践,从而使非遗保护成为中国公共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路径。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实践经验和理念,有助于推进中国和世界各种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共享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